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曹远征:全球化国际金融新问题

  主持人权静: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今天是新浪长安讲坛的第7讲,长安讲坛总第138讲。今天做客新浪长安讲坛的嘉宾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成员,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教授。

  曹远征教授,1983—1986年,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方向博士,1990年—1992年,在联邦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经济工程系进修,1996年赴美国南加州大学金融系任访问学者。曹远征教授曾先后在青海省对外经贸局,青海省政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工作,并曾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专家,自1990年以来担任多个经济转型国家(如越南、蒙古、捷克、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经济顾问。

  曹远征教授现任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在经济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今天曹远征教授为大家演讲的主题为:全球化下国际金融的新问题。下面我们热烈欢迎曹远征教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演讲。

  引子:国际金融新问题

  概述:大家关注的次级债、越南金融危机,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问题,包括全球石油涨价等等,都是国际金融体制在动荡之中的一种新表现。

  曹远征:大家好,谢谢诸位能参加长安论坛。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是来长安讲坛演讲,去年恰恰在这个时候谈的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年后的反思。在那次我们提到国际金融体制在动荡之中,还会出现新的问题。今天果然又有新的问题出现,比如说大家关注的像次级债,像越南金融危机,以及其他的相关方面的包括像全球石油涨价等等,都是集中动荡的一种新的表现。

  今天有幸受到长安讲坛的邀请,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些新的全球化下的国际新的金融问题。

  我想从三个方面,第一个,它作为一个全球化背景它是一个什么东西,或者国际金融体系中间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第二个,我们具体讨论一下大家关心的热点,比如说越南、比如说次贷等等;第三我们想讨论一下它对中国经济有什么样的启示。

  第一节:97金融危机根源

  概述:产业已经从美国转移出去了,支付体系还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于是产业和美元之间就会有矛盾产生,这就是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根源。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问题发生在一个什么背景下,我们知道全球的国际金融体安排是二战以后开始的,二战给它政治上的协定相适应,在经济上货币上就有一个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隐含三条,二战以后随着法西斯、德国、日本战败以后形成一个新的体系,这个体系美国主导地位,各国货币跟美元挂钩,通过美元间接跟黄金挂钩,在这个情况下美国的联储实际上在承担世界中央银行的作用。

  这样一个体系1945年运行以后一直到现在为止,尽管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这个体系的架构依然存在。这个体系中间它有一个最基本的矛盾,叫做特里芬难题。什么叫特里芬难题?就是如果在这个体系,美元已成为全球的支付货币,成为全球最主要的一个支付工具,如果美元是偏紧的话,那么全球是没有美元的,就出现美元荒,流动性会很差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它实际上要求美国应该是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美国是长期的是一个收支的逆差,美元的价值一定会趋贬,美元跟黄金就挂不住,美元的内在价值就会发生变动,这构成了一个很大的两难的选择。

  其实二战以后到现在,整个这个过程中间是这样一个矛盾不断的展现,不断的暴露,不断的演进的一个过程。我们看到在五十年代,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它的贸易是顺差的,但是美国作为一个世界的警察,在全球各地驻军,它的资本上又是逆差的。通过这么一个逆差它向全球提供了美元,也是为了战后的经济振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看到的包括像欧洲的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实际上是用美元的补充起到一个富足作用。日本战后的复兴也都跟这个相关。

  但是到了六十年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由于美国的持续逆差,美元的内在价值是趋贬的,我们就难维持1盎司等于35美元这样一个黄金的联系,于是全球就开始有人用美元然后到美国去换黄金,这一般就俗称为美元危机。从1960年开始第一次美元危机,一直持续到整个六十年代,大概美元前前后后爆发过十次危机,全世界美元到美国去兑黄金。

  在前十次中间,美国包括各国要共同维护美元的秩序,于是各国央行来进行干预,稳定这样一个价格。但是毕竟稳定住要付出很多代价,美国大量的黄金开始流出美国,到了七十年代美国终于不行了,出现了跟黄金的脱钩,这就是著名的七十年代尼克松政府的一个重大政策,就是美元跟黄金脱钩,美元不再跟黄金直接挂起来。我们看到自从那以后世界经济开始出现了集团化的趋势,而不是一个统一的体系,这样一个过程大家是非常清楚的,但是我们想说的在这个过程背后是什么?它是全球生产力布局发生了变化。

