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新传媒主编荐书

文/王烁

今年重读了一些旧书,受益于英文书群中群友的推荐,又开拓了一些新的读书方向。如旧例,三星不可不读,两星不妨一读,一星不如不读。

行为/决策/心智/伦理/基因/演化/博弈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by Charles Munger ***

芒格是所谓通识家的典范,一流教育,大量阅读,得鱼忘荃。这是他通过思考、阅读、运用总结的人类思维的25种定势。第一版公布于1995年在哈佛大学讲演,2013年,80多岁的人了,芒格觉得总要留下点什么东西,于是又更新了一次,因有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Thomas Schelling ***

把能找到的Thomas Schelling的书又看了一遍:Arms and Influence,Strategy of Conflict, Micromotives and Macrobehaviors,就缺Choices and Consequences了。这几本书大体是文章合集,不是博弈论系统教材,好处是也都不要什么数学,有很多洞见,用博弈论来解释和预测真实世界的人类行为。他的学问都是在兰德做的,直接服务于冷战。 Schelling的思想同时关注微观上的行为选择与宏观上的整体演化,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在两极之间自由往来。

Micromotives and Macrobehavior ***

Thomas Schelling在Arms and Influence里面讲到国家的面子,其背景是美苏对峙,要言不烦,就两段话,撮其要有五点。
第一,国家要面子,可不是因为领导人不理性。
第二,国家的面子无关荣誉,其本质是一国所作各种承诺的相互关联,也是他国对其是否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保护这些承诺的预期。
第三,所以说,面子是极少数国家值得为之一战的东西。
第四,丢面子很严重,所以别把面子跟不值得的承诺绑在一起。
第五,如果已经把面子绑定在特定争端中了,那就要尽可能帮助对手把他的面子与争端脱钩。助人者自助。
Ethics, Law and the Exercise of Self-Commandment ***

这篇小品是Thomas Schelling的Tanner讲座,是他的治学兴趣的一个小应用:与自己博弈的伦理学,换句话说,自控的伦理学。戒烟,戒酒,安乐死,都与此有关。

Co-Opetition, by Barry Nalebuff ***

应用博弈论于商战竞合,从博弈论武库中取PARTS(Player, Added Value, Rules,Tactics, Scope)五要素,作分析框架。有博弈论知识的一会儿就能看完,没有博弈论知识的看来也绝无困难。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可增加对于商战逻辑的认知,对商业人士来说可洞穿竞合对手的伎俩。值得一读。摘记把每节末尾的要点总结都摘进来了,偷懒的可以只读这个,但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群友还是建议去看书。

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by Sendhil Mullainathan***

贫穷者陷于贫穷,忙碌者忙于忙碌,都是因为注意力带宽不够。其实这基本上就是心理学上的工作记忆理论的扩展,不过出自经济学者,以解释另一个层级的现象。

On Leadership**

James G. March的一本小书,以奥赛罗、贞德、唐吉柯德的境遇与考验为载体,比较别致。用文学作品讲领导力的层层因素,与用三国讲谋略的那一类书相比,一是确实出自大学者之手,二是March认为leadership大体上是个illusion,虽然社会以及领袖都需要它。

The Ambiguities of Experience ***

又是James March的一本小书,文字很好,但极度浓缩,并不易读。读时很有启发,读后撮要似又平常:人们总是试图从经验中学习,但除了大样本可重复的那一类经验外,经验并不是很好的老师,因为经验的因果链条太复杂,样本太小,噪音太多,赢家书写历史,循环论证,也因为人们过度重视亲身经验,还因为经验可以根据需要作弹性解释。从经验中获得智识时常不靠谱,只是人们会永远这样做下去。

Taming Chance: Randomization in Individual and Social Decisions, by JonElster **

Tanner lectures之一,讲个人和社会决策中的随机选择,里面有形形色色的案例。比如说,14世纪的佛罗伦萨是这样决定公职人选的:公民自由提名,然后一个数百人的委员会筛选,剩下的写在小纸条上,放到布袋里,每两个月摸一次,摸出来的任职。这样做的坏处是明显的,不过好处也不少,比如不会形成顽固的利益集团,也不会形成永远被社会排斥的少数群体。可以看看。

On Rumors: How Falsehoods Spread, Why We Believe Them, What Can Be Done,by Cass Sunstein **

