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经》10月荐书

新经典
new-classical readings

  《人文科学的逻辑》,恩斯特卡西尔 著,沉晖、海平、叶舟译,冯俊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先以四卷本《符号哲学》称世,后以英语为美国读者写了《人论》,此后,卡西尔成为我们阅读海德格尔时几乎必须同时阅读的海德格尔思路的批评者。这里,“人文”的德语含义是“文化”;而“科学”的德语含义是“系统化的知识”,所谓“人文科学的逻辑”,无非是对我们的艺术,历史知识和获取人性的知识的基础,即人文科学基本概念的分析。故而,卡西尔讨论的是关于文化的系统化知识的逻辑——它的质料、形式、历史。这一中译本,其实是1991年译本的新版。

  《大企业和国民财富》,钱德勒主编,柳卸林主译与主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钱德勒的著作,每一本似乎都是经济史学的经典。这一本略有不同,是他主编的1992年“全球性的企业:1880年~1980年期间大型企业与国民财富”国际会议文集,其主题仍是经典的——即政府和大企业在国民财富增长中的作用,但作者们表述的立场却未必能够成为经典。

  《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马克斯舍勒著,倪梁康译,三联书店2004年7月第一版
  国内舍勒译本大多来自德文原文,故而比英译本更适合我们阅读。倪梁康撰写的“译后记”实在是一篇优秀的导读,应当改为“中译本前言”。倪先生批评舍勒的其他著作“水分太多”,惟独这一著作“越是细看,越觉非凡”,“读者可以从中逐渐体会到:舍勒的思想非常细腻,但又不是一般的机智和聪明,不是小智慧,而常常是于细微处见大精神,大思想。”这一句话,足以替代我的评语。

知识与情趣
knowledge and cultivation
  《东西方的法观念比较》,大木雅夫著,华夏、战宪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这本小册子的标题,应当是“东洋与西洋的法观念比较”,以日本为主要参照系。尽管如此,它对当前中国人思考自己的法观念有借鉴价值。因为作者试图解释日本民族在法观念方面的特殊性——一种被夹在中华帝国与西洋列强之间的法律意识。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二卷,朱大可、张闳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记录、编选,甚至评价当代文化事件,始终具有某种诱惑力,但是书写身处期间的历史并非易事,因此这类书籍可谓泥沙俱下,局面芜杂。这本书虽然并没有呈现出“地图”的空间意义,但却是有趣的尝试,其中收录了文学批评、影视批评、艺术批评、音乐批评、大众文化批评,作者有学院知识分子,也有近些年出现的专栏作者。本书还对近些年出现的文化关键词、文化事件做了辞典式和编年式的描述。有趣的是,编者在前言里批评学院官僚主义、媒体消费主义、网络游击主义,对前者落笔尤重,但是,正如其指出的,“民间”亦有其多义性,那么,对于学院派的批评也应该做一番具体的分析,毕竟,书中的论文,多来自学院知识分子,而其中许多,无疑是极其优秀的。

  《在不确定的世界》,[美]罗伯特鲁宾著,李晓岗、王荣军、张凡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作者罗伯特鲁宾是美国克林顿时期财政部长,高盛公司前任董事会主席现任花旗集团董事长。他回忆了自己在高盛、白宫、花旗银行的经历,阐述了所谓“或然性理念”:“指导我在商界和政界经历的根本观点是没有任何事情能够被证明是确定的。”也有人认为,正在帮助克里备战大选的鲁宾是在为他所认同的政策做铺垫。那是一个跟小布什所代表的那一套截然不同的,旨在让美国追求当世界经理人,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世界警察的政策。

  《为什么去中国》,菲茨杰拉尔德著,郇忠、李尧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他是老舍1922年在英国教中文时的一位学生,从那时开始,虽然“学中文的都是疯子”,但他狂热地喜欢上了中国。从1925年开始,他在北京定居。他拍的玉泉塔和天坛,这些照片真难得。尤其难得的,是作者对战乱时期中国社会的观察和记录。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