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吴晓灵:产业结构调整应消除价格扭曲

  2010年12月13日-14日,第四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在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学术讲堂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经济复苏、结构调整和制度变革”。新浪财经全程直播,图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吴晓灵发言。

  吴晓灵:非常高兴应邀参加这次论坛,我是中央财经大学的兼职教授,所以我来参加论坛也是履行我教授的职责,今天我也看到有很多的媒体在这里,因为是在学校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我讲的题目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有探讨性质,如果在发言过程当中有什么观点不太适合宣传的话,我希望记者朋友帮我把把关,能够在学校里保持好的学术交流的氛围,我们这代人从八十年代读研究生时候进入到金融改革研究领域,当时刘鸿儒老师是五道口的导师,是人民银行副行长,为我们那一代中青年能够在学校进入政策研究当中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刚才王广谦校长讲到亚太经济金融论坛也是通过征文的方式给了很多研究生脱颖而出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很难得的,我希望我们的论坛不是着力于宣传报道的论坛,而应该是讨论和研究问题的论坛,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这是我的一种想法,所以我再次拜托在场的记者朋友们,如果我说的话万一有什么不太合适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帮我包含包含。

  应该说“十二五”中国的经济发展定调为结构调整、转变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十二五”的主题。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什么呢?经济结构的调整,整体上来说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次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这就是当前大家所热议的国民收入分配改革问题。第二个层次,应该是狭义的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第三个层面,产业的结构,产业内部各个企业之间、各个行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尽管这次论坛主题是讲大的经济结构调整,但是我想找一个比较小的环节,这三个层次当中我只讲第三个层次,就是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我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是市场信号和政府政策引导下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如果要想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首先应该消除价格扭曲,是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基础,如果资源价格是不合理的,就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应该说中国经济的粗放式的增长、低效率的增长,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很多资源要素价格太便宜了,在经济学当中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稀缺的,如果要是说我们把一个价格体系理顺了,那么就会抑制过度的需求,这个资源就可以满足大家正常的需要。我们国家的GDP在全球来说比例是8%,但是我们消耗的资源在全球来说是非常高的,水泥、钢铁、煤炭,我们消耗的资源在全球达到了60%以上,有的甚至到了70%、80%,这么高的消耗和相对比较低的产出是我们经济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尽管从“九五”计划时候中国就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非常遗憾,到现在为止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我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是调动市场的力量来实现,政府要做什么事情呢?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消除价格的扭曲,另外要加快修订环保和产业技术标准,以此为基础制定财税政策,通过环保和产业技术标准限制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用我们的财政和税收政策鼓励那些节能降耗的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优胜劣汰,我们不能单纯的以规模的大小决定对企业是否进行淘汰,因为有很多小的企业完全可以做到小而精,而有些大企业完全可以靠他的垄断无节制的消耗资源。

