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新书速递

1.Henry M. Paulson,Jr. Dealing with China

 

这是鲍尔森的第二本自传,主要讲他和中国政府、金融界打交道的经历。鲍尔森在高盛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和中国的官员打交道,后来到了美国财政部当部长,创建了中美经济战略对话机制。他自称到过中国100多次,见过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和李克强几任中国领导人。他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恰逢邓小平同志刚刚去世,不然很可能他还会见到邓大人。鲍尔森的这本书主要是讲个人的经历,最后谈到了他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共产党的看法,还支了几招,教美国人如何更好地跟中国打交道。这些见解其实都很乏味,真正有意思的是他讲的那些故事。比如中美之间是如何围绕着人民币汇率问题争论不休的,中国又是如何慢慢打开金融业大门的。他对各位中国高官的描写,读来也很有意思,书后面还列出了主要人物表,但不少人物的命运已经完全改变了。

2.Barry Eichengreen,Hall of Mirrors: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Great Recession and the Uses- and Misuses- of History

 

去年在悉尼开会碰见Eichengreen教授,他说起来自己在写一本关于大衰退的书。如今这本书已经问世。Eichengreen今年离开伯克利,到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了。这本书不单纯是讲经济史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书已经很多,Eichengreen自己也写过很多关于这一时期的文章。这本书的主题是,政策决策者是否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答案并非简单的是与非。的确,政策决策者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比如在2007-2008年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对救助银行出手很快,因为他们还记得20世纪30年代的悲剧。但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历史就帮不上忙了,比如这次各国政府就没有重视影子银行的问题,因为20世纪30年代没有什么衍生品。有时候,在吸取历史教训的时候政策决策者还会做得过头,比如20世纪30年代最终是靠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的,这次各国政府也如法炮制,但玩大了,这才酿成后来的欧洲债务危机。在做决策的时候,政府主要考虑的并不是理论或模型,而是靠历史经验,或曰“集体记忆”(institutional memory)。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说9到粮食安全的时候,再怎么说可以依靠进口,中国的领导人都不会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货币政策上,德国会显得如何地古板和固执。历史使然。

3.Henry Kissinger, World Order

 

什么叫差距?差距就是已经90多岁的基辛格还在一本一本地写书,我们却在一天一天地开会。这本书写得很平实,主要是讲对世界秩序,不同的文化政治传统又不同的看法,这也是路径依赖性。我们现在谈的世界秩序,其实是欧洲在极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中国,或是伊斯兰世界,内战和分裂都是不正常的状态,最终还是要统一,但欧洲各国彼此间谁也灭不了谁,所以就把分立视为一种常态,并强调主权、均势。美国心目中的世界秩序和欧洲并不一样,美国有很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总想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是典型的事儿妈。基辛格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估计想得多的还是中美之间的关系。一种世界秩序如果无法容纳崛起的新兴大国,会惹出很多麻烦。同时,世界秩序并非靠实力拼出来的,合法性问题非常重要,想当老大,要看别人认不认你这个老大,这种认同不是拿钱收买的,是要靠一些看似无形的东西,渗透到灵肉之中。

(编辑:谢凤)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