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汪丁丁:2%的问题和20%的问题

汪丁丁/文    《财经》杂志/总147期    2005.11.28 16:19
张潇艺把自己称为“垃圾”时所反映的心态,已经披露出那些真正应当为张潇艺们的死亡负责的因素——“教育失败”,广义而言,它指称学校教育失败、师资培养失败、家庭失败、组成家庭的成年人自身教育的失败

     大众媒体喜欢肤浅和夸张,喜欢传播“人咬狗”之类的新闻,喜欢把2%的问题鼓吹为20%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浮躁以言志”的时代,特别是当这浮躁的志向还深陷于权力泥沼与官僚铁笼之内时,我们似乎早就习惯了那些未经思考的情绪化诉讼和那些未经思考的法院判决。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中国网民”(“web users”应当翻译为“网客”)总数已超过1亿人,又根据这里报道的数据,大约有260万人被称为“网络沉溺者”。换句话说,在中国,全体网客大约有2%沉溺在网的世界里,或许难以自拔,或许最终断送性命。我通过搜索器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些沉溺者自杀和猝死事件的数量,以及这篇报道披露的数字表明,已经成为“沉溺者”的网客的死亡率不超过千分之一。这些粗略估计的数字意味着,在中国,一名网客因沉溺在网的世界里而死亡的概率不超过十万分之二。
另一方面,根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这三所大学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被报道过的学生自杀和意外死亡事件,我们很容易估计这些在校生的死亡概率。哪怕我们只承认四年内仅仅发生了20起这样的死亡事件,那么,重点大学本科生就读期间的意外死亡概率就已经超过了万分之一,大约五倍于一名普通网客的意外死亡概率。
     最后,我们知道,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是抑郁症患者。中国人口的大约20%被认为患有精神抑郁症,虽然他们的就诊率低于这一水平。此外,农村女性和城市青少年,这两大群体当中患有抑郁症的比率高于20%。在大学读书的学生,属于城市青少年群体。这一事实与大学生自杀率远高于网客自杀率这一事实是吻合的,并且,它还意味着,虽然还没有披露相关数据,中国中学生自杀率可能接近大学生的自杀比率。
     根据北京大学官方视频网站“关注”栏目2004年5月发布的“北大学生心理健康访谈”,北京大学的2.5万名以上在校学生,只配备了一名有资格的心理门诊医师。
     这位医师指出,按照“标准”,每5000名在校生就应当配备一名有资格的心理门诊医师。她还指出,主要的心理咨询工作,目前是由完全缺乏心理咨询资格的“班主任”担负的,他们的津贴,很遗憾,每月大约20元。
     这位令人尊敬的从业十几年的北京大学专职心理治疗师告诉记者:来就诊的北京大学的学生,根据她的诊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恐怖症”和“强迫症”——后者是优秀学生最容易患的心理疾病,是在“应试教育”体制内,在“出人头地”社会预期的巨大压力下。
     在访谈期间,这位医师披露,目前,她的门诊部候诊名单上经常维持着1000名左右的候诊者!如此漫长的等候时间——心理治疗是真正的“时间密集型”治疗,它要求每位医师给每一患者至少30分钟时间。
     作为对比,目前北京任何一家“三甲”医院的任何一位医师分配给每一患者的时间,大约是三分钟。还有,对学生来说十分昂贵的心理治疗费用——大约每小时40元-60元。这些理由,使更多的学生不愿意就诊,这意味着北京大学校园里的焦虑症患者的数量远大于这位医师的候诊名单上的数字。我们不难想像,每一个夜晚,在诸如北京大学这样的校园里,可能有多少被焦虑困扰的学生们,无处求助,孤独,徘徊,终于走上绝路。
     对于我们社会的“20%的问题”,我们的那些在“2%的问题”上英勇得可爱的大众媒体,似乎丧失了报道和批评的勇气。 
     晚近的脑科学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的大脑皮质也可以生长出新的脑神经元,例如,专门靠“毒品”来激活的脑神经元,足以让小白鼠节制食欲甚至为获得“鸦片快感”而死亡。更重要的是,这一类死亡行为完全符合经济学“理性选择”模型的预期,完全可以视为是理性的——如劳动的供给行为或如其他消费行为一样,是理性的(参阅K.L. Conover and P. Shizgal,2005,“employing labor-supply theory to measure the reward value of electrical brain stimulation”,《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vol. 52,pp. 283-304)。
     为了张潇艺的死亡,以及为了与他相似的其他死去的少年网客,我们应当控诉的,不是远在美国的某一家网络游戏研发公司,也不是遍布中国的“网吧”。这道理很明显,如同我们不会因为西德尼谢尔顿的小说写得太精彩,以致某些读者连续阅读数十小时之后猝死而去控诉小说的作者那样。
     事实上,张潇艺的日记,至少,在他把自己称为“垃圾”时所反映出的心态,已经披露出那些真正应当为张潇艺们的死亡负责的因素——这些因素,被概括为“教育失败”,广义而言,它指称学校教育失败、师资培养失败、家庭失败、组成家庭的成年人自身教育的失败,等等。只是因为如此追索下去,我们将陷入卡夫卡描写过的“城堡”绝境,无从寻找斗争的对象。所以,我们才懦弱地要对“局外人”提出控诉。

