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吕炜:包容性财政框架为中国实践提供了有解释力的线索

  “包容性财政框架能够对中国改革和发展实践提供更有解释力的线索。”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吕炜教授在采访中谈到如何更好研究中国丰富性的财政实践时如是说。
 
  吕炜教授多年来深耕财政领域,曾就职于财政部办公厅,在东北财经大学先后任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兼党支部(直属)书记,对教学和人才培养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作为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尽量让自己复杂一点,让自己思考的东西多一点”;作为博士生,“某种程度上,研究领域定的早并不能决定你比别人‘跑得快’,面对知识的时候让自己开放一些。”
 
  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吕炜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从实践研究、教学心得、人才培养三个维度,分享了他的独特视角与深入思考。
 
\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吕炜
 
  记者:您主旨演讲介绍了央地双重行为视角的包容性财政体制,您是如何提出的?包容性财政框架对于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有何特殊的意义?
 
  吕炜: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现有的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实际发生的情况。一方面,对于分析实践过程中的某个部分,已有的财政分权理论或者政治晋升理论具有解释力,但已有的理论很难完整地把中国的丰富性实践刻画出来。另一方面,在反映实践过程的动态演进方面,现有的理论还存在局限性。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尝试找到一个更合适、更贴近现实的观察视角,从而能够对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客观实践过程进行更好、更准确的描述。
 
  对于财政的研究,除了考察规范预算制度之内的收支要素外,我们还应该关注长期在体制之外的非规范财政收入。原因在于,第一它长期存在,第二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形式和内容不断地在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它内生于改革发展实际过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把非规范性收入的部分纳入对中国问题的解释中,形成一个更包容性的框架,可以更好地刻画我们走过的过程。同理,包容性的框架也能对我们未来发展的路程进行预判和设计。
 
  因此,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包容性财政框架能够对中国改革和发展实践提供更有解释力的线索。
 
  记者:未来财政治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运动有相互结合的趋势,您认为此趋势能够为财政治理体系的完善起到哪些积极作用?这方面在高校人才培养上是否有所体现?
 
  吕炜:未来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财政、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作为一个手段,它会提升管理技术和水平。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各个学校都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工科院校更多集中在数据开发;财经类高校或者专业则在财经大数据应用方面进行探索。东北财经大学的人工智能学院正在进行这样的实践,将数字技术的运用与经济、会计、工商管理等传统的学科相融合,让学生不仅拥有专业知识,同时获取一项技能。这种培养方案能为他们未来进行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就业提供很好的储备。
 
  记者:您之前提到过,目前国内的“一些经济学研究缺乏对中国现实经济背景和经济制度的观察,存在简单套用西方经济学方法和研究范式的现象”,对此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吕炜:在学生阶段,首先要把基本的理论和技术学扎实,这是现代经济学必备的东西。其次,学生在大学期间尽量让自己复杂一点,除了学习课堂上的理论和方法之外,让自己思考的东西多一点,这是一个基本的导向。希望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够通过调研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获取多角度的信息冲击,能利用学的东西去思考新事物。
 
  对于学生来说,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是成长渐进的,必须要衔接好。比如,我们有两种研究问题的方式,一种是面对问题去寻找可以解决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一种是运用已有的方法去寻找可以解决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应用方法,这两个东西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从学生角度来看,很可能是从第二个方式先起步。学原理和方法在前,找解决问题在后。如果能运用好,说明比较好的掌握了方法知识。但是这只是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其实最终的目的是如何把学到的多种方法组合起来综合运用到实践中,甚至还能有自己对方法的探索和创新。这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面对的命题。当真正面对问题寻找方法的时候,问题本身就是多元复合体,不单单是某一个侧面。
 
  像经济学年会这样的论坛,我们更多的是在启发思维,告诉大家我在思考什么、我是怎么思考的、我为什么这样思考;更多的是让学生领悟运用方法技能中所需要的顶层逻辑。如果没有顶层思维,很可能会揣着各种各样的“兵器”,却不知道如何对付具体问题。
 
  记者:您提到调研实践有利于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吕炜:印象很深的是,我在本科阶段的时候,国务院的扶贫办利用假期发布课题,那个时候我们就申请过课题,直接派到贫困县去帮助完成基础数据,之后回来形成报告。这个体验和过程,对于工作之后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还是很有帮助的。
 
  记者:您在培养博士方面是遵循什么样的逻辑呢?
 
  吕炜: 我一般不会主观地给学生进行设定,我会提供给他们参与项目的机会去摸索。正常情况下,他们有一年的时间寻找感兴趣的领域,进度快的能有论文产出,在这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正在研究的方向是否是兴趣所在。某种程度上,研究领域定的早并不能决定你比别人“跑得快”,我还是鼓励学生面对知识的时候让自己开放一些。
 
 
  记者:在当前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您最近比较关注什么议题?
 
  吕炜:从财政的角度,我最关心的是财政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继续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财政的自身承受力和治理问题。像过去面对问题再来处理的应急性方式,可能不利于将来整个的制度优势和发挥。在今年疫情的冲击下很多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和紧迫,需要我们用更为彻底系统的方式来思考和解决。
 
  吕炜教授的研究成果已以《中国的包容性财政体制——基于非规范性收入的考察》为题,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2021年03期。点击阅读查看相关内容
 
  (撰稿:黄钰澜;编辑:钟龙军)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