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2009第一财经新年论坛圆桌对话实录

  2009第一财经上海新年论坛1月6日(星期二)上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论坛。以下为圆桌对话环节实录。

  王方华:我们现在的时间过的很快,现在的互动怎么进行呢?我们压缩一点,就是向台上的四位嘉宾每人只提一个问题。大家对于李扬教授刚才的演讲有什么问题请大家举手。

  提问:你是怎么看当前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的前景,和政府在这方面有什么政策性的保障?

  李扬:我觉得私募股权不是有一个清楚的边界,区别于其他投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所以,北京有很多人说为私募股权立法,我是反对者。因为它别的工商法规都可以规范和保护他,好象不必这样。

  另外关于私募股权我们做过一些调查,发现它在中国的发展比统计数字,比人们感觉到的要发展的好,规模也大,形式也比较多。你头脑当中的私募股权是比较纯真的形式,中国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发展的私募股权的事情。

  这块我总的感觉,随着我们在监管方面逐渐的在放开,私募股权应该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但是我觉得还应该说一句,中国的经济现在还要靠投资拉动,靠私募股权太小了,它还不能解决特别大的问题。而且私募股权在相当程度上是和风险投资相覆盖的,因为你既然是有人去私募,他看到了利益,在利益的对面就有风险,有大的利益和大风险视野,基本上还是和风险投资对象接近。所以,我的感觉这块有了发展的正常路径了。谢谢!

  提问:谢谢各位主办方,特别谢谢上海交大,上海交大也是我的母校,在新年伊始提供这么好的机会。我想请教陈教授一个问题,美国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出问题是OTC市场,美国监管下一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第二个就是成本和收益怎么来进行分析,因为美国监管市场一直做成本收益分析,欧盟里斯本会议也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中国的监管机会不考虑成本收益分析。
  
  第三个就是金融监管和创新的关系,包括未来中国下一个30年,前30年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就未富先老。谢谢。

  陈志武:我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关于中国经济未来30年的问题,因为这个也涉及到最近这次四万亿经济刺激方案,还有目前正在讨论的关于怎么样让中国经济从这次危机当中走出来,对于这些政策应该怎么做。

  如果大家看一下数据的话,实际上中国这次要采取的方针必须和原来完全不一样的,应该正好相反。因为这四万亿的刺激方案里面,还是和以前一样,由政府主导作为基础设施的投资。

  如果大家看看的话,比如最近几年建筑业的就业,因为刚才李扬教授讲的很好,目前的经济方针最核心的应该是以就业最大化作为追求的目标。

  如果按照这个目标去理解的话,大家看一下中国去年建筑业总的就业人数有多少?根据最新的数据我看到的是所有的国有和集体建筑业企业总就业去年是700多万人,中国是需要解决四、五亿人的就业问题。

  所以,在往铁路、高速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再多,顶多增加100万就业机会,但是这种投资的机构,从奥运场馆就可以看出来。奥运场馆花了四千亿的投资,但是它总的就业人数差不多就是两,三。这和李扬教授讲的就业最大化是完全背离的。

  另外就是由国家花钱,最后肯定不能往不创造就业机会的项目花。大家看另外的数据,最近十个年国有企业总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的比,我算了一下过去十年维持在3:1左右。就是民营企业每投一块钱的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企业就投进去3块钱。

  但是在过去十几年,国有企业提供的新增加就业机会一直都是负的,每年大概负100万到500万左右,而民营企业每年给中国的就业人数和就业机会增加了500万—600万左右。那些钱由国家花,最后从就业机会最大化的角度来讲更多是负面的效果。

  现在我认为国家考虑政策的时候要改变以前又往大项目、基础设施方面刺激GDP的增长,因为那样做最后花的钱不合算。

  我有一个让人很吃惊的想法,就是09年给所有的中小企业免税一年,然后给所有低收入家庭也免税一年,这样加在一起大概会免税免掉三万亿左右的财政收入。
  
  这三万亿留给在座的很多中小企业的高管、董事会,由你们做投资,你们想往哪投,你觉得相关的行业和不相关的行业哪些更能够带来利润和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就由你们花。

  因为过去这些年,中小企业每年给中国带来四分之三的就业机会,如果中央政府明天说所有中小企业09年免税一年的话,大家马上就会重新考虑整个09年的投资、生产和运作的计划,这产生保障就业和增加就业的效果比政府决策钱怎么花好很多。谢谢。
  
  王方华:陈教授语出惊人,就是09年把企业的税免掉,中国经济会有很大的发展,政策希望传递到中央。下面有哪位听众对罗思义教授提问?

  提问:罗思义教授你好,我是上海交大的MBA学生,我是四年前毕业的。我有一个问题,您的介绍是在金融谈判的专家,我想问一个问题,你在金融谈判的生涯当中,有什么样的艰难时刻?比如说像西泽机场地铁项目是如何经历,当时谁赢了?

