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经》杂志9月荐书

  新经典

  《大转型:中国改革下一步》,韦森著,中信出版社2012年6月

  本书是韦森近年来在众多媒体上所发表文章之合集。全书的主体思想仍是作者一以贯之的自由市场理念。针对当今中国经济、社会所面临的众多难题与隐患,作者指出当前中国最需要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但应是有民主与法治守护的良序市场经济。

  作者在本书中一再提及预算民主问题。他认为,预算民主是中国建立现代法治政府的关键一步。诚如作者所说:“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都在呼唤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也首先在呼唤着预算民主。”

  《历史的历史:从远古到20世纪的历史书写》,(英)约翰·布罗著,黄煜文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约翰·布罗是英国重要的思想史家。1981年-1995年,他担任萨塞克斯大学思想史教授,1995年-2000年,担任牛津大学欧洲思想史教授。他也是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贝里尔学院名誉院士。

  本书是关于各种历史的历史,有助于改变我们对历史的陈旧看法。史学史不仅是一种文类,也是西方文化整体的一部分,有时甚至是文化的核心。作者指出,历史为种族、国家、宗教等集体提供了让人们效忠和自我认同的焦点,并以此为协助来建构这些集体。曾经在历史长河中发挥重要影响的诸多势力,都被后来的历史书写所扬弃,因而作者力求摆脱孤立的史学史处理方式,强调史学史在广泛文化中的位置,以及它如何培养和传达文化与政治的力量。

  知识与情趣

  《以赛亚·伯林书信集》,(英)以赛亚·伯林著,陈小慰等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8月

  伯林是20世纪最引人瞩目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时至今日,关于他的思想与著作的探讨已蔚为大观。

  伯林善交友,常与朋友通信,可谓多产的书信作家。这些书信中的第一封写于1928年3月,当时伯林还在圣保罗学校读书。最后一封信写于1997年10月他去世前,是写给诗人阿纳托利·奈曼。在近70年间,伯林共写下数千封信。从这些信件中可以窥见伯林一生各个阶段的经历和所思所想,构成一幅宏大的伯林思想地图。值得注意的是,与伯林通信者多为他那个时代的杰出人士,也有一些信是写给毫无知名度的年轻人,可见伯林之平易与热心。全书共三卷,此为第一卷。

  《论中国》,(美)亨利·基辛格著,胡利平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10月

  亨利·基辛格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的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大门。

  这是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主要讲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交往。书中部分内容是依据作者与中国领导人的谈话写出。本书试图解释中国人对战争与和平、国际秩序等问题的理性思考,以及这种思考与美国人更为实用的、就事论事的思维方式的关系。作者还指出,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担心美国的遏制政策,而美国则担心中国将其赶出亚洲,这构成一种战略紧张状态。亚洲的未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两国的远见,以及两国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对方的地区历史角色。

  《辛亥百年:回顾与反思》,柯伟林、周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9月

  2011年10月2日,由哈佛大学中国学社主办、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协办的辛亥百年论坛召开,国内众多近现代史研究者与会并提交论文。本书即为这批论文之合集。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百年,今人对其评判仍莫衷一是。本书诸位作者从各自的独特视角出发,对辛亥革命的意义做出深刻评说。学者裴宜理在序言中指出,关于辛亥革命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共识问题,即哪种政体更适合国家与社会的长远发展。

  他认为,中共在过去20多年来成功避免陷入与东欧国家相同的命运,且在此期间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深层的不稳定性仍在困扰当政者和普通民众,再结合现行政治体制的未来发展,可见辛亥革命远未完成。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