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税改革随笔》:财政的有为与无为

《五十而知天命──财税改革随笔》引孔子《论语》来形容浙江财税改革与发展的50年历程。全文分三大块内容:其一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财税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改革的轨迹;其二是域外考察篇,作者通过对国外一些财税制度进行分析比较,以达到开阔视野,洋为中用的目的;其三可看作是作者的工作札记和思考心得,有着许多贴近现实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如一个长者对后来晚辈谈自己专业范围内所获得的种种经验。这也是我认为全书最有价值的地方。这些思考心得不仅仅是一般的工作总结,而是作者在深刻了解各县市财政情况的基础上,在透彻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以高屋建瓴的视野,开出了一贴贴治疾除痼的良方。

外人看浙江,都道是文化之邦,富庶之地。但不知富地也有贫困县,而因有了富作参照,贫县会更显得局促。且富本就是一个相对概念,在改革开放之初,钱不够用是一个共同的话题,所以当各县市中有更多的要钱的手都伸向了省财政厅便也是理所当然。正如《光明日报》载“浙江财政改革:‘四两拨千斤’”一文中很生动的描述,“机关单位要钱,领导批条子要钱,贫困县更是专人往省要钱,财政厅长成了最缺钱的人。”作者翁礼华在1992年接任厅长时,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局面。如何改贫困为富有,化无为为有为,变要钱为生财。作为财政厅长,翁礼华心里一定转过千百个念头,然后,他开始第一步,深入基层对全省十几个县市进行摸底调查,然后,他开始实施他的一条一条的治贫方通过“两保两挂”的实践,五年来有17个贫困县和次贫困县不仅全部消灭了赤字,而且财政增收8亿多元;如“包奖结合”的定额包干制度,使省委办公厅当年会议支出节省了三分之一,省人大当年邮费节省了三分之二。劳动厅原先预定的37个会议压缩到15个。一个原先打算花8万元召开的一个全省性会议,结果只花了2000元的场租费就解决了。如此等等,它所展示给我们的是,在看似没钱的背后,竟原来可以挤出这么多的钱。而它所提醒我们的是,在中国众多的机关、单位,又应该有多少钱可以挤出来呢?也就在这时,我们开始重新认识财政这个概念,认识到它在这整个过程当中所起的调节、引导和激励的作用。而这种种可喜的效果,归结起来,应该是作者核心的工作思路,“四两拨千斤”所产生的神奇效应。

我不止一次地想过,对一位有一定层次的领导来说,他的成就不仅在于领导下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更大贡献应是以其站在较高层次上的优势,向人们传达贯彻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哲学理念和改革创新的观念,以及开阔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等,这是在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的今天,作为一位高素质的领导所具有的价值。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这许多精粹的思想,许多具有相当价值的思考,是用一些很有文采的句子表达出来的。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首先要有好的观点,然后必要有好的文采,这个文采,应是用最妥贴的字来形容妥贴的事,含有作者的渊博、丰富和灵气。就这个意义上说,文采有时比观点还重要。缺乏文采,就如巍然的山缺乏了树,伟岸的人缺少了血。试想,一个好的观点若用佶屈聱牙或苍白无力的句子来表达,定会令读者望而止步。而“五十而知天命”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了作者深厚的古文功底和驾驭文字的能力。读来便觉循循善诱,有轻舟随波而下一览两岸万千风光之感。

一个系统也如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定要到某一天,终于寻得自己的代言人,用一种独特的笔触来阐述其深刻的内涵,历史渊源和特有属性,这时,它在外界人的眼里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形象和地位。

过去,一般人都只知道财政是个花钱如水的系统。但直到今天,在翁礼华的笔下,人们才认识到它也有个筚路蓝缕的历程,才意识到这个系统不仅仅是一个钱的化身,而是一种力量的存在,智慧的存在,以及它人格化的影响力。意识到智慧在财政这个系统中所能发出的能量,所能创造的价值,比我们原先所估计的要大很多很多。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