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新中国经济学:60年发展的历史新概括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之际,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白永秀教授和任保平教授主编的《新中国经济学60年(1949~2009)》近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通读全书,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该书在总分结合中展现了新中国经济学60年的辉煌历史。在总论篇中,作者从总体上对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包括《新中国经济学60年(1949~2009)》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新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线索与发展的阶段,新中国经济学60年的总体考察等相关内容。在基础理论研究篇中,作者分别介绍了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新中国60年来外国经济学的引进与发展等相关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篇中,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的60年作了总体考察,并分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的60年作了深入研究。在对理论经济学分支研究60年中,作者对新中国60年来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对经济改革思想与改革(转型)经济学的研究、对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中国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全书最后对中国经济学60年作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做出了展望。

  2.该书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归纳了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轨迹。这主要体现为作者在三个统一与四个协调基础上归纳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阶段。“三个统一”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综合与分析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与经济理论发展的统一。“四个协调”是中国经济发展60年与经济学发展60年的协调,经济学发展60年中每个大阶段的衔接,理论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与本书创新成果的衔接,全书总框架与各个部分的协调。作者还通过把经济学说史与经济史相协调来梳理新中国60年的发展轨迹。即以新中国60年的经济历史为背景,以新中国60年经济学说史为主体内容。因为新中国60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可以发掘出不同时期经济学发展的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3.该书以发展线索与阶段性衔接作为探索新中国经济学60年发展的主线。作者认为:前29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是围绕四条主线进行的:一是以建立计划经济理论为主线,为全面实行计划经济做准备的理论(1949~1952)以及计划经济实行的理论(1958~1977);二是以马恩列斯经典著作及其理论为主线,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建设结合的道路,形成了毛泽东经济思想;三是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主线,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四是以计划经济理论为主线,探索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理论。与此相适应,把前29年中国经济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为计划经济建立提供物质条件阶段的理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理论)(1949~1952);为计划经济实行提供制度条件阶段的理论(一化三改理论)(1953~1957);计划经济实施阶段的理论(1958~1977)。改革开放31年中国经济学发展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主线,一方面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另一方面引进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一方面引进苏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另一方面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此相适应,把改革开放31年中国经济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进市场调节阶段的理论(1978~1984),二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阶段的理论(1985~1991);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理论(1992~2002);四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理论(2003~至今)。这样的划分是科学合理的。

  作者在书中较为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学从学习、借鉴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并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为佐证,在提炼、升华中总结经验,并对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未来趋向进行展望,对当今中国经济学人能够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