  我们知道以美元为主的支付体系,它实际上是与美元为主的一个产业体系是连在一起的,在三、四十年代美国一直是高科技的中心,很多产品都是由美国人发明的,汽车、电视、冰箱、洗衣机,这都是由美国发明的。有这些产品也构成了一个美国生活方式的代表,然后就变成了一个时尚,这些产品流行全世界就形成了全世界的产业体系,美元的支付体系跟这样一个产业体系是相适应的。但是二战之后情况发生变化,主要是亚洲国家产业的复兴,工业化的开始。

  在亚洲国家以日本首先随着二战后,随着军国主义的垮台,日本的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随后有了亚洲四小龙,到八十年代有了中国的沿海,现在又有了所谓越南和展望五国,形成了一个在产业上日本称作雁型模式。这个雁型模式出现的一个最重要变化就是说产业已经不是以美国为主体了,产业已经从美国转移出去了,但是支付体系还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于是产业和美元之间就会有矛盾产生,这个矛盾就是我上次在长安论坛讲的所谓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根源。

  我们再回顾一下,我们会看到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如果从产业链上观察,整个的市场可以说在欧洲,美国,但是它的制造总装和这部分已经到了日本,它的部件和原材料到了亚洲其他国家,出现了这么一个链条。但它的支付体系是以美元标价的,是以美元支付的,支付跟制造中心是有分裂的,这一直是亚洲国家的困惑,我们看到在八十年代末日本就开始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产业链上日本是一个中间的环节,他一边要对着美国市场去销售,市场是美国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是在亚洲进行采购,部件是其他亚洲国家的,那么它在中间。在货币上它的顺差在不断增长,但是亚洲国家需要通过它的顺差增长,以为亚洲国家就没有这种货币的补充手段,需要有一个流动性的补充。

  但是日元又不在这样一个链条中间处于中心地位,又是以美元作为一个中心的支付货币,这个矛盾就变的错综复杂了。我们看到在日本顺差经济增长的情况下,美国人压迫它进行广场协议,所谓升值的问题,与此同时亚洲国家是由于常年日本顺差,亚洲国家流动性又比较短缺,日本人,亚洲国家实际上还是在美元这么一个以中心的支付中间。这样一个环节的各种因素如果处理的不好,一定会引起很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不幸发生了,就是11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我们看到是在这么一个过程中间,国际货币体系中间内在矛盾依然存在,而且不解决这样一个内在矛盾很多问题还会发生,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节:次贷高潮已过

  概述:次级债是2001年以后才风行的新的金融产品,一般的期限是10年,它的高风险期好像基本过去,所以基本估计次贷危机的高潮已经过去了。

  第二个,我们现在看到在过去一年中间出现的新的一些问题,第一个是大家关注的美国出现的次级债问题,包括次级债它的这样一个走势,也包括它对世界经济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响。要讨论次级债,首先我们得确定一下,就是说关于次级债的问题有很多很多讨论,最核心的问题,说这是一个产品危机,一个产品危机为什么会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它是一个产品,为什么这个产品会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通常说如果一个产品出现问题,顶多这个产品链条上出现问题,但不会向外传递的;第二,如果波及到金融体系,那么它也不会波及到全世界,为什么全世界都卷入了次贷这么一件事?这就跟我们刚刚讨论的背景是相关的。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次贷是一个什么东西。大家都知道住房按揭贷款,住房按揭贷款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你得首付,第二,它有个利息的安排。所谓首付,除了说其他经济方面的原因,在金融上它也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证明你是有还款能力的,而且还是有一种约束的,就是说如果这个房价不跌到某种程度你不会赖帐的,因为你已经付了钱了。利率一种安排显然就说是房贷和贷款者之间的一种约定,银行是通过提供这种产品,一方面提供住房的服务,按揭的服务,另一方面他是要赚钱的,贷款者是通过这样的安排来满足住房需求的,它有一个利率的安排。利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是有不同安排,比如说有本息一块儿付的,也有可能是有浮动的,有固定的,有各种各样的安排,但是它是一个未来的收入。

  在这么一个链条上我们知道银行提供了贷款,但银行本身是一个存贷机构,这个存贷机构有一个矛盾,我们叫流动性管理问题,也就是说贷款期它的存款一般都是一年、两年,都是短期的,但是住房按揭贷款一般都二十年、三十年,期限是不匹配的,中间可能会出现流动性的分配问题。为了克服这种困难,就说期限不匹配会出现银行运作的困难,为了克服这样一个困难,常常一种产品就是所谓债券产品应运而生了,银行把按揭贷款打包,在这块市场出售。

