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11届NBER-CCER“中国与世界经济”年会简报之四

11NBER-CCER中国与世界经济年会简报之四

2009年7月2-3日,第十一届NBER-CCER年会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行。我们分六期简略报道会议内容。本期简报将报道年会第四场“劳动和健康”的内容。本场会议报告人是来自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白重恩教授,清华大学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Dennis Yang教授,达特茅斯大学的Jonathan Skinner教授,CCER的雷晓燕教授。

白重恩:中国要素收入的变化

首先来看从1978年到2006年资本和劳动要素收入比重的变化。数据显示,1978-1984年劳动回报率缓慢上升;1984-1994年为劳动回报率轻微波动阶段;1995-2006年劳动回报率显著下降。其中2003-2004年,一年内劳动回报率就下降了5.25个百分点。相关文献,如Atkinson(2000)、Arvind Subramanian(2008)等,都证明劳动回报率的下降会影响收入和其他资源的分配。政府在这方面也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如最近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等。然而,这些政策或法律并没有能够有效地解决劳动回报率下降的问题。那么,什么因素影响了1978年以来劳动回报率的变化?进一步,1995年后劳动回报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的研究发现,2003-2004年劳动回报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记帐方法的变化所引起的。2003年以前,私营企业主的收入是按劳动回报计算的。2004年的经济普查在统计方法上做了调整。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划分为劳动回报和资本回报两个部分。研究指出,2003-2004年劳动回报率的变化50%是由于记帐方法的变化所引起的。除去统计误差之后,劳动回报的下降主要是由产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迁可以解释劳动回报率下降的61%。另外大约40%左右的下降主要是由产业内的变化。在产业内,尤其是在工业部门内,劳动回报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垄断行业市场份额的增加。研究还指出劳动和资本相对价格的变化以及技术革新对劳动资本回报率的变化没有显著的影响。

此外,研究还分析了家户、企业和政府间的收入分配。结果显示,1993-2006年,家户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显著下降。劳动回报率的下降可以解释家户收入比重下降的45.7%。另外对家户收入比重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还包括低利率和养老保险体系。

Dennis Yang中国实际工资的上涨的因素分析

城市住户调查(Urban Household Survey)显示,从1992年到2006年,城市居民实际工资增加了196%。目前还没有文献对中国实际工资变化趋势及原因作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对近年来实际工资增长作了分解。同时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出口,国有部门改组,技术供给,资本深化和劳动技术变迁等因素对工资变化的影响。

研究使用的数据是国家统计局1992-2006年城市住户调查。这里的工资是指全年的劳动收入,并按2006年各省的物价指数折算成实际工资。从数据中我们发现,1992-2006年,实际工资上升了196.3%。相对于其他受教育程度不同的群体,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群体工资上升的最快,为224.6%。按男女性别划分,实际工资上升分别为205.2%和176.7%。比较不同的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工资在这十五年里上升最快,为225.3%。集体和私营企业工资上升为140.6%。比较不同的行业,制造业工资上升了204.3%,高端服务行业上升了205.5%。在所有地区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工资上升最快,为204.5%。

控制了教育程度、性别、企业所有制、行业和地区等因素后,研究发现基准工资的对数值从1992年的7.6上升到2006年的8.4。这里的基准工资是指初中或初中以下教育程度,没有工作经验,在一般服务行业,东北地区的集体或私营企业工作的女性的工资。与基准工资相比较,大专或大学以上学历,工资差异在近年来显著增加。而男女工资差异从1999年起开始显著拉大。与集体和私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工资呈上涨趋势,而合资和外资企业的工资则呈递减趋势。

研究发现实际工资的上升30.86%来自于基准工资的上升。32.41%来自人力资本回报率的上升。13.86%是由于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那么实际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研究发现导致基准工资上升的主要原因包括资本深化和出口的增加;人力资本回报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资本深化和研发支出的增加;而国有企业的重组是国有企业工资上升的主要原因。

