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经济学》

我主要结合自身经历从两方面来看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1) 从经济学教科书的出版业来看。

  近几年,经济学教科书非常火爆,从斯蒂格利茨到曼昆,再到萨氏的金版《经济学》,以及最近麦克米伦公司要出版的“经济学前沿问题系列丛书”,可以说可以说是一片繁荣景象,这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学经济学的人越来越多,二是学经济学的人的水平越来越高,三是经济学教科书的市场越来越完善。那么,如何在品种繁多的教科书中,让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心服口服地倾向于以上几种版本呢?当然,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教科书。

2) 从学术上探讨萨缪尔森经济学的特点。

  对学生来说,要想学好经济学,教材必须具有两大特性。一是综合性,二是准确性。因为他们要用从中所学到的知识、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去为以后的成就奠定一定的基础。就综合性来看,萨缪尔森本身就是综合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教科书的发展脉膊,对经济学的进展状况也有比较清晰的了解,然后按他的思路将其包容进来,所以说它是一本综合性的教科书。

  最近我也看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写得很好,但有些派别的性质,综合性的比较弱。例如,他认为失业是由市场摩擦和高工资造成的,这与萨氏的观点并不一致。这是一派的观点,而萨氏的经济学中很少出现这种以一种原因定论经济现象的发生结果,所以其综合性相对萨氏来言差一点。

  同时,经济学教科书的准确性也很重要。萨氏的经济学之所以在五十年里长盛不衰,其准确性肯定是首屈一指的,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而其他经济学教科书则以一种比较通俗、比较简练的语言来描述一种经济现象,很多地方不是很准确。譬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说政府储蓄就是政府扣除其支付后的税收,预算盈余是税收收入减去政府支出,那么政府储蓄与预算盈余到底是不是一个概念呢?其实政府储蓄应该是减经常性支付的差额,由此可看出其准确性要差一点。为什么象曼昆这样的大家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他是为了使读者更明了、更简洁地来了解这个问题,所以对准确性的要求不是太高。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很多其它教科书也有这种问题。萨氏的《经济学》我已读过三遍,作为本世纪末由大家写的最后一本经济学,我认为其准确性是得到公认的。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