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性质

  2007年10月10日下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中国发改委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联合研究项目成员王直博士在CCER做了题为“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性质”。以下是王直博士此次演讲的内容。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禀赋非常丰富的国家,从产业结构上讲,虽然中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但现阶段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大家普遍的印象是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等。然而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近年的出口产品却主要是计算机、传真机,甚至是汽车与汽车配件,因此引起了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关注。在2005年1月12日一份呈送给中美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中,美国经济政策学院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Scott)说:“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一定会在诸如纺织品与服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失去很多工作,但却认为我们还能够在资本密集型领域保持优先的地位,但是最近的数据表明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因为中国甚至扩大了它在汽车及航空产业的份额。”面对这种担忧,王直博士从中美贸易数据的角度来探寻中国与美国高新技术贸易的真实状况。

  众所周知,中国与美国在很多经济数据的统计口径上都存在着争议,而在贸易领域两国更是各执一端。高新技术产品分录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主要有基于产品和基于工业,以及基于产出和基于投入两种划分方法。美国高新技术产品普查名录则是基于产品分类的,它从被普遍认为是高新技术的宽广技术领域出发,只包括那些显著地与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相关联的产品。普查名录大约涵盖20000个HTS-10(High-tech Systems – 10 digital code product)码产品中的700件产品,主要包括十个技术大类: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光电技术、信息技术、电子产品、制造业(Flexible Manufacturing)、先进材料、航空技术、武器及核技术。中国的进出口分录有两种:一种叫中国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分录(China’s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Export Products Catalogue);另一种叫中国高新技术进出口产品统计分录(China’s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mport and Export Statistics Catalogue)。前一种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旨在服务于出口产品的增值税退税;后一类主要为进行贸易数据统计所使用,它自2002年被“海关月度统计报告”采用。中国HNTP进出口产品统计分录是六位数的,基本上是复制2000年版美国高新技术产品普查名录,只是把武器与核技术两大类合并归入其它项,由于中国的产品分录编码只取到六位数,因此远不如美国的详细。另外,中国的进出口产品统计分录HNTP-6与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普查名录HTS-10从名字上还可以看出一个很大的差别:HNTP系High and New Technology Products,即“高、新技术”的缩写,在所谓的新技术名目下包括了许多适用出口增值税退税的产品——如淀粉、一些加工食品及家具等等,而这些明显不是普遍意义上的高新技术,这种分类的结果是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高新技术份额大于按美国高新技术产品普查名录分类方法所得到的计算额。

  由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即是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因此分析中国出口产品的高新技术比例是可以采用美国从中国的高新技术进口数据的,但考虑到是对中国贸易状况的研究,采用中国的统计数据可以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企业的性质上划分为国有企业出口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从关税角度划分为普通出口产品和出口加工产品,从政策激励角度划分为经济特区出口和高新技术区出口,而这些是关乎中美贸易结构的重要信息。在产品的分类上则采用美国的分类方法,即美国高新技术产品普查名录HTS-10截至六位数的产品大类。计算的方法则是先基于美国的统计数据算出美国对中国的HTS-10截至六位数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进口比例,把该比例应用于调整后的中国HTS-10截至六位数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数据,得出中国HTS-10截至六位数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情况。另外中美高新技术贸易的数据包含了香港的对外贸易,因为香港有许多是对大陆的产品进行加工后再出口的情况。

  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由2002年以前的顺差转为2002年以后的逆差,并不断扩大,到2006年中美高新技术贸易逆差达到410亿到490亿美元之间(中美统计数据有异),这可能是因为2002年底中国加入WTO,私营企业的高新技术出口潜力大幅释放,因为数据显示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盈余主要来自私营企业。但是即使是看美国普查数据,美国对中国的高新技术逆差也主要发生在信息与通信领域,在电子与航空技术领域美国仍然是享有贸易顺差的。从中国的海关统计数据看,1996年到2006年近十年中国对美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平均有95%来自出口加工,而高新技术顺差更是完全来自于出口加工贸易。另外从出口企业的性质来看,自2003年以后,中国对美国的高新技术贸易出口产品有90%是外商投资企业生产,顺差也几乎产生于这些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贸易。1996年与2006年相比,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出口中出口加工的比例在诸如电子、先进材料、航空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大幅下降,但是与此同时外商独资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出口占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出口的比例大幅提升。

  近来国际贸易领域的文献开始倾向于产品的专业化,Fontagne, Gaulier 及Zignago 2007年的文章表明中国的出口结构更类似于日本、美国,而非巴西与俄国,但是从产品价值来讲,中国相对于高收入国家而言,其出口还主要是集中在低端市场。以HTS分录9011200000号产品摄影及显微成像用显微镜来举例,美国向中国出口产品单价高达11754美元,但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此类显微镜最高单位价值只有251美元。因此总的来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大部分仍然是高新技术产业链低端的小规模产品或是一些零部件,而中国向美国进口的产品则主要是大规模复杂的、高附加值机器设备。即使中国已经开始出口一系列类似美国对外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但是中美产品之间的技术与质量差别还是很大的。

  最后,中国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主要供应商,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一,分散化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使许多产品的生产分散在世界各地,中国由于劳动力禀赋相对丰富,就聚集了高新技术产品一部分的生产加工;其二,中国在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即仍然集中于一些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的制造;其三,中国政府对出口加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各种经济特区在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出口的迅猛增长中担当了主要角色,这些特殊政策区域的出口只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25%,但2006年约65%的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出口来自这些特殊政策区域。

(秦勇整理)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