背景:那些深陷困境的年轻人
汪海明/文    《财经》杂志/总147期    2005.11.28 15:21

“网游少年”之死

     2005年10月底,网瘾防治研究学者张春良出版《在网路上狂奔》一书,并决心打一场公益官司。张春良称,他将由张潇艺父母授权,在天津向网络游戏《魔兽争霸》的开发商———美国暴雪娱乐有限公司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该公司开发的该款游戏具有致人成瘾的内容,与张潇艺的死亡有一定因果关系。
“张潇艺之死”是一桩“旧案”——2004年12月27日,一位清洁工亲眼目睹,13岁的天津少年张潇艺站在天津市海河外滩一栋24层的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摆成“飞天”姿势,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纵身一跃……时为清晨,此时张潇艺在网吧刚刚结束了长达36个小时的网游。
     网游少年”张潇艺之死,引发了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现实的情况是:网游少年数量庞大,其中网络成瘾者也数量惊人。《在网路上狂奔》一书记录了张潇艺因沉溺网络游戏而跳楼身亡的悲剧。几年来,该书作者张春良调查了全国各地260多家网吧,搜集了700余例网络游戏伤害案例。其中的典型例子如:去年7月27日,山东德州19岁少年张亮亮为凑上网费劫杀打工妹;南京一位父亲为挽救迷恋网络游戏的儿子,两次割腕自杀;今年9月,在武汉,一位母亲为唤醒长期沉迷于网吧的儿子,以跳江相劝……
     今年7月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6月30日,中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达1.03亿人。该中心最近的调查还显示,目前中国约有2000万网游少年,其中有260万网游成瘾少年。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将矛头直指网络游戏和网吧。他们把网络游戏称为“毒品”,把网吧称为“地狱”,建议取消所有的网吧,禁止网络游戏的发行。
     和这种激进的观点相对,也有人认为,张潇艺的悲剧,是社会教育、成才观等诸多因素或问题综合作用制造的悲剧。在呼吁对相关产业进行规范,想方设法帮助“网游少年”告别网瘾的同时,不应当忽视青少年所面临的困境。
     有专家指出,“网游少年”的悲剧,除了网络游戏容易导致成瘾症,显然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值得探讨。“校园小社会、社会大校园”,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了过度鼓励竞争攀比、轻视团结友爱和人文关怀的社会大环境,青少年学生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同时,学校常常并不重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的教育和培养,甚至只允许学生“成功”,不允许学生“失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网络少年”,显然是把网络游戏当做缓解现实压力和困境的办法。
     这一点,从张潇艺为世人留下了8万字的网游笔记《守望者传》中可以看出端倪。在笔记中,张潇艺写道:“我是个垃圾,真正的垃圾,什么都干不好的垃圾。我崇拜的是S.H.E、守望者,他们让我享受到了一种快乐的感觉。我有三个知心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我在那儿可以更快乐。”
     S.H.E是现实生活中难以企及的娱乐明星,守望者、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则是网络游戏虚拟世界中的英雄。和他们相比,现实生活中的张潇艺只能算是一个“普通人”。张潇艺曾经是个“好学生”,所以才能考上了重点中学,但在此之后,学校和家人高期望形成的压力随之而来。在激烈的竞争中,张潇艺的成绩下降了。他面临着困境:艰苦付出才有可能得到回报,甚至经常努力拼搏都没有回报。现实生活容易让他产生逃避的欲望,而网络游戏,正是这样的一个“避风港”。
     也许,对于身处困境中的张潇艺这样的“网游少年”来说,虚拟的网络游戏才能缓解他们的压力,让他们暂时摆脱现实的困境。

大学生心理疾患
     处于困境中的不仅仅是张潇艺这样的“网游少年”。2005年4月-7月,短短三个月内,北京大学内先后发生三起坠楼自杀事件:4月22日,北大中文系一名女生坠楼身亡;5月7日,数学系一名博士在北大理科2号楼前坠亡;7月25日晚8时,北京大学33号宿舍楼,一名男生从五楼坠下身亡。
     有媒体曾经做过统计:从今年年初到目前,北京高校已经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去年北京自杀死亡的学生为19人。
     至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情况也不容乐观: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陈志霞等人对1010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
专家分析称,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其中,激烈的学习竞争、就业竞争是主要原因。
     遗憾的是,面对青少年学生面临的困境,相关的预警干预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
     身处困境中的青少年,危机依然随时可能发生。■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