  出售以后它是提前把这个钱变现了,然后满足它的流动性,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是通过购买这个债券,享受到还贷者的利息收益,这就是通常的债券产品。因为有这个收益,而且有这样一个市场,投资者就会踊跃,但是我们再看看投资者毕竟他也有一个财务的安排,长短期限,也有结构上的搭配,然后他也需要转让,于是在投资的背后又有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出现,这通常是衍生品,它是来解决投资者背后的一些转让和安排的问题。

  这种衍生品中间有利率的衍生品,也有数量的衍生品,价格的衍生品,有各种各样的形成了衍生品市场。理解了这个链条我们就可以讨论次级债,次级债也是这样的,只不过它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不需要首付,第二,在利率中间也会做一些很特别的安排。这样门槛就比较低,一般大概在传统的产品中间,资金不够的人能进入这个市场借到钱,当你借到钱以后你去买房子,购买者多了,供的多,房价一定涨的,房价一涨就意味着他个人的还款能力在提高。

  有人就推出了一个新的产品,什么产品呢?比如说你一百万买的房子,现在房价涨150万,那50万可以拿出来做我的信用,反过来还可以跟银行贷款,这时候可能是连你的饭钱都是由银行贷款构成的,房价就持续上升。由于房价在持续上升,利率在一定情况下收益是比较高的,考虑到这种情况它又可以把它打包出售,变成一个次级债。而次级债由于这样一个收益比较高,它又可以在背后做出各种各样的衍生工具,就是大家说的CDO,然后在市场上转卖。

  我们刚刚提到由于美元是一个国际货币,由于在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种产品就卖到了全世界,全世界都参与了这种投资,于是这种次贷为安排的债券产品就已经开始在全世界销售,很多机构都来投资。次贷中间它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它要讲定房价是要升的,房价跟利息之间的收益是在不断增长的,换言之,要么利息是走低的,要么是房价走高的。

  在过去这么多年,2001年美国高科技泡沫破灭以后,美国的经济利息是走低的,与此同时像次贷这种产品推出是推动房价走高的,于是这个收益看来好像非常不错。但是到了07年情况发生了办法,也就是说有人在这样一个循环中间确实没有钱了,无力还债,出现了违约率。紧接着违约率不断升高,由于违约率升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样一个收益是在变窄的,那么它的债券收益也会变差,衍生工具的方向可能都会发生变化。

  我们说有人还不起钱,抵押品就被没收了,就会在房地产中出售,这时候房价就会往下跌,有人贷不起钱,他又不愿意再贷了,就没有新的资金再用做房地产市场,房价也会跌,于是房价就往下挂,收益就变的更窄,终于很多产品,很多环节开始断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所谓次贷危机,它是从去年7、8月份以后开始越演越烈,然后我们刚刚说了它又是美元支付,是在这样一个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么一个情况下,它扩散到全世界,于是全世界都感到它的压力。

  这样一个产品危机就变成了一个伤害金融体系的危机,就变成了一个伤害到全世界的危机。好在经过亚洲金融危机的这样一种经验教训,人们及早认识到了它的危害性,于是他最重要一个举措就是中央银行开始抢救,补充流动性,所谓补充流动性解释一下,跟我们传统媒体讲的注资不一样,它是个缓解债务链条,叫债务链条不要崩掉。因为这时候都在跌价,每个人都是借的钱,于是他就很可能出现一种恐慌性抛售,都往外卖,卖了以后卖了钱然后去还钱。如果大家都往外卖,这个市场是卖不掉的,就是我们说没有交易对手,其实在去年的很长一段时间就出现一个情况,市场上没有价格,没有价格就是没有交易,没有人接盘,只有抛的。大家都纷纷抛,就不断往下跌,不断跌的一个结果就是说债务链条越绷越紧,有可能会绷断,而一绷断就会演变成一个金融体系的危机,而这种情况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由于股票市场出了问题,把银行拖进去,银行又在收紧贷款,就把整个经济拖进去了。

  为了避免这么一个现象出现,央行出售先给你借钱,叫补充流动性,通过借钱叫你链条先维持住,不至于这个债务链条崩掉,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再来看怎么办。截止目前大概各国央行是共向市场补充流动性超过一万亿美元。从一般的研究上来看,次级债是在本世纪,也就是2001年以后才是风行的一个新的金融产品,通常一般它的期限是10年,120个月左右,通常高发期在28个月到34个月之间,它的高风险期好像基本过去,所以基本估计次贷的高潮已过,这是我们现在说的关于次贷的问题。

