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成思危林毅夫提出宏观调控需要新思路

 

本报讯(记者张媛媛) 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第二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纵论中国经济形势,针对宏观调控、利率和汇率等重大经济问题,与论坛参与者交流了意见。成思危指出,2005年我国仍处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继续稳固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系改革将是今年的重头戏。

  经过去年的宏观调控后,今年的投资会不会再度反弹?成思危认为确实存在这种可能。他表示,控制投资增长,首先要控制新开通项目的增长。目前通过土地和银行信贷两个途径来控制,思路是正确的。银行贷款在2003、2004年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实际利率过低导致贷款成本很低。因此不但要控制货币贷款供应量,还要控制资金使用的成本。

  林毅夫认为,如果银行的行为能有所改变,坚持严格的放贷标准,投资反弹就可以避免。他认为,前两年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过热,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银行降低放贷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银行考核指标的变化引起的。原先的标准是要求降低呆坏帐的绝对量并要求贷款终身责任制,后来变成考核降低呆坏帐比例。这一改变产生最大后果就是放贷冲动。如果银行的行为改善,中央政府运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效果就会理想,也就难以产生较大的投资反弹。

  关于利率问题。林毅夫表示,房地产、汽车等一些过热行业,投资冲动主要来自预期回报率很高,加上不少投资者自有资金比例很低,风险基本上由银行承担,因此利率对其影响有限。

  关于金融改革的话题,成思危指出,投资体制的改革和金融改革将成为金融改革的重点,即怎样能够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防止发生或减少金融风险、提高银行的效率。他表示,必须要参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精神,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加强银行的内部管理。

  林毅夫认为,融资体制改革跟国际经济接轨是当务之急,但存在问题追本溯源还在国有企业改革上。而当前国有企业最主要的问题是它有政策性负担,而国家又必须为政策性亏损负责,但是国家不经营这些企业,就会出现我们所讲的信息不对称,还有激励不相容,从而变成政策性亏损,国家没有办法分清,就把所有亏损包下去。他提出,首先把政策性负担剥离出去,其次,对财政的中央跟地方,省跟县财政划分的问题能够再往前迈一步,以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对于目前是否进入加息周期的问题,成思危指出,利率市场化才是关键,利率取决于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从总体来看求大于供的可能性大,因此加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他认为,中国老百姓的习惯是储蓄倾向比较严重,所以不管利率怎样,总体来说对他的储蓄行为影响并不是很大。所以从央行的货币政策来看,主要考虑及时调整利率,也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趋势。由于从资金的供应角度来看,今后几年,资金求大于供的可能性存在,所以这方面会造成对加息的一些压力。但他同时表示,并非一定要加息,因为从中央银行的考虑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平衡,要根据当时的物价的情况,各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在消费上要有新的消费增长点,特别是通过提高农民的收入和购买力的提高来拉动消费,才能够真正使得经济比较平稳的、健康的发展。

  林毅夫表示,调高基准利率,并不会导致持续加息。他认为2005年整个物价上涨情况,可能会比预期4%的通货膨胀率还低,可能是3%或者更低,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提高利率来减少投资,另外,我国的制造业基本上是供给能力过剩,即我国必要鼓励消费,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应提高储蓄利率。

  关于汇率问题,成思危指出,维持原来盯住美元的做法目前有一定的风险,当前需要研究更合理的汇率形成的机制,即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但是更重要是要根据我国跟美国、欧洲、日本三方的贸易量来加全构成一个篮子汇率。另外一方面消化更多的外汇储备。总的来说,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是要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但他强调,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没有管得住的能力不能随便放,一放就成问题。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