Jonathan Skinner:医疗系统的低效率及全球展望

研究指出,美国政府在未来几十年里用于医疗保障和医疗补助的支出在国民GDP的比重将有明显的增加。具体来说,该比重将由2007年的5%左右,上升到2082年的20%左右。政府的医疗支出是否有效?如果不是,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政府的医疗支出?中国是否可以从美国的经验中吸取一些教训?这是本研究想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研究主要从生产和分配两个角度来评估医疗支出的效率。数据显示2004年美国65%的65岁以上的人口接种了流感疫苗。和其它国家相比,这个比率处于中等水平,不算太差。但考察人均就诊率,美国仅为3.9,远远低于日本(13.8)等其它国家。此外,美国在2003年的心血管疾病的手术比例为0.6%,远远高于瑞士(0.1%)等其它国家。而医学研究表明这些手术只能暂时缓解疾病,不能起到治愈的作用。(Anderson HR et al. 2003; Hochman JS et al. 2006; Weintrab et al. 2008)这样的手术某种程度上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和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和瑞士等国家相比,美国的医疗保障的支出,由1970年的1.4倍上升到2004年的1.9倍。但是预期寿命与这些国家相比,增长则相对较慢。另外,不同地区的医疗支出也存在显著差异。

Yuanli Liu et al.(2008)的研究指出中国在医疗支出方面也存在地域差异。例如,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公共卫生支出为62.65元,而江西只有10.25元。北京市的牛痘疫苗接种率为100%,而江西只有61.8%。另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州等发达地区婴儿在医院出生的比例都在90%以上,而在贵州、云南、青海等地区该比例都低于40%。

地区间的医疗资源分配的低效率会影响整体医疗保障的产出。美国和中国都存在分配上的低效率。为了有效地控制政府的医疗支出,两个国家都需要对医疗投入和产出作更加精确的度量。

雷晓燕: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和老年人的健康

报告首先详细介绍了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基于该数据,报告提出了与老年人健康相关的三个问题,包括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和老年人健康状况。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第一期数据是在2008年七、八月份收集的。调查主要是针对45岁以上(包括45岁)的老人及其配偶。首次调查选择了甘肃、浙江两个省份。甘肃省位于西部内陆地区,其2007年人均收入在全国排名最低。浙江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在2007年,浙江省人均收入水平排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第二次调查将在2011年开始,调查省份也将推广到全国范围。此后每两年都将会有一次跟踪调查。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旨在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高质量的微观数据。调查问卷包含过滤问卷、基本信息、家庭、健康状况和功能、医疗保险、工作、收支与资产以及社区调查等模块。首次调查共有1570个家户,其中城市占691,农村占879。整个调查的应答率为84.82%。包括主要受访者及其配偶在内,首次调查的样本量为2685。

数据显示,样本的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为91%。不同性别和地区在覆盖率上有一些差异。而实际门诊支出报销比例却只有25%。城市居民中男性和女性的门诊支出报销比例分别为50%和26%;在农村男性和女性的报销比例分别为16%和20%。调查显示居民最常去的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医务室。63%的样本认为这些最常去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一般,33%的认为比较好。对于县市医院的医疗水平,59%的认为比较好,认为一般的有31%。说明人们最常去的医疗机构不是他们认为医疗水平最好的医院。

这里谈到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包括自评健康和慢性疾病。问卷中自评健康分为非常好、很好、好、一般、不好,赋值分别为1-5(赋值越高自评健康越差)。城乡自评健康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农村自评健康均值为3.9。而城市自评健康均值为3.66。在所有慢性疾病中,高血压确诊率最高,23.4%的男性被确诊患有高血压,女性的高血压确诊率为24%。此外确诊率比较高的慢性疾病还包括高血脂、肺部疾病和心脏病。这三种慢性疾病的男女确诊率分别为7.9%、9.8%、10.5%、8.7%、7.3%、12.1%。报告指出慢性疾病的实际患病率要远远高于确诊率。例如数据显示高血压的实际患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6.6%和47.1%。几乎是确诊率的两倍,说明很多高血压患病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从CHARLS调查中我们发现:(1)医疗保险覆盖率很高,但是实际门诊支出报销比例很低。(2)人们最常去的医疗机构医疗水平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3)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4)很多慢性病患病者不知道自己患病。除了健康之外,中国健康和养老调查还包括了其他很多方面的详细信息。首次调查的数据已经公布,详情可登录http://charls.ccer.edu.cn/charls/

 

 

(蔡澍 整理)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