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海闻:《经济科学译丛》适应中国经济的转型

[[p align=center]][[image1]][[/p]]

以下为海闻教授(《经济科学译丛》执行副主编)在“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主题研讨会发言(未经本人审阅)

  非常高兴我们十年之后来庆祝《经济科学译丛》的出版十周年,同时也纪念中国比较普遍地引进西方经济学教育的十周年,因为十周年以前我们一起开会,讨论翻译的事情,当时记的非常清楚,是梁晶召开了一个会,请了北京的专家,讨论翻译什么。最后我们提出来要翻译经济学的教科书,这个意见被当时人民大学出版社采纳了,事实证明这十年来我们做的事情是非常正确的。

  为什么要翻译教科书,因为中国的经济处在转型阶段,中国的经济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第一个经济理论体系,原来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市场核心是否定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失灵,包括市场经济带来的不公平,所以市场经济失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看到了问题,它的解决方法是用计划经济取代,实践证明我们不一定要推翻市场经济,而是怎么样发挥市场经济作用的同时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所以我们经济在转型,经济学的理论也需要转型,所以为了适应中国,特别是9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来,我们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是我们这次搞《经济科学译丛》的主要背景,就是说适应中国经济的转型,我们要适应经济学理论上的转型,从否定市场经济到以市场经济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教育。

  第二个转型是方法上的转型,这个不光是在中国,在西方也出现了这么一个方法方面的进步。在50年代以前,基本上理论研究是比较传统的,数学引进了西方经济学以后,使得我们可以从大量一般的现象当中抽象出普遍的理论,所以即使在西方,它的方法也出现了一个变革,对中国来讲,我们同时施行着一种传统的方法,到现在运用大量的数学、模型描述我们的现在,抽象我们定理的研究方法。我们的经济学教育同时也面临着这两个任务,一个是理论体系,一个是理论方法的转变。

  怎么样看待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我们现在经常听到说什么时候有我们自己的经济学,我觉得科学并不需要有自己的东西,虽然有很多研究的结果,很多名著,大多数诺贝尔奖都来自西方,他们研究的问题都是人类的普遍现象,他们的结论建立在完整的发达的市场经济下的结论。经济学家大都有共识,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要取消西方经济学名字,但现在我们仍然叫西方经济学,我的理解是这些理论很多在西方,首先发现了这些定理,发现了问题,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西方经济学只研究西方经济学问题。

  这里有两种倾向,第一,很多结论在现实当中是有用的,但是到了中国,我们发现很多假设条件跟中国不一样,而且很多情况并不像西方经济学里面那么完美,所以跟多功能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使用。我们往往把很多西方经济学里面的结论拿过来,这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二,因为中国的特殊性,而否认理论的普遍性,在现实中我们有很多特殊的情况,但是不能因为这些特殊情况,否认理论的普遍性。认为西方经济学只适应西方,我们要创造自己的经济学。我觉得很多理论不在于西方、中方,关键在于建立起能够应用中国的这些理论,同时也需要从中国的现实当中发展出新的里程来。

  当时开完会以后,简单回顾一下这套丛书。这套教科书,当时得到了留美经济学会的很多会员支持,我当时通过网络让我们所有留美经济学会的会员推荐最好的教科书,当时出这套书的主要用意是普及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不再是几个学者欣赏的东西,而是作为一个普及的知识,这就是我们选教科书,而不是选其他的,当时也有人建议选诺贝尔奖的知识。这套书有几个特点,第一我们选的是每个领域里面最好的三本书,并且是最新的版本,从国内来讲,每个组织翻译的团队都是经过挑选的,翻译的书里面,先把译者译过来看看,不行的话,我们重新挑选译者,通过人大出版社和梁晶工作室的工作,我们这套书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当然这跟在座的院长和系领导们的支持离不开。在《经济科学译丛》出版十周年之际,我们向在座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