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经》9月荐书

新经典
new-classical readings

  《略胜一筹》,曾鸣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真正以悲观眼光来评价中国企业的管理学家,就我的阅读范围而言,惟曾鸣一人而已。我相信,那些认真要打造百年基业的企业家们,读这本历时六年才完成的融西方管理理论于中国企业实践的小册子,不会失望。不过,我觉得柳传志在“专文推介”中提出的不同看法相当令人信服。也因此,曾教授的悲观才是无奈的,才可能被将来的中国历史验证为真正的悲剧性的悲观。

  《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毫无疑问,这一新译本在对原著的当代理解和中文阐释方面,超过了同一著作重庆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的老译本。有些细节值得商榷,例如,哈贝马斯在脚注内放了许多文献索引,老译本统统翻译成中文,新译本则不予翻译。我觉得这两种处理方式各有利弊,于是只得同时保存这两种译本。

  《科学、信仰与社会》,迈克尔·波兰尼著,王靖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这位被古典自由主义者奉为经典作家的波兰尼,与他的深受“新左派”学者推崇的哥哥卡尔,都是当代思想史的传奇人物。这本小册子,是波兰尼1946年在英国一次系列演讲结集而成的,可以视为他1958年发表的《个人知识》的前期作品。而1976年发表的他的最后一部著作《意义》,则与这本小册子的“信仰”相呼应。张一兵为这一中译本撰写的长篇“代译序”,提供了一个出色的波兰尼思想导读。


知识与情趣
knowledge and cultivation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欧文·白璧德著,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刚一翻开“译者前言”,我就被中译者的文笔吸引了。这篇数万字的前言,可谓“学贯中西”,颇显功力。原著虽然以“文学”为主题,但对当代中国读者更有意义的部分,是其新人文主义与古典教育理念的论述,与杜威倡导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相对峙。

  《财富千年》,辛西娅·克罗森著,赵恒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最近几年,市面上出现了一批认真探讨金钱本性的译著,包括Robertson的《贪婪》和Hirschman的《激情与利益》。所谓“认真探讨”,就是说,研究者的视角,从简单的批判性视角,转换为复杂的社会演化和深层心理学视角。例如在这本书里,作者以“一千年”为时间跨度,选择了十位富豪,描写他们的人生、性情、思想和业绩。借助于这一微观描写,我们能够洞悉人性与金钱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过程。

  《无知》,米兰·昆德拉著,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像他的其他小说一样,昆德拉的政治哲学立场在这本小说里昭然若揭——“最困难的,不是说出真相。最困难的,是说出全部真相。”为什么我们能够回忆起来的,恰好是这部分经历而不是其余部分的经历?是我们的经历决定了我们记忆力的选择方式呢?还是我们记忆力的选择方式决定了我们的经历?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