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感知现实的脉动——评《中国经济》

最近有一件事情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位颇有建树的经济学家,在为他的儿子选择高考志愿时,考虑了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也考虑了通讯电子等技术,但唯独没有考虑子从父业。当我问及时,他淡淡地说,近年来,经济学似乎人人都搞得,还不如让孩子学一门手艺。
那么,经济学是不是一门手艺活呢?我看大致如此,不过需要再加一点点激情而已,也许这就是西方一位学者将经济学称为“passion+crafts”的道理吧。如果从“事情应该是怎样的”这个应然层面出发,我们做的是“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如果从“事情是这样的”这个实然层面出发,我们做的是“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做规范分析,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可资借鉴的彼岸,例如美好的共产主义,例如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等等,它们是彼岸,是不变的灯塔,而现实经济运行在不尽如人意的此岸。以应然来衡量实然,人们往往会失望。做实证分析,就需要我们在具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基本原理共识的基础上,说清楚经济运行的现实是怎么样的,而这个“怎么样”本身是丑还是美,则我们不粉饰之而是照实说之。做实证分析需要大量的潜移默化的知识(Tacit Knowledge)的积累,而不能满足纸上得来的夸夸其谈,随着到企业、农村次数的增加,和政府职能部门接触的深入,一个人才有可能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经过长期的实践熏陶,做出好的实证分析来。好的实证分析,应该象孤独地悬挂在半空的冷峻的幽灵,以平淡的语调陈述这个世界的模样。经济学人实证经验的逐步积累,和一个医科学生或土建科学生走出校门,经过摸怕滚打历炼成一个好的牙医或建筑师差不多。所以经济学其实还不是科学,而是一门手艺活。
要养成好手艺,精炼地、体系性地表述实证分析的过程和结论,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我手头放着的这本《中国经济》,就是关于中国经济,尤其是过去20多年惊人变迁的一个精彩之作。该著作的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蔡昉教授和林毅夫教授,由麦格劳-希尔公司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同步出版。这本仅有11章283页的著作以洗炼到近乎吝啬的手法,勾勒了中国经济的轮廓,读来令人深深感受到现实的脉动。
蔡昉、林毅夫教授所著的《中国经济》以导论对全书的框架进行了简洁的概述,然后用三章的篇幅分别介绍了中国的生产要素的基本状况,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等,接着很自然地就过渡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总量和结构分析。此后作者根据讨论内容的逻辑顺序介绍了农业、工业、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互动等内容,然后用一章的篇幅讨论了政府职能和宏观经济政策。最后第11章是对全书的一个简要的总结。和传统的教材所不同的是,这部书的确可以称得上“著作”二字:一是作者在行文的时候非常注意所适用概念和理论的规范化,其所采用的数据是新近和翔实的,专栏阅读材料也饶有趣味,这在其他教材不多见。二是书中每一章都给出了中文和英文的进一步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或者较为经典,或者较具代表性。三是这本书虽然是以教材的手法写作,但行文、理论支撑、数据运用和标注都很规范,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事学术研究能力的严谨素养。在现实生活中,看了太多的“剪刀加浆糊”式教科书,或者目前较为流行的“download+paste”“网络写作法”的教材之后,看到《中国经济》不由人不感到惊喜。
为什么阅读《中国经济》对高年纪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大有裨益?我想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一些人过于相信靠三招两式的经济学原理,就能完全解释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如果说“一根筋”是用来形容是一个简单的套套去肢解多样的现实的极端思维的话,那么其实以省略了前言后语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来套多姿多彩的现实经济生活,并且对这样做坚信不疑,实在也有勉为其难,甚至某种程度上就是另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读完《中国经济》,思考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冷静地理解我正在经历的历史时刻。例如,书中关于“国家兴衰之谜”中,提出了“李约瑟之谜”——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技术高度发达的14世纪中国,和“韦伯之谜”——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度等,都是非常有趣的。结合看一看奥尔森的《国家兴衰探源》会更有意思。它足以使我们不能不面对更为尴尬难解的问题:国家、制度、市场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所谓好的命题的意义其实往往就在于我们证明命题的方法。如果我们不能有意识地多积累实证知识,那么它迟早将影响我们对更细致和相互关联的经济学理论的学习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我们陷入以想象中事情应该怎样,来完全否定和取代现实中事情就是这样的虚妄和执著。学习经济学,更重要的往往并不是反复说彼岸的灯塔就在照耀我们,而是需要对从此岸到达彼岸的每一步的思考和行动,否则就会陷入到欲经济无舟楫的困惑中。
《中国经济》也有一些缺憾,一是全书在讨论生产要素时,给出了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的分章讨论,但却没有讨论其他一些相当重要的生产要素,诸如技术进步和创新等要素的讨论,因此第1-4章的内容显得不是太完整。二是全书基本没有涉及中国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问题,却专门辟出一章讨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使得与产权相关的制度安排问题在全书中成为一个被忽略的话题。
读者在阅读了《中国经济》,并掠过了我关于应然实然的分析之后,极有可能会对宏观实证分析的可能提出深深的质疑:一是一百个人读者会有101个哈姆莱特,请问我们如何相信《中国经济》所阐述的即中国经济本身?对此我们只能说《中国经济》是蔡昉和林毅夫所陈述的中国经济,但他们规范经济学训练的深厚、对中国经济实践的亲身参与和对大量同行研究的占有和分析,使得他们所陈述的中国经济,可能比普通的学人来得更接近事情本来的真实状态。二是有人会说,知识的片断如何能串成一个整体?宏观性和整体性描述有微观基础吗?对此我只能说,无论宏观还是微观的实证分析都有其优劣,微观经济学难道能避免盲人摸象的危险?三是一些读者会说,实证分析之后,是不是要给出经济改良的方法呢?这恐怕不是《中国经济》的任务,大学的责任在于认识世界,而改造世界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实证分析并不意味着学者“开药方”,即使有这样的药方,我们最好也只是姑妄听之而已。
对追求“纯经济学”研究的人来说,实证分析远远不如规范分析来得纯粹有趣,更象经济学。对此,我只能说,经济学说到底和哲学相关,哲学从来就是少数人的事,哲学本身就是自足的,它不需要通过外部世界的人来证明自己的正当性。霍金的量子引力论如果得以成立,那么我蒙甚至有可能陷入到“我们所思考的世界就是世界本身”这样应然和实然合一的境界。但这样的经济学人由少数才智超卓的人才能胜任,他们以深邃的思想居住在象牙塔中,而和现实无关,他们可不需要感知现实的脉动,也不是群众!就象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n)说的:“因为对于群众,哲学是可厌的,可疑的。所以假如任何人想要攻击哲学,他是很能够得到群众赞许的。”

《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8月,定价:39.80元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