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博士后专场(一)

  第二十一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博士后专场(一)——数字金融、发展与贸易专场于2021年12月5日上午8:30-11:30在陕西师范大学文渊楼1411教室举行。

\

王诗卉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博士生王诗卉,报告文章的题目为《数字时代在位企业的转型与绩效:资产重构的视角》。文章基于2010年-2018年中国商业银行线上渠道创新和线下分支机构退出的相关数据发现,数字化创新不能提升传统企业在数字化变革中的表现和生存。实施资产的重构,可以通过降低业务相互蚕食的风险,来提升在位企业的绩效。另外,与核心资产相比,企业应当优先剥离边缘资产。

  评论人博士生王雪认为文章需要进一步细化数字化创新的衡量问题,明确主要结论的影响机制,并考虑银行间竞争对文章结论的潜在影响。

\

王雪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博士生王雪,报告文章的题目为《Fintech Consumer Credit, Liquidity Insurance, and Consumption: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Experiment in China》。该文基于中国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进行的一项实验发现,用户在被授权金融科技消费信贷后,商品和服务消费均显著增加,进一步探究背后的机制发现,金融科技消费信贷缓解“流动性约束”和扮演“流动性保险”角色的双重作用同时存在。

  评论人博士生王诗卉认为文章讨论的实验窗口期较短,并从增加讨论金融科技消费信贷与信用卡之间的差异、用户面临的还款风险等角度对文章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

殷戈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博士后殷戈,报告文章的题目为《Losses from Trade: The Case of China's Pro-innovation》。文章通过建立结构式模型刻画了企业在专利申请和交易商的策略性行为。文章发现,在中国针对高新科技企业的认定和补贴政策的背景下,企业间的专利交易会导致较大的福利损失。

  评论人博士生陈方豪就模型设定及模型与现实对应的问题与报告人做了深入讨论。

\

文永恒

  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博士后文永恒,报告文章的题目为《中国发展潜力展望:2020-2035、2035-2050》。文章利用计量模型预测我国在2020-2035年和2035-2050年的增长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依靠后来者优势,我国在2020-2035年有年均约8%的增长潜力。在2035-2050年,我国有约6%的增长潜力。

  评论人博士生樊仲琛认为使用其他国家的回归系数对中国进行预测需要进一步商榷,同时,文中列举的追赶成功的经济体均为小型经济体,中国大陆是大型经济体,还需考虑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会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

任慧

  第五位报告人是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博士后任慧,报告文章的题目为《Who Gains from Sino-U.S. Agricultural Trade: And Who Loses from the Trade Friction: A Quantitative Analysis》。文章通过跨国投入产出模型用增加值出口计算中美双边贸易收益。文章发现,中国的最终产品是两国农产品增值出口的共同动力。按增加值计算的外贸依存度显示,中国在拉动美国农产品增加值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评论人博士生聂卓指出,文章需要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进而强调主题的重要性。同时可以通过与传统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强化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

\

杨笑寒

  第六位报告人是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博士生杨笑寒,报告文章的题目为《SMEs Amidst the Pandemic and Reopening: Digital Edge and Transformation》。文章结合工商企业注册数据与对中小微经营者的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发现在之前采用了线上销售的中小微经营者在疫情时的现金流状况更好、受订单减少冲击更轻、复工比例更高、对未来的预期也更好。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中长期中小微经营者的数字化转型,研究为世界其他经济体的经济恢复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评论人博士后任慧就文章引言部分的写作与报告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撰稿:王博贤;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