  怎么样充分利用并购市场实现优胜劣汰?市场信号和政府政策引导下企业财务约束是结构调整的动力,企业为什么调整结构?首先为了自己的生存,要在财务上可持续,我们的价格政策如果理顺了,如果我们的政府的财税政策是鼓励的,是恰当的,这就会引导企业走向节能降耗的途径,但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格局不利于市场化资源的配置,我们的改革是从什么改革开始的?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前30年,我们基本上完全是国有企业垄断的局面,在这样的一种局面下,我们实际上生产率是不高的,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很好的市场约束和激励机制,国有企业最大的弊病在于没有一个人格化的所有权的代表者,国有企业是全民的企业,代表着全民的利益,但是经营者怎么样才能受到更好的激励和约束?应该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并没有完全找到这样一条道路,因而我们开始了改革开放,从产权制度开始进行了改革开放,而这个产权制度的开始,是在体制外先进行的,也就是说没有动国有企业大的体制,但是我们允许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发展三十年的结果使得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活力和动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还没有完成我们这样的一个过程,国有企业是必要的,再一个国家当中,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上,国有企业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在一些市场化的完全竞争的行业当中,国有企业的力量太强了,就会遏制和挤压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不利于多种所有制共同公平的竞争。国有企业的监督成本很高,因而要尽量的减少国有企业的边界。怎么样减少国有企业的边界呢?规范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约国有企业的扩张冲动才可以为民营资本留下发展的空间。大家可以看企业的有关数据,因为我没有找到最新的数据,所以没有做更换,大家可以看到,这是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2008年的数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企业个数上只占工业企业经济5%,但是工业企业主营收入29.5%,利润占29.70%,国有企业以5%的个数占据了工业企业主营收入的30%和利润的30%,这可能大家说这正说明国有企业效率很高,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现在国有企业所取得的目前的骄人的成绩实际上是巨大的代价换来的。作为国有企业利润应该是全民所有的,地方国有企业也应该是当地人民所有的,但是自从1998年开始了为国企三年脱困这项工程以后,国家暂时免除了国有企业利润的上交,暂时的政策一直延续到去年,国有企业向国家交了5-10%的利润,5-10%的利润基本上又都返回到国有企业自身使用,并没有交到公共财政让全民享受国有企业利润。应该说国有企业是全民的。我个人认为国有企业的利润应该是这样分配:首先大头应该上交同级财政,用于公共服务的支出,还应该留下一部分维护简单再生产,最后还有一部分筹集国有经济结构调节资金,国有企业现在有一百个,并不意味着一百个企业都需要壮大发展,根据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发展战略,有些国有企业可以增加资本,但有些企业所在的行业已经充分竞争了,国有资本应该从这些行业当中退出来,发展那些国家急需发展但是市场还不认可的一些行业,逻辑上讲首先留一部分进行简单再生产,然后留一部分自己资本结构调整,最后交给财政,但我这次额外强调国有企业应该向财政公共服务上交利润,非常高兴的看到“十二五”规划建议当中已经提出要让国有企业提高向财政上交的比例。对于国有资本经营在控股公司架构下保留两级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不应该是多级的,现在多级所有国有企业一方面造成了国有资产难以有效的监控,另一方面也使得国有资本过分的扩张到了一些其他的竞争性行业,比如大家现在所说的房地产,房地产本身就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应该是完全可以市场化的,房地产有这么多利润,完全可以交给社会资本去经营,国有资本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应该干什么呢?应该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保障房的建设上,而不应该用搭配的方式让市场的资本承担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国有企业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它的责任和目标应该是明确的。

  在中国当前的产能过剩的时候,并购是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我们的企业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了,因而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新增多少企业、新增多少产能,而是应该在现有的基础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并购、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中国并购市场的特征是什么呢?资产重组、整体伤势为目的的关联交易多于产业整合、财务投资为目的的市场化并购。一个并购市场,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产业整合和财务投资,通过并购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资本收益的最大化。但是我们的很多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都是国有企业,获取为了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我们曾经给了很多的国有企业以分拆上市的机会,那么就留下很多存续企业与上市企业关联交易问题,为了克服资本市场上这样的弊端,现在很多国有企业都在进行资产重组整体上市,形成了我们国家现在并购市场的主流。尽管现在的并购市场多元主体已经逐渐形成,但是国有企业仍然占着很大的比例,这是2009年中国并购报告表,各种资产所有形式企业并购的情况,在买方当中,最大方是国有企业和央企,他们占到了52%左右,卖方又是国有企业和央企业,合计占到56%,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并购市场还是以国有企业和央企为主的,这和我们上市公司结构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是有关系的。

