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7版)译者序


 
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的“新世纪第一版”《经济学》教科书于2001年在美国由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推出。该书首版发行是在1948年, 之后大约每三年更新一次,迄今已经有了17个版本。半个世纪以来,这部世界上最为实用和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早已被译成了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瑞典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日文、中文、阿拉伯文、俄文、匈牙利文、捷克文、罗马尼亚文、塞尔维亚文、越南文等40余种文字,其销售总量也已超过1 000万册。


萨缪尔森《经济学》教科书长期广泛流行,是一件值得思索和回味的事情。萨缪尔森早在而立之年就在西方经济学界赢得了盛誉。他在30岁时出版的一项高级研究成果《经济分析基础》,在25年之后为他带来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使他成了美国经济学家中第一个享此殊荣的人。一个顶尖的学者为什么投身于普及性教育事业并取得了如此的成就?
首先,萨缪尔森有一种经世济民的心胸和博学睿智的头脑。在二战后百废待兴、憧憬无限的氛围中,作为一名教师,他所看到的是年轻学生们失望于传统教科书的茫然的眼神,他所感到的是“探讨普及经济学的革命性方法的时机业已成熟”。 “为了影响一代人的思想”,萨缪尔森长期竭尽心血甘之如饴。在诺贝尔颁奖致辞中,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教授阿沙·林贝克曾经这样评价:“萨缪尔森在提高经济学分析水平方面的贡献,已超过当代任何一位其他的经济学家。他事实上是重写了经济学理论的许多领域。”
其次,萨缪尔森博采众长、善于折衷,是一位海纳百川的高手。萨缪尔森认定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由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两部分构成,前者可以用微观经济学加以分析,后者则可用宏观经济学进行论证。“萨缪尔森的开拓性的教科书的功绩在于:它第一次成功地把(当时)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萨缪尔森使用了新古典综合派的概念,即一旦经济被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原有的古典学派的原理便能够适用。”萨缪尔森意欲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同微观经济学相一致的分析框架。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宏观经济学”一词,在萨缪尔森的教科书问世之前,甚至还不曾出现在西方经济学的词典中。在微观经济学领域,萨缪尔森所采用的一整套市场分析方法,如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等,迄今仍是经济学界的共识和典范。
再次,萨缪尔森具有博爱的师长情怀和非凡的沟通才能。萨缪尔森的书前有一句看似平常却意境迥远的题词:“献给我们的孩子和学生。”萨缪尔森不仅桃李满天下、读者千百万,而且还是一位6个孩子(含1“三胞胎”)的慈父和15个子孙的家长。萨缪尔森深感:“若要让‘沉闷的经济学’变成激动人心的学科,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那么,即使是很一般的经济学图表,也都需要重新加以设计。” 萨缪尔森还专门附加了一章“如何读图”。为了更恰如其分,他甚至“踏破铁鞋”地采撷了一句很有点鲜见的“中国谚语”,来作为该章的题头格言。在讨论国际贸易的时候,他又独具匠心地绘制了一幅特别的“世界地图”。在图中,各国的位置性状仍赫然可变,但版图大小却不再取决于疆土面积、而是贸易份额!这样的图读起来,怎能不让年轻的学生为之心动和浮想联翩?
最后,萨缪尔森既是语言巨匠,又是幽默大师。在缜密漫长的理论思辩和沉闷枯燥的逻辑推理中,本书的读者总是有幸能不时地为作者的语言艺术所感染,不时地为一种自然幽默的风格所触动。例如,在讨论“边际价值决定价格”的时候,萨缪尔森会提醒您应当切记,是“狗尾巴在摇动狗身子。”又如,在讲解国际贸易政策时,他将“关税”比作“撒在轮船发动机里的沙子”;而在讨论投资乘数效应的时候,他又用“拨动小提琴弦”加以类比。此外,在介绍马克思的“专栏”中,他引用了马克思的名言,让旧世界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而后又加以呼应:统治阶级确实在这位伟人的影响下颤抖了一个多世纪!


