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解密《美国经济评论》

 虽然美国经济学会不是企业, 却肩负着向会员提供专业产品和服务的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经济组织” (economic o rg anizat ion)(Marg o , 2011)。《美国经济评论》作为学会的代表性产品, 登载的内容是一种经济决策, 体现了编辑、编委和其他学会决策者的集体智慧、学术取向和品评水准, 而经济决策根本上取决于《评论》消费者的需求。

《美国经济评论》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学术期刊的消费者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出版制作过程中出版资源即版面的消费者—作者, 另一部分是出版发行后纸本实物形态的消费者—读者(订户)。美国经济学联合会会员同时也是《评论》的订户。根据巴泽尔(Ba rzel , 1971)的分析, 由于知识的共享性,《评论》登载的内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因为其对某些读者的可提供性不会减少对另外一些读者的可提供性。但是, 读者并非直接消费登载内容, 他们需要付出一定的(往往是很小的)成本来订阅《评论》, 因此, 读者对《评论》的消费具有非常有限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所以, 巴泽尔认为, 《评论》是一种介于纯粹公共物品和纯粹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

《评论》的成本包括编辑、组稿、排版、校印、出版和发行等项。实践中, 印刷和发行的成本与发行数量成正比, 而编辑、组稿、排版、校印的成本却独立于发行量, 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评论》的成本与创刊时相比非常高。1915 年每页成本为168 .5 美元(以2009 年美元计算), 2005 年达到了663 美元。《评论》的成本主要消耗在人工上。《评论》的审稿和辑是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劳动, 占到《评论》每年成本的43 .5 %(Margo , 2011)。

《美国经济评论》的资金投入来源

我国的学术期刊多依靠政府拨款, 或学术机构科研经费补贴。《评论》资金的一大来源是私人基金会。1963 年, 美国经济学联合会与福特基金会合作创建了《经济文摘期刊》。洛克菲勒基金会也提供资金以资助《评论》出版评论文章。《评论》的另一个资金来源是赞助。到1961 年, 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已经建立了稳固的赞助来源。但赞助有利有弊。弗里德曼1967 年曾任学会主席, 根据他的回忆录, 当时学会获得的赞助大约是50 万美元。弗里德曼认为, 专业学会应该避免完全依赖赞助, 而是应该靠会费与其他现金收入维持。赞助收入虽然可观, 但可能让学会在一定意义上丧失独立性, 卷入倡导某些政治观点, 或是支持某些权势个人的活动。所以, 弗里德曼提出办一份新期刊, 将多数赞助用于富于成果的专业性活动, 1969 年创立了《经济学文献期刊》。

《美国经济评论》期刊的定位

期刊是美国经济学研究成果发表体系的最重要部分。美国经济学界有一批层次不一的期刊体系包括最顶尖的五大综合性期刊《美国经济评论》、《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期刊》、《经济研究评论》和《经济学季刊》。每个学科分类下有自己的顶尖专业期刊。比如, 《金融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e)、《货币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经济理论期刊》(Jo urnal of Economic T heory)、《兰德经济学期刊》(Rand Journal o f Economics)、《公共经济学期刊》(Jo urnalof Public Economics)、《劳动力经济学期刊》(Journal o f Labor Economics)、《发展经济学期刊》(Jo urnalof Develo pmentEconomics)、《国际经济学期刊》(Journal o fInternat ional Eco nomics)等。顶尖专业期刊下面又有二流专业期刊。《评论》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 如果不及时做好自身定位, 一些作者和读者就会被其他出版物吸引走。

美国经济学界对理论和经验研究都很重视。一般经济学家或者从事纯理论或应用理论研究, 或者经验研究;但最近十年来能两样都做、因而能将理论和数据结合起来的学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评论》主要发表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观点新颖的论文。

《美国经济评论》的评审机制创新

《美国经济评论》之所以一直为美国经济学界所倚重, 不仅因为对经济学领域的独有贡献, 也因为其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使学术期刊的出版过程日益规范化, 为经济学研究成果提供了客观公正的参照尺度和度量标准。

二战后《评论》的投稿量快速增长, 文章的主题、内容、研究方法和风格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保证期刊的质量? 《评论》进行了一些评审机制创新,保障了学术产品的质量, 促进了评审机制的规范化。

1.聘用主编助理和合作主编。《评论》是一种学术化产品, 其生产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断改进, 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二战以前出版的早期《评论》主要文章的来源或是约稿, 或是从投稿中挑选而来。主编带领少量的编辑部工作人员处理相对大量的投稿。编委会由6 人组成, 协助选稿过程。当时几乎没有外审的参与。和今天一样, 投稿可以被录用、拒用或要求修改。不同于今天的是, 当时的发表周期很短, 很少或不存在滞后。早期《评论》主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尽量吸收更多的美国经济学联合会会员发表书评和供稿其他非文章类内容。早期注解校对的过程非常辛苦, 而且注解的总量也一直居高不下。1963 年《评论》首次聘用年薪3000 美元的主编助理, 而同年主编的年薪达到8000 美元, 相当于2009年的56100 美元。合作主编在《评论》编审体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现在《评论》实行在线投稿。首先由《评论》匹兹堡编辑部职员接收稿件并交给主编, 主编再交给一位合作主编, 由后者评价论文并决定是否采用。选择合作主编主要是根据学术专长, 同时要考虑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常见的回避制度包括:合作主编不能与作者在同所大学供职, 不能存在过密的业务和个人关系, 不能是导师与学生的关系, 不能在近期合作发表成果等。