Cass Sunstein是法学巨人,奥巴马帝师,著述极丰,这本小书论谣言。谣言能传播开来,是因为人们理性地信谣传谣。所谓理性,是指谣言对其有利,或者符合其先入之见。谣言传播还有两大特征:社会瀑布流和群体极化,前者指越大的雪球滚得越快;后者指越极端的谣言在群体中越得势。

Intuition Pumps And Other Tools for Thinking, by Daniel C. Dennett ***

当代大哲的集大成之作,层出不穷的思想训练。考验较高,我未读完,蓄力后再来。

The Moral First Aid Manual,by Daniel Dennett **

Dennett的tanner讲座:道德决定没有optimal计算,只有satisficing计算。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by Robin Dunbar and Johnj Lycett Louise Barrett**

beginner's guide系列中的一本,收获一般。书中讲到social brain,认为人的大脑皮层发达,与社会化需求有关。也介绍了自己的dunbar数,15-50-150-500-1500,人的社交圈层层外扩,对应与狩猎采集时代的各层人群规模。其中以150人为界,这个圈以内的。我们对其有亲知,可以寄望其帮助;150人以外的,我们对其只有概念化的分类。受限于大脑,我们熟知的不会超出150人。新人进来了,就有旧人要出去,逐渐生分。

The Journey of Man, by Spencer Wells ***

用线粒体(女性)和Y染色体(男性)来勾勒出现代人类走出非洲占领全世界的图谱,引人入胜。现在所推测的人类夏娃大概生活在15万年前,比所推测的人类亚当早了大概9万岁,书里会告诉你这是为什么。Wells是国家地理协会The Genographic Project项目负责人,干的就是这件事。不过这书出了有10年了,不知道更新的进展有哪些?

Climbing Mount Improbable by Richard Dawkins ***

道金斯严肃的进化论科普,好看得象侦探小说。想读严肃题材又想享受读书之乐,读道金斯非常合适。

The Story of the Human Body_ Evolution, Health, and Disease by DanielLieberman **

作者是哈佛大学人类学家、进化生物学家,人类的身体确是按照适应过去的生存方式演化的,跟现代的生活方式确有错配,这就是所谓mismatch theory,是进化医学的重要内容,但模仿狩猎采集生活方式以求健康,则属刻舟求剑,原因一是狩猎采集不是一种而是一组生活方式,原因二是狩猎采集这种生活方式不是向人的健康适应,而是向繁衍后代适应。这书写作不好。作者过于担心读者不理解其论证的过程细节,太罗嗦重复;行文中时有跳跃。不过,这本书对我很有价值,结合了进化论、人类学和医学,有很多我没有看到过的知识,特别是在医学。简单说一句:大肚腩与许多慢性病直接相关。

The 10000 Year Explosion, by Gregory Cochran **

一般认为自从有文明以后,人的进化就停止了。与这派看法不同,Gregory Cochran认为人的进化没有停止,反而因文明出现而加速。他在The 10000 Year Explosion书中抽空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圣经时代几乎没有犹太人特别聪明的历史记载,但近代以来最聪明的人群东欧犹太人占比特别大?犹太人是怎样整体变聪明的?答案有意思。

传记

“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Adventures of a Curious Character, by Richard Feynman ***

物理学诺奖得主费曼的自传。大多数人很懒大多数事情有改进空间,但指出这些不会得到感谢,也不会改变其行为,倒会为报信人惹麻烦。人性/智识弱点不是用来改进的,是用来利用的。读完摘了三段,加了标题: how to setyourself free, how to get laid, how to make money gambling. 都是人生的大问题,答案出乎意料。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by Ben Horowitz ***

硅谷最新崛起也最成功的风险投资者讲创业。这书开始讲自己创业从危机走向危机的部分惊艳,转入分项叙述就归于平常。总的来说,有招,有特点。创业者必读,他人可选。

书中Ben Horowitz重发了一遍十余年前在网景公司负责产品开发时写的短文:好的(和坏的)产品经理做什么,比较简明扼要。

How Google Works, by Eric Schimdt **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我但凡google服务都要用一下,总要看看这本书。如担心的那样,这本书果然是创业学/管理/成功学鸡汤书,不过我从书中讲招聘和开会的部分还是学到了东西,没有白读。

