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改革转型中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

 

编者语:本文节选自《改革转型中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研究》一书,该书系中国银监会现场检查局陈剑博士所著,由中国金融出版社于2014年5月出版发行。该书深入分析了政策性银行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体运行效率;作为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金融债券如何提高债券市场运行效率,加快吸收市场信息,更好地满足债券市场多样化主体的投融资需求等。作者在掌握翔实数据的基础上,对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收益率曲线、市场风险、流动性以及信用风险等进行了实证分析,阐明了改革和创新是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背景

截至2013年,经历了19年的发展之后,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已经成为国内债券市场中规模仅次于国债的券种。据统计,2007年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发行规模首次超过1万亿元。从存量来看,2013年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余额接近8万亿元,约占债券市场总量的1/3。国开行、进出口行、农发行债券余额分别为5.21万亿元、1.08万亿元和1.45万亿元,合计7.74万亿元。

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改革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如传统的职能定位不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要求,未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导致其业务和经营不可持续等。受外部环境和内部自身矛盾的制约,政策性银行必须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2007年,国开行成为政策性银行商业化转型的第一家试点银行。2008年底,国开行挂牌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中国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改革转型已拉开帷幕。

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政策性银行债券过去一直享有债信零风险权重的“红利冶”,从而能够持续以较低成本在债券市场融资。债信零风险权重意味着投资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不会占用商业银行核心资本,无需计入拨备,也不会受到授信集中度或投资集中度的限制。然而,转型后的政策性银行不会无限期地享用零风险的债券信用风险权重。

二、研究意义

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是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国内债券市场总额的三分之一。我国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由于享有国家级信用,由国家信用为之担保,其风险等级与国债相同,然而,随着商业化改革转型的深入,政策性银行及其发行的金融债券会出现一些新的特征,对我国投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产生深远影响。本书以政策性银行的转型为研究背景,以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收益和风险为出发点,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其利率期限结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并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书研究的现实意义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从宏观经济发展角度进行观察,经过三十余年的渐进式改革,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但中国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依然任重道远。金融市场化在调节金融资源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市场化在新兴经济体现行金融架构下如何有效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政策性银行的成立具有独特的经济背景,其发展壮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债券市场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诞生和发展又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积极研究如何推进转型中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从银行和债券市场发展的微观角度出发,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作为我国债券市场发行规模第二大的券种,其发展与政策性银行的融资状况息息相关,同时其投资属性也为商业银行调节金融资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与债券市场的协调发展,如何进一步推进转型中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政策性银行发展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分析研究转型中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问题,涉及对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收益率、流动性、信用风险等问题的研究,而金融资产的收益性、流动性与风险性又是金融学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对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三、研究方法

通过对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基于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创新发展历程,分析研究了转型中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和收益性、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主要特征,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当前我国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作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本书对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也进行了分析。

本书坚持理论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定性分析中,本书对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及展望。在定量分析中,本书特别重视实证分析的计量模型与我国债券发展现实情况的结合。本书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既对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收益率曲线受期限结构、货币政策、流动性及信用风险等因素影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又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本书的观点及政策建议,即转型中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在我国应该如何发展,以及如何促进其进一步创新。本书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理论与现实运作中发生的情况相结合,思考如何促进转型中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

四、研究思路

本书旨在分析转型中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展情况,总结其发展历史,研究其利率期限结构和风险特征,并探讨如何促进其发挥创新性及展望我国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未来。本书在引用并评述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按照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展历史、收益率利率期限结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及创新的层次脉络进行展开。

本书首先介绍其发展历史及其相关理论,同时简要介绍了作为发行主体的政策性银行及其他相关理论,通过对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本身的分析之后,本书就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面临的问题及其创新性进行探讨,以国开行为例进行分析,并对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等国家的政策性金融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了充分系统地对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进行研究,本书根据一般金融资产的特征,就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分别进行详细论述,并在事实背景和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实际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完)

 

(本文节选自《改革转型中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研究》,该书已于2014年5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