  第三节:越南危机评价

  概述:从越南危机的表象来看跟亚洲金融危机相似,但仔细分析的话可以发现是不一样的,这场危机并不像我们想像的严重,可能不具有蔓延性。

  第二个是大家现在比较关注的越南的问题。越南的问题从表象上来看,跟11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很想象,尤其跟泰国的情况很想象,11年前金融危机是从泰国开始的,恰恰是1997年的7月2号,它表现为国际资本集聚的抽逃,然后泰铢在这个情况下急剧波动,泰国政府宣布要捍卫泰铢,但是没有捍卫住,然后泰铢开始大跌,从此危机危及整个亚洲,从越南目前表象看跟它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可以发现是不一样的,而且这场危机并不像人们想像那么大,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严重,而且它可能不具有蔓延性。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我们可以把越南的情况跟泰国做一个比较,越南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一个国家,但是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要快的国家。

  我给它总结有三点,第一点,是长期受战争的灾难,它大概从二次大战前到八十年代,大概四、五十年间都是在战争状态,在这样一个战争中间不仅对经济有很大的破坏,实际上很多越南家庭都有亲人死在战场上。这构成越南经济很重要一个特点,就是越南当时是全球年龄年轻化最大的一个国家,也就是平均年龄25岁,但是越南的工业底子非常薄,曾经十几年前在越南,那时候越南刚刚开始革新开放不久,我参观过越南所谓认为是比较典型的、比较好的企业,在胡志明市参观过一个拖鞋厂,据说是越南的一个模范企业,但是我也看不出拖鞋到底有什么先进性,人家就说这是天然橡胶做的,可能比较环保吧,但是这个拖鞋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好的工厂,所以在河内市看到过他们一个比较老的企业,也是比较有名的,生产瓷器的,但是那个瓷器规模比较小,质量相对比较差,至少我看跟景德镇的差很多,工业底子比较落后,这是越南一个86年革新开放前的一个底子。

  第二,越南86年革新开放以后,它基本上是按照中国的改革开放模式在走,按照中国的经验,我们经常讲它是一个中国模式,但是跟中国相比它又有一些不同,它的步伐比较快,步子比较大,尤其在价格改革方面,在价格方面它放开的步伐比较快。由于这么一个革新开放,带动了越南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局面,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整个从八十年代到现在二十年中间,平均增长速度7.5%,这是在全世界大概认为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个高速增长的国家,而且持续二十年。

  第三,在这么一个过程中间,为了发展经济,为了发展工业,越南政府做了很多的工作,其中很重要一个就是财政支持。越南你会看到它的革新开放中间,与中国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这个过程中间是非国有的成分不断增长,现在非国有大概占了GDP大概75%以上,但是越南是反过来的,是国有企业的比重在增长,道理很简单,他原先没有工业底子,要办工业只能国家来办,大家也没有钱。与此同时,在这么一个支持工业的情况下,越南的财政是有赤字的,越南的货币政策也相对是比较松的,比较松的贷款政策,比较低的利率,这个利率往往是低于通货膨胀率的,然后比较宽松的政策鼓励经济发展,这个时候越南的经济确实有快速的发展,工业化也初步显现,但是它的结构始终并不是形成一个合理的完善的结构。举一个例子来说,越南是生产石油的国家,但是越南是出口原油的,它的炼化能力非常弱,成品油基本依赖进口,尽管有石油,但它没有炼化的能力。反映出它的工业结构并不是很完善。

  第四节:越南高通胀成因

  概述:越南的贸易赤字从去年以后持续不断的扩大,其中很重要原因就是油价上涨。越南的通货膨胀是从去年10月份突然开始起来的,跟油价上涨高度吻合。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实际上我们看到尽管在过去二十年中间越南经济在持续增长,每年大概是7.5左右,越南的出口也在不断增长,大概出口是每年平均速度大概在百分之二、三以上。但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你也会看到越南的其他问题开始显现,我们刚刚提到比较松的财政政策和比较松的货币政策,极易形成一个通货膨胀的基础,一旦有别的什么风吹草动,很可能就变成一个恶性的通货膨胀,而且越南在历史上是有这个经历的,越南通货膨胀曾经达到过百分之几百。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我们说它的经济发展一直是有隐患的,隐患最重要的如果说是跟中国,跟其他国家做一个对比的话我们会看得很清楚,主要发生在贸易收支上。