萨缪尔森经济学教科书“的确开创了一个崭新而持久的典范”。研究经济学的历史学家,像那些研究地球上骨骼与化石的古生物学家一样,通过考证《经济学》的第一版如何修订成第二版,并最终成为今天这个版本的,来确定各种经济学观点的盛衰年代。
尽管如此,随着岁月的流逝,“凯恩斯革命”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萨缪尔森的教科书也遭致了许多的批评。在60年代,曾有一本评论性专著《批萨缪尔森》指责他过于为自由放任的市场制度辩护,其篇幅竟然等同于萨缪尔森的教科书。而到1997年第16版推出之前,美国评论界又有人认为萨缪尔森过于追随凯恩斯,其15个版本的教科书基调“体现了一种对政府干预功能的信任和对市场运作后果的担忧”。该文还指出,“由于总是着眼于短期总需求,《经济学》低估了探讨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的重要性。又由于凯恩斯所担心的问题,即‘人们往往会储蓄过多,从而会导致经济紧缩’,《经济学》的许多版本都隐含着一种‘反储蓄’的基调。直到1989年发行的第13版,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才深感美国的储蓄率已经过低,才开始提请人们关注储蓄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存有密切的关系。”
近年釜底抽薪式的挑战应该说来自于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斯蒂格利茨。他写道:“在实质上,这(指新古典综合体系)就是把经济学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在一个部分中,当社会的经济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宏观理论便能够适用;在另一个部分,当社会的资源达到充分就业时,微观理论就发生作用。这种二者相互独立而很少关联的理论体系在教科书的写作和课程的教学上得以反映出来;先讲微观、后讲宏观,或者把次序颠倒过来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经济学者们已经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割提出了疑问。整个经济学界已经相信:宏观的变化必须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只有一套,而非两套。然而,这一观点却没有在现有的任何教科书中被反映出来。”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竞争是创新的动力。早在70年代,当“滞胀”这个经济学难题出现之后,经济学界已深感“新古典综合派”的解释力已经达到极限,并呼吁要“寻找一个新的凯恩斯,他的突如其来的洞察能力将会发展出一个理论来解释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到了90年代,当“不停滞又不膨胀”的“新经济”展现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则更是大声疾呼:“需要超过马歇尔和萨缪尔森的原理”。萨缪尔森第15版《经济学》发行之后,一些评论家已经委婉地挑明“其流行势头似成强弩之末”。同期,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教科书都已经开始在国内外引起轰动;William Baumol的教科书的呼声也很高,截止到1997年已经出了7版, 而更早的 Richard G.Lipsey 的教科书,在1981年就出到了第六版。
令人困惑的是,1998年萨缪尔森教科书的第16版也即50周年金版诞生后,其人气指数则似又重新如日中天。加里·伯克(Gary Burk)评论道:“凯恩斯曾不无自嘲地说过:‘长期看,我们都属于死亡。’在经济学第16版问世的今天,我对此似乎不再敢苟同。看来,我们的脉搏还依然相当的强劲。”而萨缪尔森本人甚至不无自豪地宣称“已经站到了时代的潮头和经济学的锋刃之上”。


主流经济学代表作,或者说公认的“集大成”之教科书,一般说来不应该不惟一,尽管现在还不能排除“多元化”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很长的时期。由此,上述“里程碑”候选作的数量本身,似乎也折射着一个问题,即它们在“均质化”或曰“殊途同归”的道路上恐怕还需要进一步磨合。或者,它们的读者群和风格特色还需要进一步细分和定位。能否真的成为“第四块里程碑”,目前许多专家都还一致认为:“恐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绿油油的麦苗”不等于“金灿灿的谷穗”。“曼昆的书,即使能够畅销,也不可能变更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像萨缪尔森所做过的那样。”
从历史角度看,里程碑式的经济学教科书在几十年内长盛不衰的情况并不鲜见。1776年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之来,西方经济学界已经产生了三部公认的里程碑之作。第一部是1848年首版问世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该书多次重版,成为19世纪后半叶英语世界中必读的经济学教科书。第二部是1890年首版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该书一直被奉为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直到1948年,才出现第三部“集大成”之作,即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从学术创新角度看,教科书是“长城”,革命性成果是“基石”,其他突破性成果则是“砖”。在第一次大综合中,穆勒等所要论证和阐扬的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然后再综合其他成果并派生出改善市场经济制度的方案。在第二次大综合中,融合了微积分和心理学的“边际革命”,显然是不可缺或的“基石”。马歇尔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同“边际效用理论”集成在一起,才形成了一个新的折衷体系。而在第三次综合中,凯恩斯的《通论》显然是石破天惊的革命性成果。毋庸置疑,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货币学派、合理预期学派等都已经取得了显赫的成就,都构成了对凯恩斯经济学的严峻挑战。但是,恐怕还不能说它们已经超脱了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并已经推出了可以同《通论》相媲美的“基石”性成果。
从世界经济新现实角度看,当前的经济学正处在一场大革命的前夜。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经济经历了一场慢性的波动,30和40年代是“停滞”、50和60年代是“膨胀”,70和80年代是“停滞膨胀”,而90年代以来则是“不停滞又不膨胀”。与此相应,凯恩斯经济学似乎也经历一轮慢性波动,30、40年代是“开创”和“拓展”,50、60年代是“成熟”,70、80年代是“扬弃”,90年代以来则是“回归”,商业周期的“涟漪论”乃至“永远消失论”,应该说是一种信号。此外,“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也特别值得重视,虽然它面临着“虚拟经济周期”的困扰。
如何解释上述“长波”,而新的“长波”又是什么?汽车主导产业群为微电子主导产业群所替代之后,“实物资本”经济周期是否会让位于“人力资本”的经济周期?“金融风暴”是一种什么样的新型危机?而在微观经济学方面,“(软件)版本”、“锁定”、“捆绑”、“网络效应”、“企业新边界”、“需求方规模经济”等,都有待锐意开拓、形成共识并创建新的体系。


