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2018年国家杰青获得者揭晓!经管领域的杰青都有谁?

 
 
 
竞争激烈的国家杰青
 
8月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公布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2018年国家杰青正式出炉。2015 年至 2017 年,杰青项目平均资助率为 8.2%,平均单项资助金额均超过 340 万人民币。
 
 
国家杰青一年的名额仅为200,每年的资助率一般都在10%以内,因此竞争非常激烈。从近五年来看,入选国家杰青建议资助人名单后,每年仅有2人被刷下,因此建议资助候选人几乎就是最终入选名单。一大批国家杰青获得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同时国家杰青已经成为我国风向标式的高端科技人才资助项目,几乎成为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院校所必争的人才项目。
 
作为和长江学者一样备受关注的高端人才,每年的杰青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而今年的结果也必然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经管类杰青都有谁?
 
青塔对2018年国家杰青建议资助候选人的入选情况进行了统计,本年度共有200位申请人入选建议资助名单。这些科学家来自112家科研单位,包括各大名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
 
从学历来看,今年的200名新科杰青建议资助候选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从性别来看,男性获得者占绝对优势,高达177名,而女性则只有23名。
 
从国别上看,200人中199人来自中国,1人来自美国。
 
管理科学入选共7人,经管类仅3人,其中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田轩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何斯迈教授。
 
现我们一起走近这两位杰青,了解他们的学术之路与背后的故事。
 
 
2018国家杰青田轩
 
 
 
田轩教授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昆吾九鼎金融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于2008年毕业于波士顿学院并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此前分别于2003年获得华盛顿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2001年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田轩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公司金融、企业创新、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和并购重组。他当前研究关注于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对于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的价值创造。他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对于企业创新的激励和融资。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包括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和Management Science等。他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金融机构创新规律与业绩表现研究”和参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大数据驱动的互联网金融检测与服务平台及示范应用”的研究。
 
田轩教授四次获得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年度杰出研究奖;在2016年获得中国管理学青年奖。田轩教授独立撰写的论文获得了2012年金融学科顶级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詹森最佳论文奖。他的另一篇合著文章在2016年公司治理年会上获得最佳论文奖。他多次获邀在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顶尖大学的学术研讨会和国际一流金融专业的学术会议上演讲。
 
田轩教授现担任国际顶级管理学杂志Management Science的副主编,还担任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和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等多家国际一流期刊副主编及Asia-Pacific 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ies主编。田轩教授是多个国际金融学术组织年会组委会成员和联合主席和三十多家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他还是中组部“”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田轩教授教学经验丰富,他曾于2016年获得清华大学第十五届“良师益友”奖。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已获聘任执教美国及其他国家著名大学(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SUNY Buffalo,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北京大学等)。田轩教授指导和推荐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有到美国顶尖大学诸如麻省理工学院、沃顿商学院等继续深造,也有到知名金融机构工作。
 
人物小传
 
 
 
田轩:这是一批最聪明的人在努力地推动知识边界
 
他是“高产”的学术大牛,学生眼中的“男神老师”,与之交谈你会被他身上洋溢的理想主义和闪烁出的幽默细胞所感染,让我们一同走近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田轩。
 
田轩教授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身兼数职,他既是昆吾九鼎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院长助理、金融MBA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创业金融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还兼任中国证监会第六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
 
 “我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公司金融、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并购重组和创新,尤其关注于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对于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的价值创造。”田轩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对于企业创新的激励和融资。
 
田轩的研究领域正契合我国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实际上,早在2007年田轩在写就博士毕业论文时就重点关注了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创投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推动与助力。
 
 “美国政府在上世纪50、60年代意识到小微企业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专设了小商业管理局和通过了《中小企业投资法》来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田轩强调,小微企业同样在中国举足轻重,中国小微企业的发展为田轩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更新鲜的素材。
 
除了研究植根于中国当下社会热点之外,田轩的学术能力更得到了业内的认可。2008年田轩毕业于波士顿学院并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在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后6年内,田轩在 Journal of Finance(《金融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金融经济期刊》)和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金融研究评论》)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13篇。他的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奖,并多次列入世界顶尖大学博士课程必读文献,被广泛引用。
 
2013级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生孟清扬说,“金融学顶级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平均得3-5年,而田老师从2008年博士毕业至今已有多篇顶级杂志的发表。每当与老师交流,总能体会到这不平凡的背后是持续的积累和奋斗。”
 
尽管学术成绩卓著,但田轩也承认是在经过无数的失败才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做学术很苦很难,这是一批最聪明的人在努力地推动知识边界。”他同样不吝向学生们分享经验,他多次通过讲座、演讲分享获得灵感、寻找导师、论文写作、论文发表等学术方面的经验。
 
“学术界有句话叫publish or perish(发表或者毁灭),research就是re-search,学术研究就像逆水行舟、一定要持之以恒,坚守学术道路就一定能成功。”当然,抵达成功彼岸的过程甚或是漫长的,“这一段周期或许很长,因此我们要容忍失败,给学术新人们不断尝试、试错的机会,这才是激励创新的宽松环境。”
 