  尽管越南出口增长很快,但是越南进口增长速度更快,越南的贸易是有赤字的,而且赤字从去年以后是在持续不断的扩大。而这个扩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油价的上涨。我今天没带来那个图片,越南的通货膨胀是从去年10月份以后突然开始起来的,跟油价的上涨是高度吻合的。

  由此也造成它贸易上赤字不断增加,越南国际收支有顺差,顺差是什么意思?大量的外资流入,它是吸引外资然后到这儿投资设厂,然后发展经济,大量的外资进入,然后外资进入,量是远远大于它这个贸易逆差的量,国际收支呈现为顺差。今年一至四月份越南的国际顺差有10亿美元,它基本的经济被称为进口支持的经济。越南赤字发生的这样一个危机,如果跟亚洲金融危机做一个对比,你会发现它有几个特点,第一,它不是由外部冲击造成的,是由内部原因造成的,是由高通胀引起来的货币信心的崩溃,是本币对本币信心的一个动摇。

  由于通货膨胀急速上升,很多人担心越南盾是不是还有价值?如果越南盾在贬值,那我是不是买美元黄金,然后一起保值,有这种恐慌的心理。越南当时是在去年下半年也开始采取了放宽货币幅度的区间,希望通过越南盾的升值来对付,但是毕竟没有对付过去,还是有这样一个美元的抢购,黄金的抢购,然后导致了越南盾的这样一个下跌。由于对本币货币信心的危机,越南盾的下跌使很多外商投资企业也觉得有问题了,开始恐慌,是不是我不投了,或者我投了我跑出去,也可能引起一个国际资本的外逃,由此就产生了所谓的金融危机的恐慌。从这个过程你会看到,它实际上核心问题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它本币信心的打击。

  但是我们说越南这次尽管出现这个问题,但它问题不大,也不会扩散,核心也就在这一点,如果越南政府能对通货膨胀得到某种控制,采取比较偏紧的货币政策,比较偏紧的财政政策,稳定老百姓的预期,这件事只是本国的事,它不会成为一个引起全球金融危机的动荡,引起外部冲击的。

  更重要的,即使说有这样一个国际金融动荡,那我们现在越南有些特殊条件,也跟当年11年前的情况不一样,一个,越南是外汇管制的,资金想出逃不是很容易的,第二个,11年以后人们都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危害,于是各国是相互协调的,我们刚刚讲次贷是在全球央行里面协调,在亚洲区域中间,亚洲国家为了防止亚洲金融危机的再次产生也做了很多工作,这个大家都看到了,所谓亚洲的很多货币之间的协定,清迈协定,包括今年4月份的马德里协定,马德里协定其中就是中日韩三国和东欧十国,共同出资建立亚洲货币稳定基金。

  从目前越南的情况来看,大概预计有二、三百亿美元就能稳定住这个局势,而我们知道亚洲货币基金在这个范围里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施以援手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历史上来讲,有了外汇管制,有了外面互相帮助的机制,这个危机也可以防止它对外扩散。

  第五节:油价高企原因

  概述:在现货市场上供求基本均衡,理论上价格不应该有大幅度的上扬,但是期货市场上价格不断攀高,并带动现货市场的价格不断上升,形成一种循环。

  第三个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一个所谓以石油为代表的全球油价上涨,尤其它在金融方面对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关于这个方面的问题,我是在两、三年前在长安讲坛有一个报告,就是全球能源形势,在那个报告中间我们已经提到,说能源价格是趋涨的,尤其石油趋涨,当时我们没这么大的预测能力,能涨到一百多美元,而且在去年的时候说要涨过一百美元,很多人都是不相信的,认为那几乎是天方夜谭,现在居然到一百四了,而且差不多就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间发生的。石油价格在几年前的每桶不到二十美元,到现在一百四,这个变化是非常非常剧烈的。

  固然,在这个变化中间有是需求方面的因素,通常认为是新兴国家,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由于工业化进程中间对石油的需求在增加,经济全球价格上涨,固然存在这方面因素,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从金融上看,这也包括这次在沙特举行的会议中间沙特特别点到的问题,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甚至要求是不是得有办法制止这种金融机构的炒作行为。由此就引出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金融的安排对石油价格究竟起了一个什么作用。其实看到沙特的这种指责有他一定的道理,道理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可以看到石油是一个非常标准的产品,在金融产品设计中间如果是一个标准的产品,是可以被设计成期货的,可以操作的。石油也果然如此,因此它是一个标本产品,所以经常有石油期货的交易。

