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全球化时代的宏观经济学

Hubbard-O'Brien《宏观经济学》中文版序

\


导读

这篇文章写于2007年4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夕。

这篇序言已经提到了全球贸易结构的失衡、资产泡沫的原因和政策应对,以及今天中国热辩的产业政策。

第五版中文版已于2016年7月出版。


Glenn Hubbard教授是我欣赏的经济学家,早在我读硕士期间,他所著的《货币、金融体系与经济》就是同类教科书中我最喜欢的,写得清晰而富有张力。所以,当张军教授去年夏天问我是否愿意组织翻译Hubbard与O’Brien合著的《宏观经济学》(张教授则负责《微观经济学》一书)时,我欣然应允了。

Hubbard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于1983年从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公共经济学、金融市场和机构、公司金融、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在世界一流的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除了在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之外,他还积极投身于公共领域。尤其是,在2001-2003年期间他曾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目前则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他在学术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经历是相得益彰的,使他不仅积累了深厚严谨的学养,而且对于真实世界有了深刻的观察和思考。这两种素质的结合很自然地体现在他写的这本《宏观经济学》上:理论与现实水乳交融。 在我看来,与同类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相比,Hubbard与O’Brien的这本《宏观经济学》还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一、全球化的视野和历史的深度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历史感和现实感都很强的学科,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就是一个新出现的宏观经济现象不断地推翻现有理论、继而新的理论取而代之的历史。所以,判断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的质量,不仅要看它是否准确地表达了理论本身的进展,同时还要看它是否深入地刻画了理论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关怀。

从现实感的角度来说,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个趋势可以说是全球化,全球化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上。其中的经济全球化更是一个几乎影响到每个人和每个企业的历史进程,由于它在很多方面改变了国内和国际的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结构,从而对很多现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譬如,传统的贸易理论一般认为,自由贸易会使得交易国都受益。但是,这一点在全球化时代就变得更富有争议。例如,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现象——产品的外包(outsourcing),会导致国内就业岗位的下降,从而引起经济结构的改变;如果本国内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很强的刚性,那么对国内经济造成的伤害会比较大。如果考虑到一般均衡效应,还会对其他的市场造成相应的影响。本书第一章的“开篇案例”——“美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之后”,就讨论了外包对经济的影响,而且还介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和他昔日的学生贾格迪什·巴格瓦蒂2004年围绕外包问题进行的著名学术争论。

再如,读完了本书的第14章之后,读者就知道了住房价格大幅度上涨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美国最近这几年内房价也在疯涨。作者讨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其中一个是利率过低。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其实这也是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崛起是世纪之交的历史性事件,这两个经济体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商品;再加上二十世纪后期信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使得总供给曲线右移,造成物价下降的压力,从而造成了流动性泛滥,实际利率偏低。所以,出现了一个新的宏观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不再是世界经济的大的威胁;与此同时却“按下葫芦起了瓢”, 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成为新的世界性问题,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所有的这些问题,如果缺少全球化的视野,是很难剖析清楚的。

谈古可以鉴今,本书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尤其体现在,作者论述的历史上的宏观经济现象的背后实际上也有着很强的现实关怀。例如,作者在第6章提到了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在半导体产业上的竞争,对于我们思考政府的产业政策就提供了历史上的前车之鉴。作者这一段写得如此精彩,笔者忍不住直接引用如下:

"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发生变化。美国半导体企业的经验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随着194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 半导体产业开始在美国起步。1959年集成电路发明,集成电路可以在一个硅片上包含多个晶体管,美国在该行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在整个1980年代,美国企业占有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的份额。从19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通过补贴本国企业和限制从美国进口半导体,试图发展一个强有力的国内半导体产业。在最基本的芯片——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方面,日本的政策是非常成功的。到了1980年代中期,日本企业开始主导全球市场,几乎所有的美国芯片制造商放弃了DRAM的生产。很多观察者认为美国的半导体行业要完蛋了。即使美国最成功的半导体企业英特尔公司也一度濒临破产。

到1990年代,美国的半导体企业开始走出低谷,重新夺回了在全球市场上的主导权。美国企业东山再起的关键原因是,人们对简单芯片的需求开始下降,而对微处理器(如个人电脑中的英特尔奔腾4)和ASICs(用于很多电子产品的专用集成电路)的需求开始上升。在生产微处理器和ASICs方面,企业快速社会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方面要比使用低成本的生活流程更为重要。时间证明,在设计先进的微处理器并将其迅速地推向市场方面,像英特尔这样的美国企业要比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竞争对手强出很多。……"

再如, 第14章的“案例透视”中引述《华尔街日报》对经济泡沫的讨论也是非常精彩的, 这个案例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过热和经济泡沫,以及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宏观调控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面对资产泡沫,央行有两种选择:要么戳破泡沫,要么等待泡沫破灭然后控制其损失。1929年的联储和1989年的日本银行采取了第一条路线,针对极速上升的资产价格而提高了利率。结果美国在1930年代经历了衰退和通缩,而日本的经济停滞和通缩延续至今。

1990年代,格林斯潘选择了第二条路线。只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稳定,他就不理会股票市场。当股市泡沫最终破灭,联储便大幅削减短期利率。这一过程开始于2001年,之后将短期利率维持在45年最低的1%水平,直至2004年初,此时联储确信通缩的威胁已经消退。……"