前沿/新知/范式变迁

The Innovator's Dilemma, by Clayton Christensen ***

一本老书,Disruptive technology这个词就来自于它。商业类著作速朽,这本不然。读它有助于理解优秀的企业为什么几乎注定要失败。摘记的结尾是作者的七个结论,可以窥豹。

Physics and Technology for Future Presidents by Richard Muller ***

这是关于物理学常识的一本简明百科全书,贴近现实问题,目标在于理解而不是掌握,对没有理科知识的读者来说可谓处处新奇。作者建议要很快地看完,然后反复看。我的建议则异于是,看一遍,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查wikipedia。我读这本书的收获,也是@同人于野的印象,就是减少因无知带来的恐惧。减少对于幅射的恐惧,减少对于核能的恐惧,增加对于太阳能的信心,用爱因斯坦方程式理解了相对论,也理解了时间旅行的前提条件,可以更加自信地看科幻片。推荐给文科生们。

The Second Machine Age: Work,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 by Erik Brynjolfsson **

人强在智力而电脑强在计算的看法靠不住了。电脑在可重复的事上都将比人强,不管这些事要求多少智慧。人的优势只剩下三条:提有趣问题;复杂沟通;think outside the box。人也不是没指望:与机器合作。最强电脑可轻易战胜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但败给有笔记本帮助的一般棋手。培养Read, aRithmatic, wRite能力的的3R教育在机器时代没有竞争力。

The Future of the Mind, by Michio Kaku **

人脑不是计算机。“If you remove a single transistor from a Pentium chip, the computer will crash immediately. But the human brain can perform quite well even if half of it is missing. This is because the brain is not a digital computer at all,but a highly sophisticated neural network of some sort. Unlike a digitalcomputer, which has a fixed architecture (input, output, and processor), neural networks are collections of neurons that constantly rewire and reinforce themselves after learning a new task. The brain has no programming, nooperating system, no Windows, no central processor. Instead, its neuralnetworks are massively parallel, with one hundred billion neurons firing at thesame time in order to accomplish a single goal: to learn."

Uncharted, by Erez Aiden **

google book志在把所有已经出版的书都电子化,不期然创造了关于近代史的另类大数据,哈佛的两位研究人员从中掘金,成果是NgramViewer项目,从词频的历史变化来重新发现历史。我印象比较深的部分是google保护隐私的安排,对大数据的shadow选择非常小心。

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Medicine: How the Digital Revolution Will Create Better Health Care, by Eric Topol **

医疗的创新式毁灭,作者认为移动技术、DNA测序和无所不在的传感器,将实现真正个性化的医疗。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medicine, by Paul Starr **

看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medicine,了解很多现在医疗体系的特殊安排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公共卫生防疫与医院治疗是分开的?为什么医学检查与治疗是分开的?为什么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是分开的?为什么会有医生多点执业这种其他行业会认为奇怪的诉求?为什么医生药方鬼画符?为什么强调医院非营利性的声音这么大?为什么养成一个医生的时间特别长?一言以蔽之,这都与美国医生群体在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成功打造出一个垄断性行业的努力有关。中国跟美国差别很大,医生并不是医疗体系不成功的首要症结,医疗服务的供给没有充分激发出来才是,而对此政府过度管制的责任最大。但看了这本书,便理解为什么在未来医改的设计当中,不能忘记医生也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利益团体。

政治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by Mancur Olson ***

经济学家的政治学名著。群体行动并不会因有共同利益即自然而然产生。群体行动表面上与群体规模相关,实则取决于理性经济人的利害权衡。至少存在三种群体,一种是previlieged群体,这类群体规模小,其中个别成员采取行动争取群体公共品,其个人所分得的部分即已超出整体成本。一类是中间群体,即个人采取行动对公共品的获得有可见影响。一类是大群体,个人行动对公共品的获得没有可见的影响,且不行动也不妨碍个人分享公共品。三类群体提供公共品的可能性依次是:确定有,不确定,确定没有。大群体要能提供公共品,必须威逼,采取强制手段;或者利诱,向参与者提供定向激励。Olson称此为公共品衍生理论,即公共品是因威逼利诱而产生的组织的衍生品。他以此批判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美国社会压力集团理论,并分析政党、工会、商会、农会、特殊利益集团的成败逻辑。Olson认为公共品衍生理论适用于分析所有经济类集体及其组织,但不适用于分析宗教、慈善等社会集体及其组织。

