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世界经济千年史

 

2004928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教授、《世界经济千年史》作者Maddison先生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做了题为“世界经济千年史”的讲座,集中讨论了宏观经济计量历史研究的发展进程。下面是他报告的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计量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收入和财富国际研究协会时期”即IARIW时期(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Income and Wealth);18201950年的库兹涅斯研究为代表的时期或“Kuznetsian时期”;15001820年商人资本主义年代。50年代以来,宏观计量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能的政策选择以改善国家的增长表现以及进行国家间差异分析。我们现在有50年代以来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增长和收入的官方估计。而在Kuznetsian时代,数量经济史学家在测量世界经济增长和量化增长因素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虽然仍有一些领域需要改进,但对这个时期经济发展大致轮廓没有实质争议。相反,关于商人资本主义年代的世界经济的描述则存在很大分歧,作为代表的是亚当、斯密的乐观看法和马尔萨斯的悲观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IARIW时代

虽然50年代以来标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渐被采用,但是现存估计中仍有很多问题。使用苏联MPS体系(material production system)的国家增长被高估,需要做大量调整。非洲许多新生国家缺少必要的技术和资金进行国民收入增长核算,虽然国际组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但是非洲数据也需要做大量调整。还有1995年以来一些高收入国家开始引入享乐指数(hedonic index)来反映产品质量的改善,但是这么做并没有充分的根据并且会高估经济增长,比如美国用新的计量技术重新进行19291950年国民经济核算,结果使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由2.6%增加到3.5%。最后关于教育和知识的计量也还没有成熟理论。

另一问题是购买力平价转换与国家间GDP水平比较。政府统计官员会提供真实价格计算的总产出和总支出数据,经济学家、新闻记者和官员们都将其作为经济增长和波动的主要指标。购买力平价方法与用真实价格计量的目的是一样的,即修正价格差异使真实产出和支出水平的有效比较成为可能。以汇率转换的GDP与以购买力平价转换的GDP区别非常大。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发展中国家的GDP要大大高于以汇率转换的GDP,差距可能达到3-5倍。同时发达国家GDP以汇率计算则容易被高估。更为明显的一个例子是1950年中国和印度以汇率计算人均GDP分别是$85$1751990年价格),这两个数据低得让人难以置信。那么为何汇率转换还如此经常的被使用呢?一方面出于无知和支持自己观点的需要,另一方面许多发展国家不愿意接受购买力平价方法,因为担心这会不利于他们申请世行的优惠贷款和资助。这导致了经济间比较分析的明显错误,媒体经常称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虽然其GDP还不到中国的60%,英国的政客们也始终相信英国的经济规模比中国大。

 

18201950年的Kuznetsian时代

Simon Kuznets教授对现代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使可以数量化研究的时间界限从20世纪50年代推进到19世纪20年代。关于这段时期我们现有的几个结论是:加速的经济增长始于1820年而非Kuznets认为的1760年;经济学家对西欧各国研究表明西欧的崛起是同时而非交错发生的;这段时期快速发展加大了西方与其他国家的差距;Kuznets研究推翻了Kondratieff长期循环的说法和Schumpeter循环发展论点。事实上1820年以来的技术变革不是浪潮式的而是连续推进的,目前有足够证据把18202001这段时间划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19501973年是一个无可比拟的繁荣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世界GDP年均增长5%,世界贸易年均增长8%,人均收入有明显趋同趋势,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都快于美国。1973年以后,世界经济增长明显下降,各地区的差异加大,但是基于世界的角度,最近这个阶段仍然是增长表现名列第二的阶段。区分领导国家和跟随国家对于研究技术的动态传播和赶超过程是非常重要的,“领导”国家指那些处于技术前沿的国家,而“跟随”国家指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1500年以来共有4个领导国家,16世纪的意大利,16世纪至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荷兰,此后的英国和1890年后的美国。