  罗思义:我觉得关键就是如何来融资250亿资金,这个是非常困难的。我是非常拥护市政基金的,当时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融得这样的资金。我们说这种市政的基金所要获得的资金只能用于市政投资的目的,这是法律规定的,这是为了防止市政基金融资被滥用的情况。

  除此之外,我也同意当地政府做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市政基金的方式进行融资。我想一方面作为一个经济历史学家的话,我知道创新、创业和资本的分配,从长期的时间来看,我们说你看300年这样历史的话,你看整个的经济发展的话,经济当中唯一重要的一个就是固定资产投资越高,你的经济增长越快,这是一成不变的规律。

  现在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当然投资的话并不是光是公司层面能够解决的,有的时候需要地方政府这个层面进行决策,才可以保证这种投资的水平。我们的融资量是达到了250亿美元的融资水平,我想在任何的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高的数字。

  王方华:下面我们向潘英丽教授提问。
  
  提问:潘教授你好,我是制造业领袖班的在读学生。我想问一下您,你刚才提到了中国的制造业需要转型和瘦身,我们能不能把这个话题讲的更开一点,我们这边的制造业,哪些行业需要瘦身,或者整体应该往哪个方向转型?

  潘英丽:这个问题还是很好的,因为制造业非常的复杂,肯定要具体的分析以后可以做比较细致的对策。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一个就是目前消费的制造业相对国内消费比例过低的过剩。实际上通过刺激消费,特别是农村的消费可以化解一部分的产能,但是我觉得有一部分还是比较多的过剩。

  另外就是关于重化工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提供的数据也认为中国过度了。因为发达国家重化工业顶峰时期占工业的65%,而我们现在已经超过70%了。

  重化工业还有一个问题,它是内部的自我循环。比如北京有一个专家讲了很有趣的事,他说现在钢材过剩了,那再创造一个钢铁企业就可以解决,这有一个自娱自乐的性质,所以容易出现过剩。

  我们因为有一些行业做到了全世界最强,包括像我们上海振华港机(12.09,0.12,1.00%),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还是以国际市场发展为主。但是现在还有很多产能过剩就需要调整,而且重化工业的投资,刚才陈志武老师讲的也是有这个意思,其实不怎么创造就业岗位,它更多是资本密集型的。这块如果不能做调整的话,整个经济的结构转型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王方华:谢谢潘教授。下面我还不想放过他们四个人,我想行使一下我主持人的权利,请他们每个人给我们说一下这场金融危机从最悲观的角度要几年,最乐观的角度要几年?先请李扬教授。

  李扬:我是最不善于回答这种问题的,我们不做预测,只做机制的分析。我觉得最悲观还需要十年,因为我看这次危机实际上是经济箫条,是经济有问题,经济有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新的高新科技的基础,需要产业革命,这是最悲观的预测和理由。乐观一点我觉得也得两三年,现在有人把危机的过程叫做摊牌、洗牌、发牌,现在摊牌阶段基本结束,现在正在洗牌。

  王方华:下面请陈教授说这个问题。

  陈志武:最悲观在美国也许3—4年,在中国的时间也许5—8年。我昨天到国内来之前,有一个香港的电视公司的董事长给我急忙打电话,他觉得现在在中国的危机非常的严重。我说怎么会这么恐慌,让我觉得吃惊。他说中国正在发生的危机,比表面上看到的严重很多。正因为中国的经济是实体经济,最后恢复的时间比实体经济不是份量很重的美国经济相对而言时间会更长一些。谢谢。

  王方华:谢谢陈教授。看看潘教授有什么观点。

  潘英丽:实际上经济和金融危机还是要区别开来,假如说金融危机的话指市场的信心恢复,那我们就可以称金融危机过去了。比较乐观就是大家认为美国到今年年底基本上危机可以平息下来,这是比较乐观的。悲观就是登特有一个预测讲了经济的大萧条,他说要到2022年,他说可能有30年代那样持续的箫条。这不是我的观点,我引国际上的专家观点。

  对于中国的问题我同意陈志武老师的意见,就是中国面临的是一个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如果我们政策非常到位要3—5年,如果政策一开始在没有很到位,可能还会更长时间。

  王方华:下面罗思义教授。

  罗思义:就美国而言的话,乐观的观点就是三年,悲观的观点就是十年。还是取决于政策,过去十年的经济政策太不理性了,我们很担心这样不理性的政策会持续。如果是这样的话,真的可能会是十年。中国只给一个数字,我觉得在中国的数字,悲观的观点就是三年,乐观的观点是两年,这两个数字很接近。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问题,能够比美国的问题更快的克服。

  王方华: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我觉得我们现在对于危机的理解和看法中间,可能在国内存在比较大的乐观情绪。各位教授纯粹是个人之见,他们的判断供大家参考。今天我们的论坛非常的成功,我们有弗兰克林·艾伦教授给我们做了非常精采的主题演讲,他演讲中间特别讲到了这场金融危机还会延续较长的时期,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正确的措施。

  我们李扬教授说到了特别冷静和科学的看待这场危机,要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和融入到世界经济中间去。

  我们陈志武教授说中国和美国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危机可以为中国提供必要的压力来进行各种重大的改革。

  我们的罗思义教授说这场金融危机对于周围经济的影响,就是中国要在新的汇率水平下参与世界竞争。

  我们的潘英丽教授说,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转型,要把握好这次时机,顺势而为。

  相信这五位教授的精采演讲给每位在座嘉宾留下深刻的印象,谢谢五位教授。在今天论坛结束的时候我要特别感谢一下我们的四个主办单位,我们的浦东新区的金融办、宾大整个代表团、交通大学的各个方面的组织者,特别是第一财经我们积极的参与和组织。尤其要感谢我们上海文广集团的薛沛建总裁,由于你的发起和推动有了我们这次论坛。谢谢大家的参加,谢谢各位的参加,谢谢,再见!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