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宋国青:中国的国际影响和投资


2012年5月5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宋国青教授在北京大学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国际影响和投资”的演讲。以下是这次演讲的主要内容。

这一次的演讲是对有关问题的很初步的讨论。所提到的部分数据是粗略估算的,正式进行数据处理和进行技术分析应该要注意很多事项,需要更多说明。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这次金融危机给以亚洲经济重创,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关于此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这是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的,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又有人认为,这是受到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还有人认为,更直接的原因是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

尽管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众所纷纭,但我们注意到一点,就是亚洲金融危机中,对冲基金的身影随处可见。1997年7月,量子基金大量卖空泰铢,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后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港元便成为亚洲最贵的货币。据后期调查发现,量子基金的杀局在前期受到了亚洲金融界的许多机构阻截,但并未起到多大作用,这期间正是亚太财团转移战略目标、投资非洲的特殊时期,国际权威专家曾估测,量子基金是抓住了“老虎不在家”的机会,实施了一场闪电战。其后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试图狙击港元,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加上当局大幅调高息率,使对冲基金的计划没有成功,但高息却使香港恒生指数急跌四成,对冲基金意识到同时卖空港元和港股期货,使息率急升,拖跨港股,就“必定”可以获利。1998年8月索罗斯联手多家巨型国际金融机构冲击香港汇市、股市和期市。然而,香港政府却在1998年8月入市干预,令对冲基金同时在外汇市场和港股期货市场损失,以惨败告终。国际资本运作是否扩大了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我们好奇的是,为什么是西方基金,而不是亚洲基金,在亚洲市场上“横冲直撞”?亚洲资金敢不敢去西方市场上“打架”?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美国人钱多,资金量大的缘故。这在十几年前确实是,但现在中国有很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这钱也够多了,且不论成功与否,现在中国敢不敢大量投资于欧美金融市场?又有人说,那是因为中国对西方市场不熟悉。如果我们不熟悉,那就雇熟悉欧美金融市场的人去操作。所以这不是钱多钱少的原因。第二种看法认为,过去美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大,就像一艘“大船”,大船跑得快慢,荡起的波痕会影响到旁边“小船”。这种观点认为,正是因为美国经济对于全球影响力很大,将美国经济研究地比较清楚后,就敢去其他市场“操作”了。基于这种观点,现在中国GDP在总量上是美国的一半,那么中国经济对于全球的影响会不会影响到中国的投资呢?这里的投资指的是我国进行的海外投资。相比于国外资本在国内的投资,不管是在实业投资,还是金融市场投资,我国进行的海外投资都是比较少的。

先来看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在经常项目下,有一项是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在过去几年都在0附近,而在2011年,投资收益差额为-268亿美元,其中贷方 1,280亿美元,借方1,549亿美元。再来看中国国际投资头寸,我国资产投资的净头寸由2004年年末的2,764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年末的17,907亿美元。我国总资产有一个很大的增长,由2004年年末的9,291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3季度末的46,653亿美元,这其中主要的增长动力来自于储备资产,尤其是外汇储备。2004年年末,外汇储备仅为6,099亿美元,到了2011年三季度末,外汇储备就迅猛增加到32,017亿美元。尽管相对于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来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是比较少的,但也仍是比较快速地增长,2004年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仅为527亿美元,到了2011年3季度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增长到3,455亿美元。相比之下,证券投资的增长就相对缓慢,2004年年末,证券投资为920亿美元,到了2011年3季度末,也仅增长到2,573亿美元。中国那么大的本金投资,投资回报率却很低,仅为3%,这主要是大量证券投资都投于美国国债。

再来细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海外投资之间的关系。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的境外直接投资和QDII增加较多,却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损失较大,2009年之后,权益投资增加变少。当然,这也涉及到政府批准和投资机构操作的问题。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的收益较低,另一方面,外汇储备投资的风险又比较大,有关于外汇储备拿来做何种投资的争议一直存在。比如,如果2007至2008上半年,拿大量外汇储备做股权投资会如何?如果不做股权投资,进行石油储备如何?大家都知道,当时石油储备的说法一时很热门,于是我国在较高价格买入石油,后来石油价格跌回低位,至今未能回到当时的价格,还不论昂贵的石油储备成本。矿产投资如何呢?中石油在A股市场上的表现大家都清楚。那其他货币投资呢?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中国的国际影响上升,中国海外投资的回报率会不会上升?

中国在不同的时期显示出不同的影响力。1980年代,粮食贸易对国际粮价有很大影响,中国需要大量的粮食进口,而中国进口就影响到国际粮价。从中国粮食净进口和CBOT粮食价格的关系图中可以看到,两者几乎保持相同的趋势,这意味着,中国粮食净进口下降,粮食价格也会随之下跌。1990年代起,中国需要进口更多的大商品,于是中国进口会影响到大商品的价格。此时。货物进口是中国影响国际经济的主要渠道。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由于中国实行比较谨慎的金融政策和前几年采取了的一系列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在危机中未受到直接冲击,金融和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并且中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此举动对亚洲乃至世界金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中国政府采取努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保持了国内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增长,对缓解亚洲经济紧张形势、带动亚洲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杠杆的滥用,造成了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使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领导人在承诺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强调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认为中国做到经济稳定发展就是对世界的贡献。考虑到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这种接受逆境中挑战的承诺对西方而言无异于一剂定心丸。中国的高储蓄和逐步提高的投资的国际份额都在显示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在逐步扩大。

观察经过季节调整后的贸易顺差与贸易总额的比例以及货物进出口额和顺差之间的关系,发现2008年中期以来,货物进出口额和贸易顺差的波动显著大于此前。这部分是由于进口价格的波动幅度大,进口额的波动大于出口额的波动。进口价格的波动和进口量的波动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从需求的角度看,名义值本身就很重要。自2008年中期以来,中国贸易顺差对世界其他经济的增长速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中国需求拉动世界经济。但是,中国的宏观调控具有逆转全球需求的效果。并且,出口的剧烈波动以及出口占GDP比例的上升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从中国GDP和世界其他国家GDP的关系来看,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显著大于此前。2007年以来,中国工业产出和全球其他国家GDP几乎是同向变化。但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互相影响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的影响可能来自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由于资源的竞争。二是美国、欧洲内需不足而处于通货紧缩边缘,但是中国内需可以强劲增长。

通过观察经过季节调整后的内需增量和外需增量与上季度名义GDP的比例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我国内需和外需的变化一直负相关,内需变化领先于外需变化。并且,2007年以来,反向关系比过去更显著,而且相反的变化幅度在过去几个季度比较接近。在内需外需变化方向相反幅度相当的时候,总需求增长率就接近是个常数,与内需无关。在2004年以前,内需外需也有比较明显的反向变化,但是两者的幅度差别比较大,内需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总需求变化。相比之下,2011年2季度,外需的增长比例是多年来少有的。而看我国内需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发现总需求增长率的波动显著小于内需增长率的波动,内需增长率波动的相当大一部分被外需的相反变化抵消了。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内需增长率大起大落,总需求增长率变化很小。2011年2季度和去年4季度相比,内需环比增长率(非年化)从6.4%下降到2.4%,跌了3.8个百分点,总需求增长率保持4.2%不变。

既然我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加,于是我国资本进行海外投资的呼声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方面,要考虑到国际金融的市场原则和投资风险,充分利用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另一方面,要进行汇率和利率工具的改革,使之更利于投资。此外,还要注意投资工具和交易成本,以及规模效益等因素的影响。


(黄雯 整理)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