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李玲简析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王健(主持人):刚才蔡仁华教授讲了医疗服务体系的过去和现状,还有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过程,以及当前在农村的新型的合作医疗,在城市的医保的情况。现在我们把线联到在美国的李玲教授。

王健(主持人):李教授你好。

李玲:您好。
 
王健(主持人):我知道您在医疗保障的改革当中,在您的许多的文章和我们日常的交流当中,您认为我们可以从我们过去,也是1978年以前的保障体系当中,可以吸收一些什么样的经验,或者以前哪一些成绩我们可以吸收或者借鉴到当前进行的医疗保障的改革当中去?

李玲:刚才蔡仁华司长讲得非常好,我们国家从历史回顾,从50年代初建立的卫生服务和保障体系,曾经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当时有很少的资源,但是政府大力的支持,城市有三级网络,农村也是县、乡、村三级网络,用很少的资源编成了一个网,给绝大部分的人群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服务,尽管是低水平,但是基本的医疗服务没有问题。所以,当时60年代、70年代,国际组织,特别是WHO对中国的评价非常高,觉得创造了奇迹,就是用最少的资源提供了服务。

李玲:但是我们1978年改革以后,因为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所以原来的就难以维继,所以现在城镇的话,从90年代初,我觉得我们国家制定了保证好的改革的方针,我相信蔡所长他们作为领导,做了很多的研究,参照了各个国家的体制,特别是新加坡的体制。我们现在叫做统筹个人帐户结合在一起。个人帐户有对个人的消费,有一个可以控制的功能,兼顾了激励机制的问题和公平效益的问题。但是,蔡所长给我们的数字也看到,到目前为止,还不到一亿的人,在统筹帐户,在社会保险和个人统筹中医疗保障体系不到一亿人,在我们人口中,非常低的比率的人,享受了新的医疗保险体系,我们怎么解决这些人的问题,农村这次通过SARS,可能要增加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农村的流动人口也特别的多,年轻的人往城市里移动,这部分人的医疗怎么办,他们现在尽管都是年轻的,身体比较好的人,到城市去打工,但是他们不会永远年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我觉得国家最终也应该立法,把他们纳入到医疗保证体系,他们需要有工作,无论是短期的工作和长期的工作,领了工资以后,工作单位象其他的工作单位一样,给他们买保险,有自己的个人帐户,这个帐户可以带着走,可以从北京到上海,或者到东北,或者到西部去,这个帐户是跟着他跑的,所以这时候他现在开始积累,长远的来说,他将来就有足够的钱来支持他的医疗费用。

李玲:还有一个就是说,刚才蔡所长也谈了,我们对供方的控制缺乏手段,现在是对需方的控制。现在这个问题是很棘手的问题,现在都没有找到好的手段,包括美国并轨付费也是这样。美国比如说研究出几千种,你什么病收什么费用,这样来控制医院的成本,但是在医疗市场,在医院里,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是说医生如果有激励机制,想多收费,他总可以办到,比如说普通的感冒,他可以说病毒性的感冒,费用就增加了,如果你是普通的肺炎,为了多收费,他会说病菌性肺炎或者更严重的病,所以在美国,这样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也是美国的费用为什么这么高。我给大家一个数字,在美国,到2002年,人均医疗费用是5000美金,而中国还不到50美元。所以说要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是成功的,因为在这么少的资源底下,能够给大家提供服务。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