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经》杂志5月荐书


 
 
  《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印)阿玛蒂亚森著,应奇编,东方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作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的思想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程度,与其真正的学术地位和贡献好像不太相称,以前似乎只有《伦理学与经济学》、《以自由看待发展》和《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三本译著。
  这本书当能提供特别重要的补充,使之成为一幅全面立体的图画。
  照凯恩斯的看法,思想观念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社会选择理论和相关的福利经济学,在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的教育中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我们相信,改革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与这一课的缺失有关。通过阅读森的这本书,读者会对“什么是社会意义上合理的”这一问题有一个更广阔、更深刻的思考,虽然其中未必会有简单而现成的结论。
  这本书并不那么易读。但生活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如果想成为一个对自由、权利、正义等问题有独立见解的人,似乎应该把这本书放在书桌上。

 

  《拍卖:理论与实践》,(英)保罗柯伦柏著,钟鸿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作为当代最能直接展现经济学威力的研究领域之一,拍卖理论已经越来越为学界和公众所熟知。在像“3G”电信拍卖这样的情形中,各国的实践已经证明,拍卖理论的运用失之毫厘,其谬误可能会以数十亿乃至百亿美元计。
  本书英文原版2004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曾主持设计英国的3G拍卖,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本书即为其对拍卖理论的阐发和对实践案例的总结。难得的是,作者将通常无法避免的繁琐的数学推导放在了附录和注释中。因此,各个层次的读者都可以从阅读中获益——不谙经济学的人士,可以更多地关注其第三篇“实用拍卖设计”和第四篇“案例研究”;而第一篇“理论介绍”和第二篇“在经济学其他领域的应用”,也会对经济学学习者和研究者有所裨益。

  《为无政府主义申辩》,(美)罗伯特沃尔夫著,毛兴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这本著名的小册子,缘起于它的作者1960年在哈佛俱乐部与维护政府权威的学者们的一场激烈辩论。尽管有康德道德哲学和韦伯社会理论的晦涩成分,这本学术小册子的英文版仍然销售了十万册,如沃尔夫在1998年版的“前言”里指出的,这一事实表明,它击中了要害。
  政府合法性问题的要害在于:如果我们接受康德的看法,承认我们每一个人的自律性道德的最高权威,那么,我们只承认在任一公共政策的议题上基于“全体一致同意”而达成的协议的权威性,这意味着任何代议制政府的权威都不能得到我们全体一致的承认。这一基本原理,沃尔夫称之为“政治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可能性定理”,并由此成为当代无政府主义立场的出色申辩。
《犬与鬼:现代日本的坠落》,(美)阿列克斯科尔著,周保雄等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犬马难描,鬼魅易画。”在作者看来,存在着两个日本:一个日本经济发达、民生富裕,为人们所熟知;另一个日本却有着僵化腐败的官僚体制,岌岌可危的命令型金融系统,以及被泛滥的基本建设破坏殆尽的自然环境。更可怕的是,后者才是真实的日本。作者旅居日本多年,对日本爱之也深,责之也切。如此锋芒锐利的书,自2001年以来已在日本重版八次并受到欢迎,这本身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日本所面临的困境之深,对改革要求之迫切。
  几乎在所有方面,中国都存在与日本类似的问题。惟一值得庆幸的,如本书中文版序言所说,是中国可能具有更强的变革能力。惟有推进改革,中国才能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张耀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作者怀着深切的“历史的幽暗意识”,对《新青年》编辑部八位轮值主编进行了重新考证,对林纾、顾颉刚、罗隆基等众多被遗忘或被误解的历史人物进行了重新发掘,对关涉到蔡元培、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历史人物的“盲点事件”做出了重新认识。
  还原历史,是为了理解当下。正如作者在全书结尾时所言,“这些文坛恩怨早已成为过眼云烟般的陈年旧事。在这陈年旧事之中,却隐藏着太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教训,值得人们去探索、去追究。”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