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知识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

题目    知识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 
主讲人  林毅夫 
时间    1998年6月20日 
地点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致福轩 
主讲人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主要学术著作:《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三联出版社, 1993年;《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中文简体字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企业并购应慎行

林毅夫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西方发达国家近来又出现了一股企业兼并、收购浪潮,而且著名大企业之间的合并特别引人注目。这股企业并购浪潮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国内也出现了实现企业兼并、收购,培育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主张和做法,甚至以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为追求目标,以为不如此就无法提高民族产业在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抵御国外企业的入侵。另外,企业并购也被当作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企业间的兼并、收购在我国真的这样重要吗?冷静思考可以发现并非如此,企业并购在我国是否可行关键要看其经济合理性如何。

其实,发达国家的并购风潮有其内在的经济合理性,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对中国民族工业也并未构成威胁,相反我们还可以分享其中的好处。发达国家此次企业并购浪潮源于它们的技术进步,通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企业的信息费用,运输成本也因技术进步大幅度下降,市场范围扩大,企业的有效经济规模也随之扩大。并购事实上是在新的条件下规模扩展、降低成本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而不是为了加强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以抬高其产品售价。发达国家一般有较严格的反托拉斯制度,反托拉斯当局在审批企业合并时主要看合并是否会削弱市场竞争,那些可能削弱市场竞争的企业合并很难获准。而且,发达国家著名企业的产品结构与中国国内企业差别很大,进行并购的企业与国内企业并不存在直接竞争。我国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这些企业,它们因为并购而降低成本,进而降低产品价格,我国进口成本就会相应降低。

国内当前鼓吹企业并购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认为企业规模扩大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和成本降低的好处。但是,规模经济来源于要素投入的不可分性,如果不存在未被利用的不可分要素,企业合并就不会带来规模经济和成本的降低。我国目前进行的企业并购往往并不具备经济合理性,因为企业之间一般并不存在共同的、可以进一步加以利用的不可分要素。相反,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比较优势是相对便宜的流动力,充分发挥这方面比较优势的企业,雇佣的劳动力可能相当多,但资金的规模相对来说并不大,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当前在国外进行合并的那些巨型资金密集型企业生存的条件。如果不顾我国的现状和经济的现实,合并就不可能有规模经济和成本降低之效,当然不会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倘若企业并购不能带来规模经济和成本降低的好处,就不但不会增加社会福利,反而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因为这种并购只会加强企业的垄断地位,其帐面利润即使增加也是消费者剩余减少的结果,是已有的社会财富的转移而不是社会财富的净增加。而且,从长远看企业效率和整个经济运行效率都会因垄断势力增强而更为低下。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拉郎配式的并购更不可取,效率损失会更大。当然,确实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和成本降低的企业并购还是应当加以鼓励的,不过仍不应进行行政干预,而应通过市场,并让并购成为企业自主、自愿的市场行为、政府要做的是审查企业合并是否会损害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和其它企业的正当权益,而不是仅仅考虑当事企业的利益。只有这样才可能规范企业并购行为,使并购真正成为具备经济合理性的正常的企业经营活动。

 

 

知识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


林毅夫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联合国科技发展委员会今年年初出版了一本名为《知识社会検迪挚沙中⒄顾枰男畔⒓际酢返氖椋煤献饔敕⒄棺橹瞥觥兑灾段〉木谩返谋ǜ妫锌圃阂蚕蛑醒氲萁涣斯铱萍即葱履芰Φ谋ǜ妫毒梦蘼墼诠诨故窃诠舛家鹆烁叨戎厥樱醒胩岢隹平绦斯铰哉逼涫薄U庑┫窒笫导噬鲜且钥萍冀轿淼闹洞葱略诘贝梅⒄购蜕缁嵘钪凶饔迷嚼丛酱蟮姆从场V毒檬墙?⒃谥逗托畔⒌纳⒎峙浜褪褂没∩系木茫灾兜牟欢洗葱潞托畔⒓际醯氖褂梦。愿叩冉逃岢隽诵碌囊蟆N耸视χ毒檬贝牡嚼矗曳⒄棺龀鲇τ械墓毕祝叩冉逃匦胗兴烁铩R韵戮痛颂岢?点建议:

1·普及信息技术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产业的兴起,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信息的技术进步,标志信息技术进步的是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知识经济对现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将产生深刻影响,人们必须熟知芯片、光盘、计算机和各种应用软件。在发达国家计算机各种新功能的普及从高校开始,学校计算机、信息设施和教学十分先进,学生在课堂内外有充分的机会使用这些设施,有些高校要求学生每人都有一台手提式计算机。相比之下我国高校计算机、信息设施及教学相对落后,高校毕业生的计算机和信息知识尚难满足知识经济的要求。虽然限于财力,我们不可能象发达国家那样为此投入巨资,但是仍然应该努力改善高校计算机、信息设施,加强此方面的教学,学校设施应尽可能向所有学生开放,增加学生课堂内外使用计算机和信息设施的机会,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合格的人才。

