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京沪经济学人畅谈出书计划

25年——经济改革历程的反思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陆德民教授说,总结25年中国经济的历程将是他今年主要工作。“经济学家有责任对中国经济的成功经验进行一番理论上的梳理,总结出若干对所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观点和体系,为我们国家下一个25年持续增长寻找到新的发展动力。”他正在主持编撰“中国经济发展与经济理论创新”丛书,这套专著共分12册四个专题,计划在年内完成。

    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茅于轼教授被媒体称为“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他表示,今年同样着重思考25年改革历程的理论,但视角更为直接:“改革开放25年,25年前设定的目标是解决国家经济力量薄弱的难题,所以我们当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核心’。25年后,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空前强大,整个国家建设主要矛盾已经转移。我今年主要关注的课题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均衡发展方针和‘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目标,两者区别何在?区别如何体现在我们各项经济政策、具体工作中?”今年,他将完成《微观经济学讲义》,并将近年文章、讲演整理成书。

    中国经济25年开放成就的总结也是国际经济学界一大热门课题。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说,今年3月,他们中心将与印度中国研究院合作在新德里举办“中国经济改革25年研讨会”,邀请四十多位各国学者探讨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经验,同时,中印学者还将就两国各自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今年,张军将完成酝酿多时的30万字的《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他还计划编写一本针对国外研究者及非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专著《中国经济增长与投资问题》。


展望中国——结构性矛盾的解决之道
    随着经济规模扩大,中国经济的各种构性矛盾逐渐浮出水面。春节前,一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展望中国》,汇集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观察,反响强烈。策划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介绍,他们组织的“中国发展论坛”去年发起十场专题讨论吸引了各界关注,《展望中国》就是这次系列讨论的结晶。

    林毅夫的研究重点是农村土地问题及医疗体制改革。他认为: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得中国农村土地问题日益凸现,如何在产权安排这一制度层面保护地农民的益,涉及整个国家宏观经济走向的稳定;而医疗体制改革这一课题,早在去年“非典”期间就开始酝酿,课题涉及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医疗、城市医疗保险等多个领域。为此,他们将举办各种研讨活动。今年他会将自己近十年发表的论文汇集成书,主要讨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什么作。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博士告诉记者:今年他的研究将会涉及一些敏感话题:中国经济增速是否过快?中国如何处置即将名列全球第一的高额外汇储备?如何解决中国日益大的贫富差距?如何降低由济发展带来的对环境的侵害?此外,如何协调中国市场能力和财富能力的建设也是他感兴趣的课题。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将面对更严酷的国际竞争环境。如何实现中国“和平崛起”是不少经济学家今关注的焦点。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说,今年他将重点研究中国经济如何适应全球经济摩擦日益加剧的环境计划在年内完成一本论述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专著。华民认为:世界经济面临更大规模分工重组,中国经济要保持高速增长,必须抓住机会,尽快解决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以适应这一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创造更多内需是很有意思的课题,对它的探索有助于回答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来源的问题,也将为缓解中国经济承受的国际贸易环境压力提供新思路。

    梁小民教授则习惯站在离现实稍远的地方以学者的理性,冷静审视世界的变化。去年,卸任教职的梁小民完成了八部作品。目前,新作《寓言中的经济学》、《写给企业家的经济学》很快问世,《说经济学人》、《谈经济书》也将付梓。他今年还将完成《经济学:私人与公共选择》一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