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年会专题五十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十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金融学(二)讨论专场(分会场五专题五十二)于2016年12月4日上午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413教室进行。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两位学者分别就环境经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本场讨论会由北京大学的陈帅主持,评论人分别为华中师范大学的谌仁俊博士、北京大学的陈帅博士。

首先报告的是华中师范大学的谌仁俊博士,他报告的论文是《环境政策、大气污染与公众健康——来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989-2012》年的证据。基于我国1989-2012年的地级市数据,通过两阶段倍差法,文章发现,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和SO2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这两类环境政策未能显著降低SO2的排放、未能有效控制疾病发病情况、且未能控制心脏病及呼吸系统疾病这两大疾病高发人群的发病率。不过,两类环境政策对部分人群疾病发病率有显著的改善效应,具体而言,“两控区”显著降低劳动力人口和近污染源职业人口的心脏病发病率。上述结论表明,中国环境政策的环境规制整体偏弱,因此加强环境规制并形成三方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是中国未来破解环境政策失灵问题、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必经之路。本文的创新点如下:首先,文章使用的是市级层面数据,能够捕获中国环境政策实施情况的全貌。其次,文章较全面地比较了两类主要环境政策。最后,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文章不仅分析了个体发病情况,且在宏观层面考察了疾病发病率。

评论人北京大学陈帅博士肯定了文章在数据和实证方法方面的贡献,同时得到的实证结果也可靠。接着,他补充了影响心脏病发病率的其他因素,如“两控区”可能有病人或有潜在发病因素的人口迁入,论文应当适当考虑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随后,他认为作者可以分别探讨两类政策,以区分出哪种政策起主导作用。最后,陈帅博士与谌仁俊博士又就倍差法的使用进行了探讨。

第二个报告的是来自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陈帅博士,他此次报告的论文是《Identifying Effects of Traffic Congestion on Urban Air Quality inBeijing》。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厘清了交通对空气污染的净效应,并探究了空气质量伴随交通拥堵条件变化的动态演变情况。这篇文章采用了“四九天”作为工具变量(“四九天”指的是北京交通限行尾号为4或9的日期),使交通成为“四九天”与空气质量之间唯一的作用渠道,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了交通拥堵指数对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并对两者之间负相关的估计结果给出了反向因果的合理解释方案。文章最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讨论,得出道上交通对北京恶劣空气质量的贡献度达到47.6%,且这一边际效应在夜间比白天高出约2.5倍等结论,重申了北京雾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本地污染物排放的观点。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评论人谌仁俊博士就这篇论文中的数据来源和时间上的匹配性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讨论,并对论文在优质英文期刊上的发表表达了真诚的期待。

\

(文:项君怡  摄影:殷锦炎)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