2·改善学科设置

从工业革命开始,技术创新呈现加速趋势,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普及应用,时间越来越短,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随之加速,而且,这种调整并不是事先能够准确预料到的。因此高校学生需要掌握学习新技术和转换职业的基本技能,而不是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大学所学不应仅限于毕业后即用的知识,而更应强调以后如何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我国高校的学科设置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专业设置太细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与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中,学生毕业后经常要面对技术和行业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国外大学十分强调基础教育,本科一、二年级以学基础课为主,一般不分专业,三年级以后再分专业。我国大学应将基础教育置于更重要的地位,学生不能只学本专业知识,应重点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本领。专业设置不可过细,本科招生应以学院为单位,入校学习二年基础课程再分科系、专业。

3·加强科教结合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是知识的生产,在国外高校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最主要基地。我国科研现在分为科学院系统和高校两大块。高校目前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高校的科研往往与最前沿有一段距离,学生所学一般也不是最前沿的东西。科学院系统处于国内科研最前沿,但科学院不以培养学生为重点,由于缺少学生,也就缺乏可以将其科研成果带入社会的载体,科研新成果难以推广应用。最近,国家大力推动的高校间的横向联合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的,但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还应有纵向的联合,即科研向重点大学转移,加强高校的科研力量,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使我国高校象国外大学那样处于知识创新的最前沿。高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应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使他们一开始就熟悉和参与最前沿知识生产的科研活动。

4·培养引进人才

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最终是由人来完成的,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必须下大力气引进国外优秀人才,留住国内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知识创新上的作用。我国高校人才问题十分严重,普遍存在国内培养的优秀人才留不住,留学海外的优秀人才不愿回国的窘境,科研、教学力量薄弱,科研水平与世界前沿差距很大。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提供的科研条件与国外差距太大,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条件,生活条件也与国内三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能提供的有相当的差距。真正优秀的人才可选择的机会很多,自然愿意回到或留在国内高校工作的人少,回来或留下来也不见得就能安心工作。要解决此问题必须改善优秀人才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虽然国家还很穷,但是仍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如果不能在所有高校做到吸引、留住所有人才,教育部和若干重点大学应筹集一笔专项资金用于吸引海外各学科顶尖人才回国,留住国内优秀人才,改善他们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在国内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知识创新中心。在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投入就是对知识生产的投入,也是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投入。国外高校有三个资金来源,即政府支持、学费收入和社会捐赠,名校更靠捐赠。我国高校也已建立起这三个资金来源,但社会捐赠做得很不够,可挖掘的潜力很大。中国历来有社会捐款办学的传统,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捐款能力也会不断增强,但现在在动员社会捐赠方面存在不利因素,国外向教育和科研捐款是免税的,我国则必须从税后利润中开支。这种税制安排需要改变,实行国际通行的免交所得税的制度,这样才能有利于动员社会对教育和科研的捐款。

 

世界粮食最高单产水平和中国粮食生产潜力:对布朗观点的评论

 

林毅夫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人口1997年是12.36亿,到2030年将达16?8亿,比现在增长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基本粮食需求随之大致同比增长。中国经济预计在2030年前将可保持8-10%的年均增长率,到2030年国民经济的规模可比现在增长大约八倍,人民收入的增长会引起膳食结构的改善,对动物食品的需求必将导致饲料用粮大幅度增长。中国粮食总需求的增长预计会比人口增长快。但是中国农业资源禀赋差,耕地面积长期以来一直呈减少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96年年末耕地面积只有9497万公顷,而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耕地还会进一步减少。1994年莱斯特·布朗 (Lester Brown) 主要根据中国的这种农业禀赋和粮食需求前景提出二十一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下个世纪中国能否养活自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布朗先生最近在北京举办的一次中国粮食前景国际研讨会上再次对二十一世纪中国养活自己的能力提出质疑。除了上面所列的人口和自然禀赋理由以外,他这次又强调了技术原因,因为中国能否养活自己关键在于粮食单产能否提高,如果可能就会抵消或减轻耕地面积减少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中国仍有可能养活自己。一般说来,提高单产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加农业投入,但是如果技术水平保持不变,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就会起作用,要素投入的边际生产力会下降,农业投入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变得不可行。提高单产的另一个途径是技术进步,提高现有农业资源的生产力。本世纪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的就是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单产提高,6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增产依靠的主要也是这个途径。但是,布朗先生对技术进步很悲观。他认为70年代以后世界上粮食高产国家的单产水平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并据此推断世界粮食最高单产已经达到粮食作物的生物极限,难以再有大的提高。布朗先生由此得出结论,既然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现在已经十分接近世界高产国家的单产水平,那么中国依靠提高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的想法就很不现实,下个世纪中国将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养活自己,到2030年粮食需求和生产之间会不可避免地会存在2?亿吨缺口要靠进口来满足。