  第二,自从2001年美国的高科技泡沫破灭以后,人们发现投资场所太少了,于是大量的钱开始投资于石油。由于它是一个标准产品,容易操作,投资起来也比较方便。

  第三,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所有的人都看到了一个事实,这个事实特别是以亚洲国家为代表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在加速,对能源的需求在增加,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价格会往上走。这几个条件凑在一块儿就出现了石油期货的投资,而且大量的资金从其他金融产品撤出来进入这个行业,于是期货价格就不断往上走,经常出现我们说一个很迷惑的现象,就在现货市场上供求基本均衡,理论上价格不应该有大幅度的上扬,但是期货市场上价格不断攀高,由于期货市场价格不断攀高,带动现货市场的价格不断上升,形成这么一种循环。

  这么一个循环又是跟美元联在一起的,是因为以美元为中心的这样一种支付体系,石油价格是由美元标价的,美元的区别自然是价格上涨,所以很多人提出由于次贷以后,特别次贷以后美国这种不负责任的所谓放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美元不断在贬,对美元是不负责任,是构成石油价格高企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曾在这个情况布什不是也有提议吗?说是不是我们的石油标价不用美元了?能不能用欧元?甚至海外六国提出他们是不是要创造一个新的货币工具,比如说石油货币还是等等,它深刻揭示出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些矛盾,一些问题。所以无论次债是美元本身的问题,越南金融危机跟油价上涨,跟金融体系的安排,跟我们一开始讲的产业链条向亚洲转移了,但是支付体还是在美元支付体,这个矛盾升华的一个表现,即使我们讨论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跟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支付这个东西是联在一起的,人们就有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需要有一个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造?是不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规则?在这个规则中间我们人民币怎么办?

  第六节:人民币的责任

  概述:作为一个亚洲区的一个大国中国来说,人民币不仅要承担一个重要的责任,而且有条件可以国际化,这大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其实在这样一个规则中间,我们看到已经有先例,那就是欧元,欧元是这样一个国际货币体系危机的产物,欧元的发展又在推动着这样一个体系的矛盾升华,它带来很多的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讲,可能从未来看,未来的国际货币可能是分为几个区域的,欧洲已经给我们展现了这么一个前景,美国美洲很可能是美元为中心,亚洲这就是人们提出的亚元的安排和设计的问题。

  其实我们刚刚提到亚洲的货币体系的安排,包括十加三也好,还是等等,马德里协定也好,实际上已经产生了一个雏形,就是亚元的安排,而作为一个亚洲区的一个大国中国来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际收支,中国的顺差又如此巨大,中国的本区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人民币不仅是要承担一个重要的责任,而且有条件可以国际化,这大概可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也希望大家来关注这个事,共同探讨。这是我们说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我们说说这样一个体系中间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刚刚我提到进入本世纪,特别是中国进入WTO以后,中国深深的卷入国际化进程,而且中国经济现在真是一个跟世界经济密不可分,我过去曾经在中央政策机构工作,我想说跟过去相比,确实这一轮有很大很大的变化,就是说国际因素也变成你必须考虑的,而且不是必须考虑,而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它已经结合在中间了。过去是中国经济可以说用封闭体来考虑,来执行,但现在做不到。在进入本世纪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国出现了宏观经济均衡中间内外不均衡问题,主要一个表现就是巨额的外汇储备。我们知道所谓宏观经济均衡问题有四个目标,就业,经济增长,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我们说前三个假如说是平的,但至少有一个是平的,就是你国际收支存在如此大的顺差,这可能是构成一个很大的挑战。这样一个挑战刚刚我也提到,一方面说明人民币需要国际化,因为这种不均衡只有在国际上才有,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定在国际的范围中间根据考验,而且可以看到自从进入本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均衡状态,这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均衡,中国的顺差是反过来投到美国的这样一个资本市场,构成国际资本流入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两国出现了这么一些很奇特的情况,这个也构成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基础,大家谁也离不开谁,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跟可能是这种均衡只能在过程展开,金融安排的国际化也就被提上议事日程。这是从最长远的角度。