The Dictator's Handbook: Why Bad Behavior is Almost Always GoodPolitics  Bruce de Mesquita Bueno ***

the dictator's handbook已出中文译本,这本书基于名义选民、真实选民、胜利联盟三维度,不惮于绝对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打破民主与威权二分法,重理从政客到ceo的行为逻辑。表面上是现代厚黑学,实则是现代马基雅维利对民主体制的赞歌。可参看作者BruceBueno de Mesquita同题材学术著作,the logic of politicalsurvival。他还著有the predictioneer's game一书,基于六要素模型,用博弈论预测国际政治形势走向。他认为,依靠逻辑和事实,则未来可预测。在他网站上可以玩这个模型。

the Prince, by Machiavelli ***

人都贱,总是想要还没有的东西;同时,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又总是忘恩负义的。比如说,领导带领人民打了胜仗,难道人民感谢他吗?也许,但很多时候就过河拆桥,把领导给选下去了。所以,但凡可能,领导都更愿意让人民害怕他而不是爱他,因为前者操之于已,后者操之于人。重读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提供古登堡计划的下载链接。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1232读这本书前建议了解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否则看到一堆不熟悉的人名,可能就放下了。

Codes of the Underworld: How Criminals Communicate by Diego Gambetta ***

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框架用于分析黑社会的信息传递、身份识别、“信任”机制,可信威胁。为什么黑社会爱看黑社会电影?为什么犯人多自残?黑社会有没有忠诚?黑社会的策略跟孙子有什么相同之处?我猜大多数论述也可延伸适用于分析其他非透明组织,在这个意义上,可与独裁者手册和politics of authoritarian rules参看,为理解这类群体的内在逻辑提供了微观视角。

书中讲地下组织用信息发信号,传递信息,筛选同道。其中讲到旧金山gay群体比较大,在早年gay受歧视的时代,在其中的亚群体中,形成一个信号机制,就是醒目地使用彩色手巾,不同颜色标志着不同的癖好,一种颜色对应oral,一种对应anal,黄色对应癖好排泄物,大概几十种,详尽得不得了,见面一看手巾,信息交换就完成了。不过最早,即使在gay群体中,这样做也被认为是粗俗的,被gay主流排斥的。不过今天,把这些颜色一拼,彩虹了。

这书非常好读,处处可摘,所以只略摘了几处。识别卧底的最优策略是什么?投名状加杀无赦?作者的建议反常识:是投名状门槛要高,但一旦发现卧底则要宽大处理。

Mr. Putin: Operative in the Kremlin***

by Fiona Hill 作者曾担任过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负责俄罗斯的情报官。这本书2013年出版,但电子版要到2015年2月才有。我读的是作者在网上放出的第一章。她认为普京崛起受益于他的六个角色:(Putin’s) strength was derived from thecombination of the six individual identities we discuss and highlight in the book, not from his staged performances. We term these identities the Statist,the History Man, the Survivalist, the Outsider, the Free Marketeer, and the Case Officer. We discuss each in detail, looking at their central elements and evolution, and their roots in Russian history, culture, and politics. ”

Violence and Social Order,by Douglas North **

看见王永钦老师推荐Douglas North的Violence and Social Order,翻了一下导论,确实很好,natural state和open access state的二分法类似acemoglu的extractive和inclusivestate,对统治精英内部的动力学分析类似Svolik,却又都在二者之前,可以说是发生在事前的综合。未读完。诺斯说,长期看,平均看,发达市场国家在增长期经济增幅是低于不发达国家在增长期的增幅的。发达经济体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其负增长的时候少幅度低。用投资的话说,净值增长稳定,回撤小。

经济/金融/投资

The Why Axis: Hidden Motives and the Undiscovered Economics of Everyday Life, by Uri Gneezy & John List **

两位经济学新星Uri Gneezy和John List开创经济学研究的field experiment路线,刚出了第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著作,The Why Axis: Hidden Motives and the Undiscovered Economics of Everyday Life,但没有打破今年名家新作令人失望的魔咒。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Think Like a Freak: The Authors of Freakonomics Offer to Retrain YourBrain,

by Steven D. Levitt & Stephen J. Dubner *

Freakonomics出到第三本Think Like a Freak,第一本印象较深,第二本比较差,这一本很差。从近年克拉克奖得主们的通俗著作看,中青年学霸在拾麦穗。单摘了一节“激励的六要素”,不新鲜,有些用。

