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SARS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SARS考验中国:

2003年6月2日至6月10日,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青年报联合主办,北青报YNET网站和新浪网联合承办“SARS考验中国——中外学者越洋对话”网上论坛。由SARS引出的关于医疗卫生体制现状与改革的话题是最受关注的一个话题之一,参加此次论坛的很多学者对此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有一些观点认为 SARS危机暴露出中国过于强调增长率、引进外资,忽视了公共卫生这些问题。樊纲教授认为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体制,要有一个强大的基础,现在之所以公共卫生体制有问题,首先是因为中国穷,物质基础差。和发达国家比,即使我们的卫生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和他们一样,卫生支出的绝对量也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人们对生活就越重视,对健康就越重视,对卫生的投入也会增加。所以以前强调经济增长并没有错,问题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要逐步的重视医疗卫生,特别是公共卫生的建设。在这方面,过去我们真正忽视的还不是医疗,而是公共设施,属于公共物品供给的短缺,因此要从政府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来扭转这种片面的看法。健康水平的提高,物质基础是首先的,发达国家为什幺防疾病防的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素质好,而发展中国家的健康状况比较差,原因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条件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公共卫生的组织,包括对健康知识的宣传。

SARS对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是一个严重的警告。如果公共卫生搞不好,人们就不会去那里做生意,GDP也不能高速增长。这个教训大家都应该吸取,公共卫生也有利于GDP的增长,如果不爆发这种危机性的传染病,会使我们的经济持续增长,GDP持续稳定的增长。  

传染病这种公共卫生问题,不是个人的医疗消费问题,它具有坏的外部性,这个坏的外部性需要用公共的办法加以解决。一方面我们的医疗体制要依靠这个市场,依靠私人部门的发展,但是公共卫生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公共支出。过去的公共卫生差,是政府出了问题,政府在公共财政里面没有重视公共卫生。

现在,首先要认识到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幺重建公共卫生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及时研究和及时做的事情。第二,如果回顾历史,我们看到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确实在当时落后的情况下,中国人创造了很多的体制来保证和提高公共健康水平,但是那个时候的体制有一个问题,就是它在经济上不可持续,像农村合作医疗所依赖的载体,就是当时的经济体制,难以有效的持续下去。不是这个体制本身不好,而是它的经济基础发生了严重的问题,因此难以继续。

改革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要改变一个经济体制,要使我们的经济体制真正有效的利用资源,能够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收入和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改革的成果是应该肯定的,现在真正的问题不是回到过去(回不去了),真正的问题是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以后,怎幺创建出新的机制,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公共卫生的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的水平。这个问题过去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SARS出现以后,把这个问题充分的揭示出来了,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公共财政、公共卫生、公共福利。

宋国青教授指出医疗体制现在可能是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最难办的一件事,是一直没有转好的堡垒,这里面的体制问题很严重,直接的一个就是医院的价格管制管的很死,其它东西的价格都放开了,而医院服务价格的放开很少。这次SARS很多是在医院里传染开的,这和医院的条件有关系,比如说病人拿着单子,在医院的科室间跑来跑去。现在医院的价格压的很低,同样是楼房,宾馆的价格肯定很高,而医院住院的费用就低的多。

针对人们现在感觉看病费用越来越高,尤其是和改革以前相比,宋教授认为在中国,人们看病的费用和美国的情况相比,本来就很高,以前感觉费用低是政府的暗补行为造成的。如果把这种补贴变成明的,那幺医疗费用就会提高,同时工资也要提高。但是相对来说,医院的服务、房租等价格都很低,如果这块要进行体制改革,比如放开价格,允许私人医院投资等,这是很大的问题,解决好有一定困难。医疗体制不光是中国的问题,各国都有很严重的问题,像美国国会里经常要争论医疗保险的问题。当然中国的问题可能更严重,从这次SARS来看,这个问题确实到了赶快解决的时候了。

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也要加强建设,但宋教授认为财政应该做的是负担像全国性的防疫系统等方面的支出,或者再发生严重的传染病的防治费用,其它的还是要以市场调节为主,财政政策不要太多。在宏观经济上也是这样,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节为辅。

马澄涛(Albert Ma)教授认为通过这次SARS事件,关于公共卫生的问题已经被提出来,但是必须要认识到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很多财政方面的支持,涉及一些预防药物的研究、开发,药品、医院以及其它各种非常复杂的因素,在建设这样一个体系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建立一个非常好的公共卫生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交界点。

蔡仁华教授认为这次SARS对医疗卫生改革带来了一些机遇,比如会加强农村的建设。这次中央已经拨出了40多个亿加强农村的卫生,同时将进一步解决农村公共卫生网络。这可能会有利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有些农村过去对这样一种互助合作性质的保障兴趣不大,现在发现如果不参保,一旦有疫情发生,医疗保障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所以现在再进行合作医疗筹资,农民的积极性可能会有所增加。

李玲教授认为这次SARS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经过这幺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增长非常快,但是一切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健康和幸福。因此,国家应该花更大的气力改革整个卫生体制,把这个关系真正的理顺,能够为广大的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医疗,让群众满意。

胡德伟教授认为SARS反应了中国现在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一些弱点,可以看出一些问题,第一是缺少疾病的预防系统;第二就是缺乏传染病的临床指导;第三是缺乏医疗体系网的建设,也缺乏转诊制度;第四是对医疗医护人员的专业训练不够;还有就是医院的财务报销制度这次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医院没有办法周转,政府在这方面缺乏解决方法。换句话说,在预防方面做的不够,组织又不健全,中央和地方本身之间的配合也比较缺乏。所以这次SARS实际上把现在中国的卫生医疗制度的一些缺点都暴露出来了。

为什幺造成这样的原因?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主要重视工业技术发展,而忽略了医疗措施;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分权和地方化,卫生部的力量其实并不是很大,而且越来越小,所以财务方面、药物指导等方面通常是由其它单位负责,而卫生部门和其它单位也没有很好的协调;从投资方面来看,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八十年代政府要负担30%,到2000年,政府负担差不多是15%。

SARS对中国的医疗制度实际上是一个转机,有几方面的工作可以做。一个是加强预防。在六、七十年代,那时候讲预防为先,而现在的预防并不突出。第二是加强立法,城市和农村的医疗保障一直没有从有一个明确的立法的角度去做,只是地方在办,这不是健全的方法。最后就是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 


(陈秋霖整理)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