  第七节:金融事件的启示

  概述:防止通货膨胀、市场价格机制的调整、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或者完善是近期这几次事件的发生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短期来看,这几次事件的发生至少给我们这么几点启示,例如越南,可以看到通货膨胀是比较可怕的,它的可怕性不在于它有多高、多严重,而在于两点,第一点,它是发散的,它会越演越烈,第二点,没有人知道到哪一点就撑不住了,就不知道它的临界点在哪儿,不知道它的崩溃点在哪儿。越南曾经历史上出现过很高的通货膨胀,现在区区25.2,这跟过去相比那是太小的一个数了,但居然这个就撑不住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看来这个问题要重新谈谈,重新考虑。但至少我们看到一个,由于通货膨胀上述的特点,决定了通货膨胀只能防患于未然,避免货币体系,对本币造成威胁,对本币的信心形成动摇。

  所以从这个上面来讲,目前我们国家提出防止通货膨胀,主要是防止通货膨胀,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越南这件事给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一个警惕。

  第二,我们看到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这是一个市场机制,这次很多的危机冲击都是跟石油价格上涨、外部冲击联系的,这个就是联想到这次亚洲国家出现的问题有点像73年那时候第一次石油危机出现的冲击问题,过去发达国家出现的冲击问题,就是原材料价格暴涨,对经济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我们知道73年美国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很特殊的局面,就是滞胀,一方面物价高起,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振,出现了一个历史上很长时间的一个滞胀。在这么一个涨价的过程中间,也有不少人担心会不会重蹈当年美国的覆辙,当年有人提出,是不是经济增长也得考虑进去?我想这里有一个组合,就是全球化的基础是市场化,市场机制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假如说能源原材料这样一个全球性的上涨,恐怕你想对付这种输出性的通货膨胀,完全靠抵抗,靠补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能要部分的石油,在这个过程中间只有通过适应,赢得时间,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朝高科技低耗能的方向走,才能渡过这件事,否则的话很有可能出现其他的一些问题。现在人们普遍比较担心的,可能在亚洲国家,在这样一个冲击下可能还有的国家会出现问题,一般说印度、菲律宾,菲律宾的问题和印度问题不太一样,印度是不产石油的,印度石油靠进口,印度采用的也是财政补助,但是印度财力不如中国的财力,所以这个是补不起了,这种情况下有人担心价格会暴涨,而暴涨会对印度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菲律宾是另外一个情况,菲律宾是亚洲中间的差不多为数不多的稻米进口国,全球粮食价格的上涨引起了菲律宾的粮价高起,通货膨胀,也带来很多的问题。

  从这个上面来讲,我们刚刚提到既然这是一种价值趋势,你早适应比晚适应强,理顺价格就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逼到一块儿叫它突然出现一个大幅度的上涨,而是适应这样一个趋势缓慢地进行释放,使经济赢得一个调整和发展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次中国对能源价格做了一种小幅的调整,可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开启了这个实验的一个过程,经济开始适应。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从全球金融动荡来看,包括油价的上涨,有一个呼声越来越强烈,要加强监管,包括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提出来要加强监管。加强监管现在看来,如果从次贷危机上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次贷危机它至少有一条是提醒我们的,就是链条如此之长,从信贷一直延伸到衍生工具,没有人知道它的风险在什么地方。我们的监管本来是为了防止风险的,但是监管体制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常常出问题是在两段之间的衔接点上,也提出一个挑战,这种监管体制可能得发生一个变化,是不是得向综合监管方向走。其实这次美国提出监管改革,实际上已经暗示了这么一个方向,而且这个暗示的方向第二点就是它需要更希望是在产品的层次进行监管,还不仅仅拘泥于机构的层次,是产品。第三,可能有些原先不进入监管事业的机构也需要进行监管,比如说过去的对冲基金,这是没有任何机构去监管它的,现在是不是要监管?

  像这些预示的方向都说明了一点,就是说看来这个监管的加强对金融秩序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的话会带来很多很多的麻烦。

  第四,我们说现在世界经济已经深深的全球化,产业的布局,产业的分工已经不像当年是在一国能形成一个体系,而是它变成一个在全球领域的,这个布局不仅仅是某一个环节在布局,比如说营销、生产、研发某一个环节,而是更重要体现的是每一个环节中间的每一个片段可能是在不同的国家,往往有可能是你的零件在一国,部件在另一国,总装可能在第三国,市场可能在第四国,研发可能在第五国,形成这么一个,它预示着必须带有一个适应这样一种要求的全球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安排,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我们实际上是没有可供符合现代要求的这样一个运转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这样一个重建或者完善就变得非常重要,而这恰恰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作为一个深深卷入的国家,加入这样一个过程也显得非常之必要,非常之必须。

  以上就是简单的启示,也是我今天的一个报告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互动提问:

  提问1:不大会有更紧货币政策出台

  中国财经报记者:国家今年连续五次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年还有没有可能再调高准备金率?