Flash Boys: A Wall Street Revolt, by Michael Lewis **

华尔街第一写手新作,揭美国高频交易内幕。书写得比较散,从写作的角度不佳,业界反应毁誉参半。我的收获是理解美式的高频交易在中国很难复制,“截胡式”高频交易需要一个高度fragmented的市场结构,中国市场结构不同。

Microeconomic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by Avinash Dixit **

Avinash Dixit为牛津通识系列写的微观经济学。大学者写小书,这本令人失望。虽然将一本100页的书与一本700页的书作比较有失公平,但还是要说,对有兴趣了解经济学的人来说,这本书也就是简明扼要,但没有Alchian的University Economics的思辩性和穿透力。全书比较有价值的地方是后面的书目,秉承了牛津通识系列的传统,有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书单。

Reinventing Bazaar, by John McMillan ***

本书副题是市场的自然史。Avinash Dixit说如果经济学的书只读一本,那就读这本。作者曾担任过美国FCC的无线频率拍卖顾问。这本书的精义,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Market works only if well designed. 市场不是万能的,而且在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还要取决于制度:信息能否流动?合同能否被执行?产权能否被保护?负外部性能否受控?竞争是否繁盛?

“The deepest justification for the market economy is that where it works, it is the best remedy we have for poverty. The deepest reason for studying market design is that markets can work badly and thus fail to do away with poverty.”

投资者的敌人 by  朱宁 ***

以行为金融学视角的对普通投资者有用的针对现实问题的中国本地出版的金融著作。投资者的最大敌人是谁?这里有答案。用中文写的金融书很少值得一读,这本是例外,很完整,持论很正,对中国投资者来说这种书太少了。

Expected Returns: An Investor's Guide to Harvesting Market Rewards, by Antti Ilmanen **

中央银行家转型大型投资机构合伙人之作,比David Swensen的机构投资创新之路更新更全面。这书结构系统,结论审慎,遗珠很多。比如说,作者认为趋势投资与价值投资是好组合,互相提供diversification。

历史

Anabasis 长征记,by 色诺芬 ***

许多年前,谢国忠离开摩根士丹利以后,写过色诺芬的长征记,我当时就去找了本商务印书馆的译本来看,觉得琐碎不得要领,放下了。最近看Thomas Schelling的Arms and Influence, 里面多次引用长征记内容,于是又拿起来。这次读下来了。

一群希腊雇佣军卷入波斯内战失败一方,将领全部被诱杀,绝境之中产生英雄人物色诺芬,苏格拉底的弟子,将这个吵吵闹闹的marching democracy,从巴比伦带回黑海之滨。史书都是地名人名太多,要找个注释本,我在看的是gutenberg计划上的公版。

这书的精华在前三部,从希腊雇佣军卷入波斯内战到陷入绝境到色诺芬出头。后面几部就是这支孤军/武装匪徒如何内部军事民主一路烧杀劫掠的细节,翻翻即可。这支匪军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只有三件事:最底下要打赢,然后是吃饭,每一页都会讲到吃饭问题,如果打赢了吃饱了,就要发财。永无宁日。

他们的军事民主是这样搞的:1万人,直接民主,非代议制,大事小事都要投票,领导人没有任期,没有真正的权力,一切都取决于当前的议题哪个立场能获得更多支持,太考验领导能力了。太累。另外,收入分配是这样的,士兵一份,班长两份,将军四份。

希腊最早的这批史书,有个landmark注释本不错,有地图,有注释,有当时的各种制度的解说,但似乎只有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斯撒战争史、色诺芬Hellenica三个注释本,没有长征记的landmark注释本。

The Landmark Thucydides: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Peloponnesian War,by Thucydides ***

从长征记转到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本书是西方第一部信史,还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政治学滥觞之作,斯特劳斯编政治哲学史,第一篇也是修昔底德。雅典与斯巴达之战,是西方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雅典的内王外霸之帝国,是后世西方帝国的雏形,罗马帝国、大英帝国、今天的美帝国,都能找到影子。雅典人在斯巴达投票是否宣战的会上自辩说:雅典的帝国,起于恐惧、成于荣耀,系于利益。这些发言是全局的精华,几百页的书,竟有141篇发言。本来就比较长,里面的人物地名又多,好在kindle版里可以直接查wiki辞条。最好配个地图。