布朗先生的上述观点看似有理,其实不然。首先,根据最新全国农业普查的结果表明中国耕地面积长期被低估,实际耕地面积为1.2亿公顷左右,因此中国粮食单产与世界粮食高产国家的单产水平之间仍有一定差距。当然,为了满足2030年的粮食需求,中国粮食单产仍然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50%以上,仅有这种增产潜力是不够的。如果现在粮食高单国家的单产水平粮食作物的生物极限,布朗先生的预言或迟或早会变为现实。但是,高产国家的粮食单产真的已达到粮食作物的生物极限,单产的进一步提高已不可能吗?

事实上,70年代以后高产国家粮食单产提高缓慢是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造成的,而不是因为粮食单产已达农作物的生物极限。世界上的粮食高产国家大多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一般对粮食价格采取保护政策,政府支持的粮价一般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导致粮食生产过剩,只好由政府出面收购或提供价格、仓储、休耕等补贴,构成政府一项重要财政负担。由于农业科研成果一般不容易通过专利制度加以保护,各国农业科研活动大多由政府财政支持。发达国家因为粮食过剩和沉重的财政包袱,政府自然不愿支持以提高粮食单产为目的的科研活动。由于缺乏此方面的必要科研投入,发达国家粮食单产自然提高缓慢。所以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粮食最高单产水平的徘徊是发达国家政府主动的政策选择造成的,而不是如布朗先生所言是现在的粮食单产已达农作物的生物极限的结果。如果将来世界发生粮食短缺,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发达国家政府不必再对粮食生产进行价格补贴,财政包袱解除,它们就会有积极性增加用于提高粮食单产的农业科研投入。只要科研投入有保证,发达国家的粮食单产水平就会继续提高,这在技术上不会存在任何问题。

就中国而言,因为我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我们自然不能坐等发达国家提高单产水平后再来提高自己的单产水平。实际上自1959-1961年农业大危机以后,中国粮食科研就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且在许多方面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66年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发出半矮杆水稻品种,标志着绿色革命的开始,而中国在1964年就开发并推广了同类品种,并且于1976年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中国仍是世界上唯一大面积生产杂交水稻的国家。最近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正在做杂交水稻由三系向二系过渡的研究。现代生物技术也为中国和世界未来粮食单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描绘出极为光明的前景。

布朗先生对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持悲观论调的另一个理由是,几个世纪以来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并未提高,他认为在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的情况下,要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十分困难。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根据笔者1991?994年进行的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研究表明,我国在试验田所已经达到的最高单产水平大约为我国大田粮食平均单产水平的1.5~3.5倍。也就是,即使光合作用效率保持不变,中国粮食作物单产提高的潜力依然很大,在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情况下,单单和大田实际平均单产差额〕仍然相当于我国现在实际达到的单产水平的一般认为粮食产量增长能够超出人口增长一个百分点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我们以此为目标,并假定2030年之前人口年均增长率不超过80年代年均1.48% 的水平,那么中国仅仅通过挖掘现有最高单产水平下的粮食单产潜力把大田生产的平均单产水平提高,就能够在下个世纪成功养活自己。

前面的分析表明,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中国完全有能力在二十一世纪生产足够的粮食养活自己,但是从经济合理性考虑,最佳中国最佳的策略可能不是达到百分之百的自给自足。粮食是耕地密集型产品,中国恰恰是个耕地稀缺的国家,从经济合理性来说,我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用于生产劳动密集的工业制成品和种植劳动密集型的农作物,通过国际贸易换取耕地密集型的粮食产品,这样才能改进我们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国这样做不会象布朗先生预言的那样“使世界挨饿”,因为世界粮食增产潜力并不是如他所说已经耗尽,中国粮食进口增加只会引致世界粮食产量的相应增加。到那时中国经济已经比较发达,中国人民的收入将大大高于目前水平,中国不但能够养活自己,而且中国人民会吃得更好。

 


(本简报文章如需转载请事先征得本中心同意)

地址:北京市 海淀区 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1475,6275-1476

传真:(010)6275-1474 电子信箱: ccer@pku.edu.cn   ccer@ccer.pku.edu.cn

网址:http://www.ccer.edu.cn

编辑:海闻 姚洋 发行:邢惠清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