“多元化”的竞争与“新经济”的挑战,不仅意味着经济学正在成为一个空前引人入胜的领域,而且也意味着萨缪尔森“古老的”的教科书需要进一步焕发青春。尽管本书不无先机优势,但毕竟已经历50年的风雨。若不能继续“如履薄冰”,则本书的优势也未尝不能易手。让译者吃惊的一点是,在16版进行了那么大的改动之后,本版竟然还有许多伤筋动骨之处。
第一,经过更加精心和严格的筛选,本版内容更加切合初学者在新世纪初期的需要。在浓缩了的篇幅中,不仅继续包含了诸如稀缺、效率、贸易收益和比较优势原则等微观经济学概念,总供给和总需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宏观经济学范畴,以及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模型;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信息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等内容。环境生态经济学、医疗保健经济学等前沿问题,国际宏观经济学的新视角,强调技术、发明和人力资本的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学的新流派、信息定价的困境和网络效应,投资经济学中的不确定性与博弈论,污染许可证交易的经济学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
第二,本书不仅增强了上一版重视“信息网络经济”的色调,而且推进了“市场机制再度崛起”的时代旋律。前苏联、东欧,特别是中国改革的经验,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寻租问题、腐败问题、委托代理问题,也都有更多的新内容。“转轨经济学”是萨缪尔森多年来一直在呼唤的新学科。而“新经济”则是诺德豪斯近年精力投入较多的领域。此外,污染许可证、无线电频道和网址域名等新型“商品”交易范式,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评介。
第三,第17版还伤筋动骨地将上一版36章归并重组成现在的34章,整个体系显得更加合理和严整。国际贸易已经从原先的宏观部分被有机地调配到微观部分。“国际宏观经济学”等较前沿内容的篇幅有所增进。国际金融方面的内容有了较多刷新和较大调整。此外,本书的资料、人物、案例等“专栏”,有了很多的增删、调整和润色。
在第15版经济学推出后,有人曾批评萨缪尔森在“灯塔”公共品的讨论中不无谬误,至少是不如曼昆。那篇评论这样写道:“萨缪尔森教科书的微观部分也并非无可指责。《经济学》一直坚信政府应当矫正‘市场不灵’并供应‘公共品’。1961年以来,每一版本都以‘灯塔’为例来说明市场不能提供这样的‘公共品’。虽然,罗纳德·科斯,早在1974年就已经指出,19世纪英国的许多灯塔都是由私人经营的。而这位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也曾同萨缪尔森一样,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这篇评论后来又写道:“最令人兴奋的一点是,本(曼昆的)书可谓不偏不倚。……同萨缪尔森《经济学》一样,本书也提到“灯塔”。但是它这样问:‘灯塔是公共品吗?’接着便给出了两种看法和理由。”
也许是第16版还来不及“反馈”,或者真的是理屈词穷也未尝不能,直到翻译第17版时,我才留意到他们的改进。由衷而言,我不能不为他们渊博的学识和绝妙的“回敬”所折服。您不妨细一下读本书第29页的专栏,领略一下大师们如何娓娓道来。在那里,有一段历史上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东海岸的关于灯塔的小故事。


经济学是一门帮助您增强洞察能力和保障选择效率的学问。经济学有许多定义,就新世纪中国读者而言,我感到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其一是马歇尔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物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其二是罗宾斯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个侧面,即目的和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手段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坚持不懈地将“最优化行为”、“市场均衡”和“稳定性偏好假设”结合起来, 经济学提供了各种范示,可以帮助我们在确定目标、选择手段和保证效率之间获得一种均衡。高考复习时间应该如何分布才能保证各科成绩最能相辅相成?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萧条之后应否多做些“时间密集型”的事情,如生孩子或读MBA?经济适用房的装修应否追求豪华?是否应该用当“负人”的办法去购买第二套住房?科学家应否长期担任行政领导? “抗击非典”和“控制污染”的制度设计的最大难点何在?等等。显然,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寻找一种一般性的参照“解”。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是情怀各异的芸芸众生,是特殊;而在经济学中,你遇到的将是具有“自利”目标和“理性”手段的“经济人”,是一般。找到了一般,显然有助于比照出特殊。认真系统地学习经济学之后,你将会用一种同以往迥异的目光去审视整个世界。你所关注的东西可能不再仅仅是价格如何上涨,而是会这样地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
哈佛大学的曼昆教授说得好,“在我当学生的20年中,最令我兴奋的课程是我在上大学一年级时所选的连续两个学期的经济学原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门课改变了我的一生。”无怪乎萨缪尔森敢有一句豪言:“如果我能为一个国家编写经济学教科书,我就不会在乎是谁在为它制定法律,又是谁在为它起草条约。”萨缪尔森的教科书不仅能够让初学者迅速地概览主流经济学的全貌,而且还能不断地刷新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知识。在西方它堪称一部“小型的经济学百科全书”。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东西方经济学的交流和碰撞,对于中国新一代人才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应该说都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工具,如“需求管理”和“比较优势”等,都已经为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所驾轻就熟。在“SARS抗战”中,中国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已经让以WHO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刮目相看。
尽管如此,西方经济学的土壤毕竟与我们不同,西方学者的基本立场也与我们有别,为此,中国读者在大胆地借鉴、参考、择取和利用的同时,绝不可以放松必要的警惕。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更加清醒和有效地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萧琛
                                                               2003年12月于北京大学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