1820年以来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增长分析,最早考虑的是劳动力投入和生产率,战后资本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因素,之后又有观点将“人力资本”看作生产要素。Denison扩展增长分析方法指出1820年以来英国、美国和日本经济增长表现出以下一些显著特点:物质资本大量增长,非居住建筑和机器设备增加非常明显,伴随在机器设备中加速的技术进步。教育水平大大提高,英国提高了8倍,美国和日本11倍。人均劳动投入在英国和日本下降了40%,在美国下降了20%。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在英国由3%增至25%,日本0.2%至13%,美国2%至10%。自然资源的缺乏对增长并不构成限制,人均土地在美国下降了14倍,英国和日本下降了4倍。能源的投入增长比较温和,美国人均增长了3倍,英国6倍,日本8倍。

 

15001820年的商人资本主义年代

关于商人资本主义年代(15001820)经济表现,在18世纪末就已经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亚当、斯密乐观地认为,美洲大陆和新航线的发现给大型经济,国际贸易和专业化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虽然因为对贸易的共同限制,这些机会不能被充分利用。马尔萨斯则悲观论则认为,经济表现取决于人口增长和固定的土地供给间的平衡,技术进步、资本形成和国际贸易专业化的因素被忽略,因此只有通过灾难(战争、饥荒、疾病)才能实现平衡。这两种观点对立一直存在。此外悲观的看法有了一些其他的支持,LeRoy Ladurie认为法国13001720年的经济是停滞的,真实工资论者则更加悲观他们有人认为英国1820年的生活水平比1500年下降了44%等等。

关于15001820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表现,Kuznets1965年提出了关于西欧人口率和人均GDP增长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假说,认为西欧发达国家15001750年可能的(并且或许是最大的)长期人均产出年均增长率为0.2%。对上述假说验证表明,西欧15001820年人均年增长率为0.14%,显著小于Kuznets估计,美洲国家整体而言人均GDP增长快于西欧,非洲南部和北部的发展差异比较明显,亚洲国家整体而言收入水平是停滞的,日本的人均表现要好于中国和印度,但是非常明显中国这个时期有着广泛的增长,它在人口大量增长的情况下生活水平并没有下降并且GDP的增长与西欧一样显著。

在分析商人资本主义时代的增长时,增长分析的方法就不再适用了。研究表明,人均劳动投入、资本和人力资本、知识在这个时期都有增加,但是非常明显的是全球化在这个时期起到了比以往更加重要的作用,相对来说全球化在这段时期的作用比在20世纪还要重要。西方造船业和航海的巨大发展,使世界贸易在15001820年增长了20倍。欧洲国家还从殖民地,非洲奴隶贸易中获取了很多利益。美洲国家则经历了生态、技术和人口的转型。引进新的农作物提高了粮食的产量;马和其他牲畜的引入则改善了交通条件;欧洲各种技术的引入也有助于经济的发展;欧洲疾病使2/3土著居民死亡,加上欧洲人和非洲奴隶大量涌入,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非洲和亚洲国家也引入了美洲农作物。此外还存在大陆间的技术传递,欧洲向美洲输出武器、工具、车辆、船和造船技术、印刷、文字、教育和政治经济机构,欧洲采矿技术在美洲应用生产出大量金银供欧洲与亚洲进行贸易,同时期欧洲从亚洲引入了纺织和陶瓷技术。

与亚当斯密和马尔萨斯关于商人资本主义的对立解释相对应,关于现代化的根源有非常不同的看法。有一个学派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源于工业革命,而之前则是几个世纪的马尔萨斯停滞。很多人支持这个观点,但是这些观点在根本上是错误的。事实上向现代资本主义过渡经历了长时间的准备。首先是教育和知识的传播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而变革;其次造船业和航海业到1820年也发生了变革,船只的设计、装备和天文知识都大大改善,有了精确的航海指导等等。这些进展都是科研努力的结果。无疑,欧洲的这些发展是1920世纪经济更快发展的前奏,欧洲的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任丽达、卢锋整理)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