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经济学书籍人气急升

  美国自由派经济学家葛尔布莱斯(JohnKennethGalbraith)上月病逝,不少论者慨叹,葛尔布莱斯深入浅出地向大众阐释艰深经济道理的风格恐成绝唱。然而,大众对切身的经济问题愈来愈关注,使用浅白语言的经济学书籍最近洛阳纸贵,葛尔布莱斯的衣钵不怕无人继承。
  秉承葛尔布莱斯的平易近人论述风格的经济学说作家仍大有人在,市场对触及经济学这门严肃课题的书籍非常受落。究竟这个市场现象代表了一个什么讯息呢?
  彭博通讯社专栏作家林恩(MatthewLynn)指出,经济学书籍有市场,反映出纵使一些旧经济议题已成历史,新问题仍不断涌现。经济学受欢迎,是因为它是芸芸学术流派中,与人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
  经济学书籍最近掀起热潮。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莱维特(StevenLevitt)与达布纳(StephenDubner)撰写的《Freakonomics》去年推出后意外地大受欢迎,目前仍然稳站《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之列(此书书名在台湾译作《苹果橘子经济学》,理由是书本新颖的角度就好像剖刀切开外表是苹果的东西后,发现原来是一个橙;内地译作《怪鸡经济学》)。
  在畅销榜中还有弗里德曼(ThomasFreidman)的著作《世界是平的》(TheWorldisFlat),分析全球经济的转变。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哈福德(TimHarford)的处女作《卧底经济学家》(TheUndercoverEconomist),上周亦打进了英国的精装书畅销榜。
  脱离象牙塔成热卖原因
  达布纳表示:「我们终于发展到一个地步,有足够的聪明经济学家愿意创作一些人们想看的东西,而人们亦愿意忘记他们曾经多么讨厌经济学。」让经济学说脱离象牙塔、走入寻常百姓家,是近年经济学书籍在市场热卖的主要原因。哈福特说:「人们一直对理解世界有渴求,经济学家终于做到了解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理学家及进化学说能生活化地解构其学说,但经济学家直至最近才能做到,这真令人大惑不解。」
  表面上,经济发展不应再引起任何兴趣,因为不少二十世纪重大经济问题,如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论战已告一段落,自由经济、自由贸易、减少国家企划成为普遍共识。然而,仍然有三大因素令经济学历久不衰。
  可助理解家国天下事
  首先,我们目前正身处瞬息万变的时代,职位被外判到海外,工作生涯愈来愈漫长,出生率下降令旧有社会结构面目全非,以往一份工作打到老的传统由连串散工合约取代,任职的企业则不断重组裁员。在宏观经济已稳定非常的同时,关乎个人如何「搵两餐」的微观经济却翻云覆雨。我们需要借助书本,理解打工仔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事。
  经济学仍然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关注的事情大多离不开经济学。讨论全球暖化问题时,无可避免触及如何减低对化石燃料的需求等经济问题。爱尔兰音乐人BobGeldof及乐队U2主音Bono去年发起的「让贫穷成为历史」运动,基本上就是一场经济运动。因为要解决全球贫穷问题,就不得不涉足减免债务及自由贸易等范畴。
  最后一个原因是经济学近年趋向「人性化」,钻研人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例如,为何人们生活愈来愈富足,却不比以前快乐?为何成家立室者的事业会特别成功?经济学愈来愈着重人们关注的问题,希望为他们寻得答案。
  这并不代表这些问题最终会有答案。毕竟经济学的强项在于问问题,纵使其思考分析问题的框架并不赖,亦不能保证问题会迎刃而解。但一件产品不一定要解决疑难杂症才能成功。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