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Barry Eichengreen及其新书简介

文/何帆
昨天谈到Barry Eichengreen和他的新书,今天就介绍下Eichengreen教授的学术简历,以及这本新书的主要内容,同时,把我们翻译组的几位小伙伴也一并展示一下。

Barry Eichengreen教授简历

Barry Eichengreen教授生于1952年,是当今国际学术界最活跃、最富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从1987年开始至今,Barry Eichengreen任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George C. Pardee and Helen N. Pardee经济讲席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其主要学术兼职还包括美国艺术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研究员、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等。

自1979 年在耶鲁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Barry Eichengreen教授曾在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国际著名院校和机构任教或从事科研工作,此外还担任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韩国银行等机构顾问的角色。

在过去的20年多年间,Barry Eichengreen教授主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法国银行研究项目、伯克利-法国基金项目、福特基金、德国马歇尔基金等数十项科研课题;在国际学术界发表学术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评论) 400余项,其中被 SSCI 收录论文142篇,被引用近千次。

Barry Eichengreen教授的研究广泛涉猎国际经济学的诸多历史和现实问题,在宏观经济史、国际金融货币体系、金融危机理论、亚洲金融市场、外汇制度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其关于金融危机、汇率制度和最优货币区的实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际经济政策历史(宏观经济史的分支)的学术奠基人,Barry Eichengreen教授的《黄金镣铐:金本位和大萧条》(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一书已成为国际上研究1929-1933年“大萧条”的经典之作。此外,他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Barry Eichengreen教授近期出版的专著:

1、Hall of Mirrors: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Great Recession, and the Uses-and Misuses-of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15.

2、From Miracle to Maturity: The Growth of the Korean Economy, with Dwight H. Perkins and Kwanho Shi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ovember 2012.

3、The World Economy after the Global Crisis: A New Economic Order for the 21st Century, co-edited with Bokyeong Park. World Scientific Books, April 2012.

4、Exorbitant Privileg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ollar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2011.

5、The European Economy since 1945: Coordinated Capitalism and Beyo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aperback edition, July 2008.

6、Globalizing Capital: A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Second E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2008.

7、Global Imbalances and the Lessons of Bretton Woods,MIT Press, September 2006.

中译本:

1、全球失衡与布雷顿森林的教训,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张群群译,2013.

2、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原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麻勇爱译,2014.

《Hall of Mirrors》内容简介

有关金融危机的著作已经太多,但要特别推荐一下Eichengreen教授这本新书。观题知意,本书意在以史为镜,一如他之前的风格,全书一大特色就是在三十年代大萧条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间来回穿梭,有历史纵深感,视野开阔,读来很尽兴。

人们喜欢将2008年的金融危机与大萧条加以类比,不过历史虽相似,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本书所讲的内容,就是两次危机既有何种相似,又有哪些不同。

相似,比如信贷扩张支持的投机和资产泡沫,危机前的过度乐观,不断放松的金融监管,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危机前的全球经济失衡。二十年代佛罗里达的炒房热,一个默默无闻的叫庞氏(Ponzi)的意大利人如何“借新偿旧”最终败露,留名青史。这些故事后来在美国、西班牙、爱尔兰的市场不断上演。

不同,比如八十年间,金融行业已日益复杂,商业银行不再是风险源,而是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传统的银行挤兑不再发生,但货币市场基金的挤兑却在上演。再比如,在应对危机方面,得益于历史教训,2008年之后要更加成功,央行迅速注入流动性,扮演最后借款人角色稳定市场预期,适时的财政刺激,都避免了经济进一步恶化。但于此同时,同样是对于历史的反思,让人们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批评日益增多。

Eichengreen是用这样一句话结束这本书的:“政策制定者们控制八十年间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带来的灾难的成功,意味着不出八十年,我们很有可能会遭遇一场相似的危机。”这句结尾或许最好地总结了作者的历史观。我们在类比中理解历史,但是每一场危机的教训和应对,又在不经意间酝酿了下一场危机。这就是历史的复杂之处。

翻译小分队成员

王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现任新华社瞭望智库研究员、宏观与战略研究中心编辑总监。主要研究兴趣是智库建设、国际金融等。曾参与翻译《曾经的辉煌》一书。

郑联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宏观审慎、金融市场与金融创新等。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省部级课题等1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多部,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评论50余篇。

王韬:康奈尔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兴趣是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政治经济学。曾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纽约时报、财新和经济研究公司做过翻译。在财新网、政见及多家英文媒体发表过文章。

王乾筝: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学士,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经济学硕士。目前就职于国内知名民间金融智库CF40,任学术编辑。主要研究兴趣是宏观经济、金融系统性风险问题及互联网金融,发表文章十余篇。
(编辑:谢凤)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