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迈克尔・斯宾塞:中国未来的走势

  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下是路透网站独家获得的其新书节选中关于中国的部分。

  撰文:迈克尔・斯宾塞

  出于很多原因,中国比世界多数国家更好地抵御了目前的金融危机。通过刺激国内经济的一揽子计划,中国对外部需求的疲软迅速作出回应。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很大程度上倾向于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是依赖1997-1998年亚洲货币危机时的过往经验。当时的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转而采取大规模的国内刺激计划,终于度过此次危机。中国还迅速放宽信贷,利用其庞大的外汇储备稳定人民币。

  结果就是中国迅速向高增长过渡,预计2010年的经济增速达到9%或更高。而另一方面,和其他国家一样,刺激计划或其他应急措施都不是长久之计。睿智的中国决策者和学者愈发就两件事担忧不已。其一就是回到老路上,即回到过去三十年基于投资和劳动密集型出口的战略和政策。这些政策过去行之有效,但现在已行不通。这些政策在政府和日暮西山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力依然强大,至少後者的影响力在危机的作用下暂时得以加强。

  其二就是对中国面临短期和中期挑战时的弹性过度自信而感到担忧。在这次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也是中国194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中国设法复苏经济的举动令人印象深刻。但中国式的增长随之迅速学习从长远眼光去支持和鼓励不断变化的意愿和务实的问题解决方式。这可能会再次证明他们的能力,取代短期意义的成功。不过,风险仍存。

  中国正进入一系列复杂的过渡期,中国将在这些过渡期中为其未来25年跻身发达国家行列铺平道路。过去三十年的高速稳定发展,成功、快速而有效的危机应对政策,这些成就都让中国有理由自信心高涨。

  中国面临若干并存且相关的经济再平衡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对其解决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及其与全球其他经济体的关系至关重要。这些挑战是:

  中等收入过渡期,承担经济的重大宏观经济结构调整

  家庭收入和消费向更高水平转变,中产阶级的迅速壮大。

  扭转愈演愈烈的收入不平等模趋势

  降低与投资有关的极高储蓄水平,随之减少经常帐盈馀。

  减少未来经济增长的能源和碳强度。

  承担与其规模相匹配的全球责任感,全球经济影响力稳步增加。

  在最後一个问题上,中国是没有范本可以参照的。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具有重要的全球影响力,但其人均国民收入却远远低于史上类似国家。原因就是,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却连续三十年保持着高增长。因此,全球影响力和责任感被附着在本已复杂的谋求国内经济发展的日程中,而在後者这一进程中,多数国家专注于国内问题都会得到谅解。这就要求中国平衡国内和国际政策重点,因中国在这方面无任何历史经验可借鉴。印度应该在未来十年也出现类似问题。

  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中国经济重要的城市部分已进入或正进入中等收入过渡期。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转型过程,很多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了发展动力,经历了久拖不决的结构转型过程。作为中国经济重要支撑的劳动密集型出口正在失去竞争力,必须允许其下滑或转移至内陆,然後最终下滑。他们将被需要更多资本、更多人力资本的知识密集型行业所取代。

  服务业规模会扩大。加工业上下游的高附加值产业板块还需要成长。慢慢会出现走向世界性品牌,政府对企业的掌控将逐渐减少,私有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公共部门的投资将转向教育和研发部门。市场(国内外)取代政府逐渐成为经济主要驱动力。对产业板块的目标设定将减少。国内市场和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并引领着经济的结构性演变。城市化---发展、现代化和中等收入转型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力量--将随着公共部门投资扩大而加速。

  家庭可支配收入大约可占到国民收入的60%,家庭储蓄率约占可支配收入的30%。这些数字分别低于和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想让国内市场拉动收入增长,加速中产阶级的成长,这些数字还要有所变化。家庭收入必须提高,社会保障、保险和服务应该更加健全,未雨绸缪型的储蓄应该减少。这些方法都能通过扩大国内市场,来推动中等收入过渡期,还有助于在全球需求走软,刺激措施退出的形势下,保持经济增速。但最重要的是,快速发展的国内市场,尤其是服务业,需要成为可以代替出口部门推动就业的重要力量。出口部门需要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无法再有效地起到拉动就业的作用。

  企业可以凭借盈利筹措到相当部分的发展资金,而不至于向私人伸手。政府仍拥有超过半数的大型国有企业,但不再使用或需要国有企业的收入。政府完全依靠税收,而不再依靠国有企业的分红。

  通过增加消费来减少额外储蓄将导致经常账户馀额减少,从而推动全球总需求重新增加。中国不是唯一的顺差大国,但消除中国的顺差有助于将全球需求增加三分之一。汇率上升,收入增加可以推动转型,但需要迅速扩大内需来维持经济增速。

  经济高速增长以及城市化已经让城市地区的居民收入迅速增加,农村地区收入增加幅度则较小。农村居民得到的教育和医疗服务较差。来自农村的进城务工者和家人被看成农民,但事实上他们是被边缘化的城市居民,拥有的权利和享受到的服务都有限。因此这加剧了社会的紧张度。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村地区的服务,规划认可农民工的身份证等做法可以缓解这一状况。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政策来加速减少能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其中很多计划其实带来的就是经济增长。例如,太阳能等可替代能源发展计划。因为经济发展,中短期内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还得增加。在气候变化谈判领域,这将让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更为紧张。

  中国曾面临众多挑战,最终交出了比那些批评人士所预想得要好的答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的情况也与以前并无太多不同。但如今,中国又要考虑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以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和责任。这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中国人口庞大,而由于对中国政府的形式的不认可而有时出现的国际敌对环境也是一个原因。

  中国面临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挑战,需要向国际社会强调自身需要发展、而不单单因规模庞大而受惩罚的权利,并要承担全球平衡、稳定和治理的责任,代表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成功或者失败,都对世界有着重大影响。

  以上摘自本周出版的新书《未来经济一体化:在多速世界中未来的经济增长》(完)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