  曹远征:其实我们说从去年开始,执行比较从紧的货币政策,准备金率从去年开始就调整,现在已经到了17.5,这在全国全世界也是差不多最高的。准备金率的调整它的意义除了我们说一般大家说的可以冻结资金,然后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为什么从紧的货币政策出现了比较高的通货膨胀,所以需要货币政策比较从紧。

  现在记者提出的问题是暗含着两点,第一点,我们已有的从紧的效果怎么样,是不是能对付这件事?第二个,我们的力度是不是够或者广。经常讨论中间,我们说这次中国很多物价上的因素是输入性的,比如说能源原材料等等,然后形成一个成本推动,通常从技术上来看,货币政策是管需求的,如果说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到底有多大?特别是这种成本还是国外传进来的,一国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到底有多大,这是提出的问题。

  我想说,刚刚我提到越南这件事给我们很大的一个启示,就是说通货膨胀是比较可怕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预防,预防什么?千万不要将成本传递和需求拉动循环起来,由于成本推,然后需求再拉,然后需求拉上变成成本推动的一个动力,而成本推动变成需求拉上的一个动力,这个事就不太好弄了。

  从另一个方面讲,你抑制需求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它至少能防止成本推动,然后转变成需求拉上,需求拉上跟着成本就形成一个相互的循环,这个意义上从紧是有道理的。

  当然第二个问题,从紧的力度究竟有多大,或者还要不要加大力度?我觉得取决于两点,第一点,我们说要克服通货膨胀的因素,实际上要克服成本推动的因素,这个来看,一个时机比较长,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做不到的,必须得调整结构的政策,使它朝节能减排的角度去发展,这个过程比较长。也就是说这需要有财政政策的配合,没有财政政策配合,单独的货币政策是难以做到如果说经济过热,或者是通货膨胀高起的情况下,没有这种配合也难以抑制通货膨胀,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现在也开始担心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经济的这样一个,特别是在美国次贷的影响,美国的市场突然在变小,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对中国的经济会有伤害,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到目前为止似乎不宜再出台什么新的或者没有必要再用新的一些办法,但是我们说它持续是保持一个紧的状态,但是看来也不大会有更为紧的措施出现。

  提问2:越南需要援助的必要不大

  路透社记者:越南现在它需不需要国际组织或者周边国家对它进行援助?中国如果对其援助,哪种方式符合双边利益?

  曹远征:我第一说越南它通货膨胀对本币的信心威胁,然后如果本币能稳定住,大量的外资不急于出逃的话,越南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因为越南主要是靠外资推动的。在这个过程中间如果你说就它的规模来讲,它现在外汇储备大概在一百多亿,它又在外汇管制的情况下有一个壁垒,它实际上是把当地老百姓套现黄金和外汇的渠道至少堵住了,因此它对外援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

  第二,我们说在亚洲这个区域中间已经有这种货币的安排机制,如果需要的话这个可以来满足的,而不用动用更大的范围了。核心的问题取决于他能不能控制通货膨胀,我们注意到越南政府最近出台很多政策,这个情况正在缓解,通货膨胀的问题正在缓解,这个问题的规模就不会演变很大。

  第二个问题,你提到关于人民币的问题,因为这确实很重要,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大概占越南进口中间的20%,是第一大国,中国有很多企业在越南进行投资。由于中国商品在越南非常畅销,有很多中国企业在那儿,所以人民币在越南也颇受欢迎,这次在抢购运通货中间,有幸还是不幸,人民币被列在其中之一,第一是黄金,第二是美元,第三就是人民币,这展现了人民币已经具有某种,至少在越南具有某种国际化的基础了。

  第一,现在我们不知道越南需不需要援助,第二,规模有多大,即使这个定下来,我们讨论第三种方式,能不能形成一种新的安排,就是人民币来提供一种安排,因为中越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非常之大,而人民币相对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货币,能不能人民币计价,人民币结算,人民币支付。如果这样一个协定能做成的话,也能推动双方经济的发展,就不再是边贸中间地摊银行那种买卖了。从这种情况来看,可能有这种可能性,这当然取决于双方的商量、理解和安排,是一个双边之间的协定问题。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