可以说这样的例子在全书中是随处可见的。这些例子蕴涵的信息量并不亚于理论本身,因为它们本身是令人深省的,读者可以进一步从中挖掘出自己想要的东西。理论是浓缩的现实,现实是有待提炼的理论;现实是今天的历史,历史是过去的今天。在本书全球化的视野之下,理论与现实,现实与历史,是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我们很难发现它们之间的边界。这正是本书区别于同类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的一大特色。 

二、掩藏不住的中国因素

本书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中国,使得本书对中国的读者来说格外具有亲和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例如,前面已经提到,本书的开篇案例就是谈美国公司让中国生产外包是如何影响美国经济的,中国的经济崛起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简单地说,改革开放到上个世纪末中国很大程度上是比较被动地受世界经济的影响的;而大致从二十一世纪开始,中国开始反过来对世界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其中的一个影响体现在市场力量上,由于中国总体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中国在很多商品和服务上的定价权也变得越来越大。有些学者形象地说,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买什么,什么涨价;中国卖什么,什么跌价。除了商品和服务市场之外,中国出色的基础设施建设、独特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金融市场结构和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还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FDI)和外包等途径深刻地影响到全球的要素市场和经济组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的相对发展程度。

所以,毫不奇怪,近来的某期《经济学人》杂志说,在美国,不仅谈国际事务不得不谈到中国,即使在谈国内事务时也不得不谈到中国。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已经深入地影响到美国的经济结构和国内政策。本书的中国因素也正体现了这一点。如,本书第10章的开篇案例——“中国经济奇迹”中,郭广昌的例子就说明了作者对中国奇迹的认识:

 "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是企业,它们因为改革在市场体系中被赋予更多自由,把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结合起来生产物品和服务。上海复星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新中国经济中是特别成功的一位。他1967出生在浙江农村一个贫穷的家庭。从上海复旦大学取得学位后,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从复旦老师那里借了45 000元,用来研制检验肝炎的产品。从那时起郭广昌开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制药分配系统,之前他还购买了很多家国有钢铁企业。郭广昌的个人资产估计已经达到4亿元,成为中国最富的人之一。……"

第9章的“案例透视”——“中国汽车来了”中,对中国“奇瑞”汽车的论述则部分说明了中国民族企业对西方世界的挑战:

 "大胆、勇敢,可能还有点古怪,无论其他如何描述纽约汽车企业家Malcolm  Bricklin和中国奇瑞汽车公司总裁尹同耀的联合,从2007年开始美国将进口和出口250 000辆中国大陆生产的跑车、轿车和运动房车? 毕竟,奇瑞在2004年全年仅生产了80 000辆车,而且在中国以外几乎是零品牌认可度,还曾经被通用公司韩国分公司依其起诉模仿其设计,在中国买得最好的QQ迷你车,但奇瑞否认其指控。同时,Bricklin被期待在5月26日宣布其第一笔汽车交易,不论如何他都不会忽视奇瑞带来的风险。……"

这种例子在本书中是不胜枚举的,这类例子对我们中国的读者来说起码会有两个用处。第一个用处是,让中国的学者看看外国的学者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经济。第二个用处是,有助于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西方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崛起的,从而可以采取积极的方略,更好地利用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三、独具匠心的体例和内容安排

本书的体例和内容的安排也是别具匠心的。每章都是以一篇极具现实感的“开篇案例”拉开帷幕的。这些开篇案例为本章要介绍的理论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场景,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这些案例单看题目就引人入胜,如“宝马经理作出选择”,“谷歌,从学生宿舍来到华尔街”,“为何托尔兄弟建筑公司在2001年衰退时仍然繁荣?”。实际上,这些开篇案例是贯穿每章的始终的。这样,就使得抽象的理论情景化(contextualized)了,非常有利于培养读者的直觉和实感。这还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这样写的经济学教科书,这很可能与Hubbard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任教的经历有关。

为了有助于读者用学到的经济学思想来理解真实世界的现象,每章还提供了一节“案例透视”部分。这些案例很多都选自著名的财经报刊,如《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每章的“理论联系实际部分”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有趣的新闻故事,以进一步培养读者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部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正式地用经济学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步骤和过程。“不要让它发生在你身上!”部分则是提醒读者那些容易混淆的地方。

另外本书每章后面还有大量的习题,此外还配有丰富的教辅材料,如 PPT(教师用PPT,课堂应答系统)、教师手册、习题库、习题生成器、配套网站、黑板平台的配套资源包;以及学生学习材料,如学习指南和学生用网站。

这一切都造就了一本杰出的教材。一如多年前读过Hubbard教授的那本《货币、金融体系与经济》,本书也是同类教科书中写得最好的:内容阐释清晰有力,学理分析与现实观察融为一炉。本书不仅适合经济学学生和经济学者来阅读,也适合政治家和企业家来阅读。所以,不难理解本书在美国的出版界引起了轰动,光首版预订就超过了10万册。

而本书的中文版就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引进下与中国的读者见面了。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团队,吴颖洁女士的眼光和魄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李欣玮女士认真而高质量的编辑工作,为这个译本增色不少;这是一本大部头的书,体例和内容丰富多彩,她为此付出的心血是可以想见的。在此,我要向她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也要感谢张军教授对翻译这本书的支持。对于作者和译者来说,每本书都像是自己的孩子:她就这样走进了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独立的生命和使命,并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光和热! 

王永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4),耶鲁大学博士后(2008-2010),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2016-2017),现任复旦大学绿庭新兴金融业态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985 平台副主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