2.聘用外审。美国经济学界拥有种类丰富、层次分明的期刊体系, 用以衡量研究成果等级的标准,而保证这一标准有效性的是匿名审稿制。20 世纪50 年代, 《评论》引入外审机制。任何制度设计都不是完美的, 但匿名审稿制无疑是国际学术界现有各种审稿制度中最公平、最合理的一种。《评论》之所以广受敬重, 并非政府或其他机构评定, 而是受到业内专家和同行认可和倚重, 是依靠匿名审稿制而自发形成的。目前《评论》仍采用双向盲审(do uble -blind)制度。但《评论》官方网站最近发布了一项特别声明, 经过美国经济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投票决定, 学会各种期刊将从2011 年7 月1 日起取消双向盲审制, 取而代之的是单向盲审(sing le -blind)制。这项决定是基于《评论》和《美国经济学期刊》下辖四种期刊编辑的联合提议。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可以很容易地获取稿件的相关信息, 比如, 在研论文为讨论和征求意见而放在网上,这些信息最终会导致外审识别出稿件的作者, 所以,稿件作者匿名从技术上看不再现实。《评论》如何激励外审? 最初, 《评论》并不给外审报酬。现在, 如果外审能在特定时间内完成论文评审, 《评论》支付少量的报酬。很显然, 薪酬不是重要的激励因素。《评论》有一系列激励外审的措施。1954 年, 《评论》首度在编辑年度报告中向36 位外审公开致谢, 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1962 年《评论》向68 位外审致谢,这几乎是八年前人数的两倍。在1969 年的年度编辑报告中《评论》向220 位曾提供过审稿服务的经济学家表示感谢, 这比15 年前又有了6 倍增长。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近年, 刚刚卸任的《评论》主编莫菲特(R .Mo ffi t t)提出命名"卓越外审"(excellentreferee)的激励政策。

3.扩大编辑委员会规模, 提高编辑薪酬。相对于使用外审, 扩大委员会规模的频率较低, 因为进入编辑委员会后就需要担任一段时间的会员, 而有幸成为编辑委员会成员通常都能享有盛誉。因此, 只有在投稿量有显著而持续的上升趋势时, 委员会的规模才会扩大, 而且这种扩大是渐进的。从1911 年到1951 年, 编委会委员的数量一直是6 人。1956年, 编辑委员会的委员扩充到7 人, 到1958 年又扩充到8 人。在1968 年, 编委会的委员数量扩充到十人。编委会的规模持续扩大, 2010 年编委会共包含37 位经济学家。历届主编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都引人注目。伊利的学生杜威是《评论》的首任主编;第五任主编是弗里德曼的学生乔治·博茨。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于2001 -2004 年间曾任《评论》的第八任主编。投稿量增多加大了编辑的工作量, 为保证审稿的质量, 也鉴于战后通货膨胀因素,《评论》提高了编辑薪酬。1952 年主编的薪酬从之前的2500 美元提高到3500 美元, 1963 年又提高到8000 美元。

4.论文研究数据网上公示(DataPosting Policy)。2004 年开始, 《评论》要求已录用论文作者在《评论》主页上公示计量分析、模拟模型中所采用的数据、程序和应用方法。2005 年《评论》加大了论文研究数据网上公示制度的执行力度。2008 年《评论》对部分论文数据网上公示情况进行抽查, 发现大部分作者符合要求, 也有少部分作者公示的信息不完整。为此, 《评论》聘用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生检查过去两年公示的数据。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论文的客观性和严谨性。

《评论》的专业化不仅体现在发表高质量的原创性研究论文, 而且体现在其衍生出的《经济学文献期刊》上。弗里德曼与乔治·施蒂格勒、阿瑟·伯恩斯交流过创立书评期刊的设想, 三位著名经济学家一致认为, 各种经济学期刊上刊登的经济学书评质量令人担忧。这些书评过于肤浅, 而且充斥着不恰当的过分称赞, 而书评的溢美之辞常常与老交情有关。经济学界需要客观、独立地发表学术评论和书评的出口。弗里德曼在担任美国经济学联合会主席期间, 将《经济学文摘》改版为今天闻名遐迩的《经济学文献期刊》, 并称此举为任期内“最大的贡献”(弗里德曼, 2004)。《经济学文献期刊》承接《评论》剥离的内容, 专门用来评论、概述经济学论文和专著。《经济学文献期刊》创立后为一些重要的新书发表了长篇评论, 并为每年问世的新作发表短评, 成为受业内敬重的专业期刊。

(本文节选自《〈美国经济评论〉百年发展历程》;编辑:晓春)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