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学术著作篇之《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

  由旅美经济学家田国强教授主编的《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是包括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与丹尼尔·麦克法登在微观计量经济学研究方面的成就、法国图卢兹大学金·亚克·拉丰对新规制经济学的贡献,以及十几位在国外和香港任教的华人经济学家研究成果在内的一部新书,共有17篇论文,分别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国外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巨大发展和演变,在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其他科学领域一样,这种进展首先表现在数量分析的深入和细化。这本书的特点也正在于它所涉及的课题都使用了数理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的前沿成就;而它不同于其他类似的教科书与专著之处,则在于对每项研究都给出了严格的假定前提,详细介绍了模型的结构,并且按照逻辑程序证明了它的结果,避免被读者错误地理解和应用。在全书17篇论文中,有13篇是对不同领域学术前沿研究的详尽综述,其中有几篇甚至使用了近10万字的篇幅,为我们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典文献来源。

  我国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从解放初期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一条曲折不平的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为新制度鸣锣开道,按照马克思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旧社会进厅揭露和批判,宣传革命,教育人民,这是完全必要的。解放初期30年在学习苏联,推行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方法必然是粗放的,带有浓厚的指令性、规范性。虽然后来发现了政策的失误,认识到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但经济生活本身的简单性和经济管理的主观随意性,必然使经济研究停滞不前,也许根本就不会产生提高的要求。有时甚至对西方现代经济学赋予意识形态的含义,认为引进这种理论方法会导致“精神污染”。这种情况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才起了根本性的变化。1979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外国经济学讲座”可说是一个开端。从此以后,国内学者对现代经济学和数学方法的研究日渐注意,各高等院校也纷纷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特别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从信息交流和研究口径与世界接轨的要求来看,迅速跟上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发展前沿,已成为我国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一项迫切任务。

  值得提出的是这部新书收集的文章,大部分是华中科技大学林少宫教授的学生为了庆祝他80华诞和从教50年而提供的。林教授是我国知名的统计学家和计量经济学家,早年在美国留学,师从著名的经济学大师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赫尔维茨(L.Hurwicz)、霍特林(H.Hotelling)等人,在统计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取得很高的造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4年,他放弃了在国外任教的优越环境与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在华中科技大学(当时的名称是“华中工学院”)任教,开始是在数学系,但着重于数学的应用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他开始招收数理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并且利用各种对外交流的机会,推荐他们去国外深造。应该说,数理经济学本身就是以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的;而将数学方法大量引入经济学研究,这和过去国内习惯于搞定性分析,在哲学名词里面打圈子是迥然不同的。在我国尚未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以前,这样做是超前的,甚至带有一定政治风险的。但林少宫教授凭着他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并没有动摇他的信心和决心;他50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培育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杰出学者,本书的主编田国强教授就是他最早培养的高足弟子之一。田国强出国以后,曾在明尼苏达大学赫尔维茨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赫尔维茨是一位曾获1990年美国总统科学勋章的知名学者(他也曾是D.麦克法登的指导老师)。他说:“不管研究什么问题,田国强总是有一些新的思路。”这是多么高的评价!要知道,他的其他学生们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卓有建树,在全球经济学界占有一席之地。这本书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学生是聪明的,他们的智慧和思维能力不在世界任何民族之下;一旦解放了思想,他们会迸发出非凡的创新才能和业绩。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