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新荐书:缺乏思考是恶之根源


  《反抗“平庸之恶”》

  [美]汉娜· 阿伦特 著 陈联营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4月

  要理解阿伦特有关“平庸之恶”(或“恶的平庸性”)的论述,应该首先了解她关于“思考”的看法。

  思考,是自我交谈。它不是自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而是对自己的挑战、诘问,乃至否定。个体的思考能力,决定了他/她对善恶、是非、对错、美丑的辨别能力,从而决定了他/她对抗(抵抗、抗击⋯⋯)恶的能力(当然了,有能力,未必就有勇气——这与信仰有关。)换句话说,在阿伦特看来,独立思考能力,是个体抵御平庸之恶的根本之法。也正是从这一论断,可知阿伦特对平庸之恶根源的看法,即缺乏思考,或懒于思考。

  由此可以看出,“思考”这个概念,是阿伦特搭建关于“平庸之恶”思考的核心概念。

  在她看来,不思考或缺乏思考的个体,不同程度地与暴政被动、主动配合,从而带来那些比更根本或极端之恶更加恐怖的结果。

  在此意义上,“平庸之恶”更可能是极端之恶的根源。因其寻常、日常、经常,往往不引人注意,因而更具危害。当人们意识到令人恐惧不堪的暴政降临,惊诧莫名时,突然意识到正是日复一日的“平庸之恶”造成恶之极端,为时已晚。所以,为避免极端之恶降临,必须警惕身边的小恶,毫不犹豫地反抗“平庸之恶”。

  需要补充的是,思考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即与遗忘做斗争,或者保持历史记忆。暴政统治术之一面,就是篡改历史,让人遗忘历史真相。篡改历史、掩盖历史真相的基本手法,是控制舆论工具,掐断人民的喉咙。

  阿伦特的思考,来源于她的生活经验。作为犹太人,为躲避迫害,从德国流亡到英国和美国。但她的思考缺少两个重要维度,一是她对斯大林式的极权没有直感,因而她关于恶的平庸性的思考,流于肤浅,对制度之恶加害个体状况的论述不平衡;一是对财产权在维护个体尊严方面——阿伦特全部问题意识的核心——的根本作用没有论述。而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权,是个体独立(思考)的前提。除此,个体独立思考的条件,还包括社会的某种开放性。一个完全封闭的社会,不可能想象有个体独立思考的空间。

  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的潜台词是,必须坚决抵抗封闭社会(信息)的任何企图。重温阿伦特,今天具有特别的意义。

  《周有光百年口述》

  周有光 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年5月

  可信的历史,不止需要专业史家的工作,更需要个人证词。周有光先生的《周有光百年口述》就是个人证词的范例。

  如果我们不知道一位作者的身世,其实很难建立起对其思考的立体感觉。比如,我们只有知道伯林对父母带他逃离之地印象的叙述,才能很好地理解他有关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理论。同理,如果我们不知道周老的出身、经历,我们几乎无法理解他百岁以后的一系列言说。

  原来,周老百岁后的言说,是建立在他经历的百年历史的证词基础之上。《百年口述》上启上世纪10年代,下到90年代末,不仅是一个家族历史的文献,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和难得的证词。两相印证,才能更好理解周老的晚年思考。或者,与其说是思考,毋宁看做预言。在我看来,这位“被上帝遗忘”的老人(今年109岁),更像是上帝派来的先知,其使命,由证词和预言构成。

  在“证词”中,老人家不温不火,告诉读者他走过的重要历史时期,各自的社会面貌,事件详情,人物本相。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惨败”与“惨胜”,在人们心里留下怎样的痕迹?欧美国家社会管理的奥妙,源自何处?一代知识、财富精英的代表人物(周老是少有的典型——他青年、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任职于商业银行,也做过经济学教授,上世纪50年代转为从事语言文字研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面对政权更替的历史关头,如何选择,又是怎样的心态?所谓新时代的教学、运动中,他们为何普遍地彷徨与恐慌?小人物如保姆者,在大户人家的待遇?大人物退役后的选择?一个时代的衣着、游戏、娱乐方式、婚丧嫁娶、交游往来⋯⋯在那个年代,周老罕见地有机会周游半个世界,整个中国,天南地北,无所不留下足迹,所以,他的证词,鲜活、真切,因温润而给人强烈的触摸感。

  如果不深入了解周老的一生,便很难理解他自《朝闻道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开始的“预言”言说。他并非坐而论道,预言写在足够长的人生的尾端,更显珍贵。他对于人类20世纪的灾难,以及人类(尤其中国)未来命运的思考,来自双眼,来自生命体验——他用脚步丈量20世纪,因而他的预言,就是真相本身。

  《草草集》

  陈丹青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4年1月

  有日子没看到陈丹青结集了,此次结集,一下子就有三种,除《草草集》,还有《谈话的泥沼》和《无知的游历》。三种很不同,各有各的好,常常或单独、或联袂轮流占据排行榜某个位置,像是足球赛里的帽子戏法。

  比起后面两本,我偏爱最早出版的《草草集》。这本集子收录了陈丹青近年来的杂文和随笔,按照主题分为艺术、影像、社会以及木心四个部分。我主要看重后两个部分,尤其长篇《守护与送别》。《<文学回忆录>后记》一篇,以前早已读过,守护、送别木心的文字,其节奏,其细腻与真情,更给人强烈震撼——此类文字早已作古,今天让我们有幸读到!

  读陈丹青,是从早年《多余的素材》开始,那时并不感冒;但自《退步集》起,陈丹青的随笔就开始跃上层楼,显出一种秉笔直书的气象,即使谈自己,也有为历史做见证的意思。到《草草集》,真算游刃有余了,想说就说,想刹车就刹得住车;表事论人,尺度分寸拿捏有度——不是更油滑,而是心有千军,手头调度有节之故。


  《东方历史评论》 (第六辑)

  许知远 主编 刘柠 客座主编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4年5月

  这册“评论”的主题,是《理解日本》。这个“理解”很中性,且有出处,几乎是中日美三国学者在谈论、叙述、思考中日关系时,共同的感受——与其一厢情愿地大讲“中日-日中友好”,不如各自从对对方的理解出发,在发展双方关系上,求同存异,不失理性。

  这册专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被访者、讲述者都是顶重要的日本问题或中日-日中研究专家,无论针对日本的中国研究,美国的日本研究,还是谈论中日间严重分歧乃至对立,叙述都深入浅出,脉络清晰,平和而理性。

  特别推荐其中的几篇重磅文章:辻康吾《备受历史折腾的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田波澜对葛兆光的采访长文《学术与政治》、何培忠对矢吹晋的采访《基于历史事实的钓鱼岛问题》,以及刘柠的《“迷惑”的“麻烦”?》。■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