  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并购市场,提高并购效益。首先,我们应该完善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在资本市场上,要建立升降板制度,减少并购中的价格操纵。现在的并购市场特别是通过二级市场实现并购的案例当中,价格操控、内幕交易这些现象会经常出现,为什么呢?我想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方面原因是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并购当中国有企业和央企占主导,他们的决策链很长,股东大会开了以后股权代表并不能在股东大会当中完全的自主决策,股东代表还要回去请示他的派出机构,请示链一长,信息难免会泄露出去。第二方面原因,我们国家资本市场是不太完善的市场,1998年治理整顿之前,中国有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公开上市的二级市场,也有场外交易的柜台市场,有些不够上市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场外市场进行融资,当够条件之后可以上市融资,但是由于那时候场外交易市场秩序混乱,引发了很多的问题,于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在国内进行金融秩序整顿时候就关闭了所有的场外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就成了什么呢?成了有悬空的宝塔尖而没有塔基的市场,只有好企业才能够上市公开融资,但是如果达不到上市公开融资的条件的企业,没有地方融资,如果一旦一个企业获得上市融资的权利,他的股价就会几倍、十几倍的溢价,甚至几十倍溢价。另外,按照《证券法》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就必须下市,当然我们国家连续三年亏损的企业很可能在股价高位时候就下市了,一旦下市之后,没有地方交易,以很高的价格拿到了一个企业的股票,马上就成了毫无流动性的股票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壳资源重组之后再次上市,于是就出现了炒作壳资源和重组信息的空间,这也就带来了很多内幕交易和欺诈的空间。因而,我们的企业上市不是逐渐升板的过程,退市不是一个降板的过程,而是突然上市、突然下市,这样就带来很多价格操纵内幕信息满天飞的空间。

  我们要想完善中国的并购市场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我们要改变我们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我们存在着国有企业,他的股东代表就应该在企业收购、兼并重大事项的表决过程当中有主动投票权,但是,如果投票投的不好,说明选择你的股权代表的人没有选择好,应该换有水平的能够体现股东意志的股东代表,而不应该说把股东代表只当成一个工具放在那里,而没有实权,把决策链弄的那么长,这样就难以做到收购兼并信息的保密。第二,应该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除了这两方面制度性建设以外,我们还应该发展多种融资手段,促进并购发展。在并购市场当中,安全靠资本金进行收购兼并是不太现实的,因而应该允许在收购兼并的过程当中运用一些杠杆手段,用股金收购,最主要的应该是股权基金,股权基金里其实就有并购基金,基本上是以收购兼并企业、重整企业、提升企业的价值为目的的机构,往往会把一个公开上市的企业收购了,然后私有化,所谓私有化,就是从公众公司变成不上市的公司,进行整合,整合之后,当价值提高了,会再一次到公开市场上上市。股权基金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完全靠资本金经营是不太可能的,因而一些股权基金当收购、兼并企业时候也会运用杠杆,比如会进行借贷,也就是收购兼并的贷款,中国现在也有了收购兼并的贷款,但是由于条件规定的比较苛刻,现在运用的并不好,发生的量也并不大,但是我们目前理解,监管当局为了保证银行资产质量不得不对贷款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当然可以在这方面放宽一些尺度,让收购兼并贷款能够真正发放出去,这方面还是有余地的,特别是“十二五”,如果把结构调整作为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战略来说,鼓励和为收购兼并创造条件,银行方面也应该做一些工作。由于在收购兼并过程中是有很大风险的,除了用银行贷款之外还可以用债券,除了正常的债券之外,其实还可以有高收益的债券,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在过去曾经说过,它是垃圾债券,我觉得垃圾债券这个词只要用在中国那就没法存在了,既然是“垃圾”,为什么让它出现,不用这个词,就用高收益债券,就意味着高风险,既然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债券,其实不宜公开发行,最好以私募发行为主比较好,在有鉴别能力的合格的投资人之间发行和交易高收益债券,我个人认为有利于并购市场的融资工具多样化,我们也非常高兴的看到发改委、人民银行、券商协会都在研究私募债券的发行,如果能够推出,对于并购市场多种融资手段的形成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以上就是我对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