看的是landmark版,用的是常见的Richard Crawley译本。Landmark版的好处就是每一节都有一个段落大意,觉得过于琐碎的地方,看完段落大意就可以跳过去了。

The Lessons of History,by Will Durant ***

Durant夫妇完成《文明的故事》十一卷本巨著之后的一本小书。读这本书学不到什么,但能感受到两人笔耕四十年私家著史之后笔力的自由、丰富和雄健,理解阅尽世事后的宽容、通达和智慧。下面书影里的几句话,出自经济与历史一节,学术价值是没有,但不比《21世纪资本论》煌煌巨著讲得浅呀。


中国青铜时代 by 张光直 **

张光直持商人东来说,认为豫西偃师二里头文化不是早商,而是夏。中商(郑州商城)、晚商(安阳殷墟)之前的早商,应在豫东黄土层下。夏商周三代不是垂直替代,而是平行发展,彼此交错,各领风骚。商人王制是王族内婚,舅甥体制,十大干分为两大群体交替执政。

中国青铜时代二集 by 张光直 **

几个要点:圣都不变,俗都屡变,追寻三代的主要政治资本亦即铜矿与锡矿。这一政制特征,是中国上古社会最主要的若干政经特征的一个尖锐体现;三代文化相近,纵然不是同一民族,至少是同一类的民族,其政府形式与统治力量的来源也相似;中国是一种连续性的文明,在这类文明的城市、国家产生过程中,政治程序(而非技术、贸易程序)都是主要的动力。

回纥史 by 杨圣敏**

从狄到铁勒到突厥最后到维吾尔的历史。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by 罗新 **

一本小书,半小时可翻完。从北魏皇帝即位仪式说起,探发从蒙古草原到伏尔加河内亚游牧民族的共同政治传承:王族七人举黑毡,新君在毡上九转,丝巾勒颈,昏迷之际自述在位年限。罗新由此认为,内亚民族应视作一个共同的政治体,正如中原王朝是一个共同的政治体,而各民族集团之升降与中原王朝更替相似,内亚历史因此有其统一性和独立性,从内亚视角来理解游牧民族南下建立政权的演变,可获得与中国史中心观不同的理解。书中还讲到耶律阿保机之死,认为死于自杀,起因是自述在位年限过短,而阿保机非此不能将草原民族的兄终弟及制改为中原的嫡长子继承制。读后我的感受是两重:一重是这种历史观、视野、对各语言材料的占有,陈寅恪也不过如此;另一重是对历史总是陷于overfitting,这样的解释有什么用处?!

Revolutionary Russia, 1891-1991, by Orlando Figes ***

Figes专治俄国史,曾读过他的700页巨著A People’s Tragedy : Russia Revolution 1891-1924,极为出色。这本新书则是300页讲百年俄罗斯革命史,只能说是简述,我也只需从1924年以后看起。摘抄主要在最后一章:苏联为什么突然崩溃?Figes认为答案在戈尔巴乔夫身上。

Pelican是企鹅出版社的大家写小书系列,中断数十年,今年重启。第一批五本。这本书是其中之一。Figes在书后附有读俄罗斯的书单,50本左右,相当精当。

Failed Empire, by Vladislav Zubok ***

这本书从冷战后讲到1991年,苏联社会主义帝国的兴亡。我挑着看了两章,一是后记,其实是全书的纲要,赶时间的话只看这章也可以;一是最后一章,讲戈尔巴乔夫与苏联的崩溃。后面的文字摘录主要来自最后一章,最后附上后记一节的全部书影。

Zubok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帝国终结于内溃,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瓦解,精英层政治意志衰朽;在领袖个人层面,戈尔巴乔夫自信乐观的性格、在政治家中令人意外的天真、绝对不使用武力的决定、浪漫主义的世界大同观,比其他能更好地解释苏联于1980年代末期走向崩溃的进程。苏联社会主义帝国,死于自杀:“the Soviets ocialist empire, perhaps the strangest empire in modern history, committed suicide.”

