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是赤裸裸的,不需要任何装饰。经济学也无须涂脂抹粉。查尔斯·韦兰把自己介绍经济学的书命名为《赤裸裸的经济学》正是这个意思。
经济学需要教化民众
一百多年前,英国作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Carlyle,约定俗成译为卡莱尔,本书译为卡拉利)把经济学称为“沉闷的科学”,其意是指马尔萨斯人口论所表现的悲观思想。以后人们把这个说法引申为经济学的表述枯燥无味,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令人生厌。尤其是经济学广泛运用了数学工具之后,更令人望而生畏。
这种看法相当普遍,但有片面性。经济学运用数学是经济学发展中的一次革命,它使我们对经济问题可以进行定量化分析,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同时,运用数学工具也有助于我们对经济理论的深化。马克思曾经说过,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才能真正成为科学。经济学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就专业的经济学研究而言,还需要运用数学和抽象的推理,我们也需要专业经济学家从事这种工作。
但是,对大众而言,这种专业化的经济学肯定是读不懂,也读不下去的。经济学有教化民众的任务,让公众理解经济学,并自觉地按经济学去思维和行事。普及经济学就成了经济学家的任务之一。写给公众的经济学要生动、活泼,让公众喜闻乐见。这就要经济学除去各种修饰,素面朝天。韦兰的这本《赤裸裸的经济学》承诺“本书中不会有图形、图标和公式”。除去了这些,经济学就是素面朝天的。
把经济学写通俗不容易
写好通俗的经济学并不容易。首先,它要选择公众有兴趣,又对公众有用的内容。通俗经济学不一定像教科书那样面面俱到、全面系统,但必须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其次,它要能运用公众熟悉的日常生活事例通俗地讲出经济学深奥的道理,让公众在轻松的阅读中领悟经济学之美。最后,语言应该活泼、生动。写这类书既要有深厚的经济学功底,又要有对生活的熟悉和优美清新的文笔。
按这三个标准来看,《赤裸裸的经济学》是一本优秀的普及性经济学读物。本书共12章,包括了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第一章“市场的力量”,说明市场经济如何运行。第二章“激励在起作用”,说明激励制度的重要性。第三、四章“政府和经济”,说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与局限性。第五章“信息经济学”、第六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第七章“金融市场”,都涉及到公众经常面对的各种问题。第八章“组织化利益的力量”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第九章“保持纪录”,论述经济增长问题。第十章“联邦储备”,说明中央银行与货币体系。最后两章讲经济全球化与发展问题。尾声,以2050年的生活(7个问题)结束。这些正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把这些问题作为本书的内容当然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日常事件的背后都有不同的经济学道理
本书的作者查尔斯·韦兰是新闻工作者,担任《经济学人》杂志驻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记者,以及芝加哥公共电台的财经记者。这种职业使韦兰更加了解读者,熟悉现实,并能以读者喜欢的新闻笔法写出来,这就形成本书的写作特色。本书从柏林墙倒塌之际,可口可乐公司免费向东德人民赠送饮料一事开始论述市场经济的作用,说明了在市场经济中,这种“烧钱”的行为如何成为占领市场的成功营销策略。这件看来不可理喻的事其实包含了深刻的经济学含义。这就吸引了读者往下看,并使读者开始思考这些事件背后的道理。
对公众来说,经济学的道理并不好理解,比如什么是信息不对称,或者人力资本与生产率和致富有什么关系。作者以“麦当劳没有制造更好的汉堡包”说明品牌在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又以“比尔·盖茨为什么比你富”说明了人力资本的作用。全书都是这种你经常遇见,但往往没有深思过的事件。经过作者指点,你会知道,这些日常事件的背后都有不同的经济学道理。经济学就在生活之中,让经济学再回到生活中,经济学就能成为公众手中锐利的武器。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你可以浏览,也可以细读。如果工作忙,你抽空浏览一下,也会有许多收获。如果有闲暇,慢慢读,能体会到更多的东西。这就是雅与俗的一致性。
这本书是以美国为背景写的,也是为美国读者写的,我们读这本书可以扩大视野,加深对美国现实的了解。但如果能有一本以中国为背景,为中国读者写的通俗读物,把经济学的内容本土化,我想对中国读者会更有吸引力。我们盼望中国的这类读物也多起来。美国人能做得到,我们也应该做到。中国经济学家不要以通俗读物事小而不为啊!
[[p align=center]][[image1]][[/p]]
《赤裸裸的经济学》,查尔斯·韦兰著,中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