Getting to Yes, by Roger Fisher ***

哈佛negotiation project的成名作,可与这个项目的另一本书difficultconversations参看,理念一致,技术互补。这本书从四个维度讲如何作principled negotiation,而不致陷于positional negotiation的泥沼:把谈判对方与谈判的问题分开;把利益与立场分开;寻找更多的option;谈判的达成要基于客观依据而不是屈从于对方的意志。再加上构建BATNA(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的能力和commitment的能力,这六条构成谈判者的力量来源。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by Douglas Stone ***

同样出自哈佛negotiation project。这本书是认为困难对话表面上是一个对话,其实是三个,第一个是关于发生了什么的对话,what has happened,第二个是关于谁伤害了谁以及怎样伤害了谁的对话,feeling,第三个是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的对话,identity。即使是第一个关于发生了什么的对话,重要的也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对话双方的perception,interpretation。

Influence:  Science and Practice,by Robert Cialdini **
一本实用心理学的攻防手册,人有六个开关:互利、一致性、从众、爱屋及乌、服从权威、追逐稀缺,拨动这些开关,可以激活一系列自动反应,操纵人于无形。这本书有人作操纵术读,有人作反操纵术读,正如有人把打仗叫战争,有人叫防务。这书实用技巧很多,比如,如何正确地呼救?推荐。

The Mind and Heart of The Negotiator, by Leigh Thompson ***

这书读开头像是Getting to Yes的扩展,再读像Influence的扩展,再往下读,像是Think, Fast & Slow的应用,再往下读,读到合作和非合作博弈、shapley值、囚徒困境、tit for tat,可这还没有结束,再读下去,读到lie to me。最后以一个我见过的最详尽实用的求职指南结束全书。这书融合了较多各学科知识,我的推荐是快速过一遍,以后再根据需要按图索骥。如果这本无所不包的书有个核心的话,就是有效的谈判者无须强硬也无须友好,并键是为天然具有零和性质的谈判注入双赢因素,为此应尽可能将单一因素谈判变成多因素谈判,应向对方交流自己的偏好和利益所在,但有一件事几乎绝对不能做,就是告诉对方自己的BATNA(best alternative to no agreement)!而有一件事绝对要做,要尽一切可能去测知对方的BATNA!

HBR’s 10 must reads on Managing Yourself***
哈佛商业评论出一个HBR’s 10 Must Reads系列,自我管理有十篇文章,都在10页以下,。第一篇看到德鲁克说人分reader和listener,第二篇看到怎样防止下属把问题转交给你。可以读下去。摘了两组对所有人都有点用的普适的自我管理建议。其实也很简单:适度锻炼,规律睡眠,健康饮食,转换视角,调整节奏;最重要的,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投入更多。这些建议不外乎常识,我用过其中一部分,有用有效。manage your energy not your time.

Succeed, by Heidi Grant Halvorson ***
书名像是成功学,实际有心理学近年的研究支撑。鸡汤/自我管理类读物,有一点可采就值回时间,因为可以读的很快,成本低。我还从来没读到过晦涩的鸡汤。

Why Students don't like school, by Daniel T. Willingham ***
读Why Students don't like school,就知道老师不是还能做什么,而是仍然不可或缺的。选择难易适中的材料,恰当的表达,反复训练与考核,正确的激励,这些都是专业活。当然,成年以后,终身学习,靠自己了。

Siblings Without Rivalry: How to Help Your Children Live Together So You Can Live Too

by Adele Faber and Elaine Mazlish ***

两娃家庭在增多,Siblings without Rivalry专门写给多子家庭的父母,如何管理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应对这个挑战需要道术兼备。从公平对待到角色分配到打架,书中术自不少,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道:第一要承认、面对现实,也帮助孩子们接受要与兄弟姐妹共存的现实,第二要倾诉倾听,第三要划清边界但边界内的事情要让孩子们自己处理。
书中讲到,老二出生了,老大不高兴,怎么办?跟他说爸爸妈妈同样爱你但也会爱老二吗?换位思考,假设你再娶一妻,对原配说这些话,能解决问题吗?那该怎么办?

写作

The Sense of Style:The Thinking Person's Guide to Writing in the 21st Century, by Steven Pinker ***

Steven Pinker这本书极有雄心,以认知心理学的成果,系统重理写作指引,挑战英文写作经典。我认为他做到了。书中大多数建议有普适性,也适用于中文写作。

Persecution and the Art of Writing, by Leo Strauss ***
Leo Strauss一篇小文,《迫害与曲笔》,有同名论文集,自称“哲学的社会学”的开篇,讲述古典大师们为什么一个文本会有exoteric(外门)、esoteric(秘宗)两种内涵,以及在什么时候和应该怎么样read between the lines。

(编辑:谢凤)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