 在从事科研的同时田轩一直身居教学一线,不仅获得过印第安纳大学校董事委员会教学优秀奖,也获得清华大学的良师益友奖。
 
“清华大学的学生都是万里挑一,他们理应接受最优质的教育。”田轩坦言,为了做好教学他必须精神高度集中,“不管硕、博研究生教学还是MBA等职业教育课程我都花很多时间精心备课,并且享受与学生们交流的过程。”
 
2013级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生丁娜曾做过两年硕士研究生助教,“田老师在课堂上是‘走’着讲,每个角落的各个学生他都会顾及,授课风格活力充沛,对待学生平易近人又善解人意,与学生们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田轩曾戏称自己是baby sitter(保姆型)的教授,“自己都觉得有时候很絮叨。”这位“絮叨”的田教授会提前嘱咐博士生在校园访问面试点餐时“可以点鱼,但不要喝酒。”
 
2015级金融专业硕士刘行有意前往美国攻读博士,“田轩老师细心叮嘱了我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目前,田轩老师所指导的博士已经在美国康纳尔大学任教,所推荐的硕士也进入了美国沃顿商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攻读博士。 
 
因与学生之间直接、直白的交流方式,学生们也不吝表现出对他的崇拜与喜爱,他有着自己的学生粉丝团,坦诚、开放也成为最显著的“田门印记”。
 
在中美都有过执教经验的田轩对两国学生的差异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中国课堂上都能听到刷刷记笔记的声音,中国的学生听话勤奋、服从性好,但需要更好地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创造力。”
 
除了日常教学之外,田轩还在校内外积极举办学术交流会。2016年首届创业金融暑期学术研讨会更是吸引了300余位国内外学术界人士参与,其中不乏国内外高校的教授,这个纯学术的公益普及活动不仅邀请到美国的学术领袖开设学术讲座,还举行了业界论坛和论文宣讲。
 
“希望国内的学者们也熟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规则,缩小中外学术规范之间的鸿沟。”田轩心中一直有一个夙愿,中国金融学术界要形成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水平、早日跃升国际学术产业链前端,“中国的市场运行和经济现象独具特色,希望中国本土院校学者所研究的金融问题能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除了紧张的科研、教学、学术活动之外,田轩还一直笔耕不辍,不仅在腾讯证券、《财经》杂志等平台开设专栏,他还让博士生将自己以往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上的论文改写为白话论文以扩大学术研究的受众。
 
“学术论文有着一套特殊的专业术语和论证工具,但作为应用学科的经济学又与现实紧密结合。”田轩认为,学术论文及时地从象牙塔里走出来能扩大受众面和社会影响力。
 
目前田轩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创业金融与经济增长及中国财富管理研究中心等平台积极进行行业研究和政策研究。得益于清华大学的推荐,他还被选聘为证监会第六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从理论实证研究到可以观察每一个并购重组的过程和关键环节,这是绝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
 
田轩曾两次亲赴美国参加学院专家小组面试活动,积极将新鲜力量注入到学院,“高校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目前学院已经选拔了11位助理教授,他们都是新毕业的应届博士生,既年轻朝气又站在学术前沿,选拔最优秀的助理教授将是学院师资建设的重中之重。”
 
 “从事学术确实需要情怀和理想主义。不管教书育人、发表文章,还是进行政策建议、金融普及,都是以学界和业界的双重影响促进金融发展和社会实践,都是期望能以一己之力对社会形成正向推动力。”谈及未来的人生设想,田轩的目光深沉而又坚定。(来源: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2018国家杰青何斯迈
 
 
作为一个曾经的国际奥数金牌获得者,放弃港校百万年薪回国执教时,何斯迈就引来了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加入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前,何斯迈受聘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他于200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此前分别于2001年获得美国布朗大学数学硕士学位和1997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士学位。
 
何斯迈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运筹学、运营管理,当前研究关注于人工智能领域与其价值创造。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包括Mathematical Programming,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等。
 
褪去年少时冠军的光环,行走在人工智能的领域,炉火纯青的算法“手艺”是何斯迈教授可以随心所欲把控的“神功”。何斯迈的另一重身份是大数据初创公司——杉数科技科学家团队的领军人物,众多的互联网企业在他的算法帮助下,销售额和利润节节攀升。
 
人物小传
 
何斯迈(左)与葛冬冬正大胆地编织着一个未来10年的梦
 
奥数金牌得主现身本土学术圈
 
文\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如果孩子希望留学,我们要有能力送他们去第一流的名校;不止送出去,我们还希望有能力把他们留下来——短期目标是让优秀年轻人留学之后回国任教;长期目标是打造一个学术高地,让全世界名校的学生也能到这里来深造。”何斯迈和葛冬冬正大胆地编织着一个未来10年的梦:集聚最优质的研究力量和人才,让世界高等教育的重心往中国大陆高校更偏上一点。”
 
放弃港校的教职和百万年薪,在上海财经大学任教仅仅一年出头、行事极低调的何斯迈教授,仍逃不过学生们雪亮的眼睛。“他是我所见过的最聪明的人”、“天才和勤奋在他身上竟被诠释得如此完美”……
 
普通大学教员的身份,却难掩其光芒。何斯迈曾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得主,16岁参赛时惊艳过国际奥数界:他给出好几道题目的解题方案,都比大赛方给出的标准答案更简洁、巧妙。
 
不过,在接过沪上高校聘书、现身本土学术圈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何斯迈一度“消失”。
 
和很多奥数冠军一样,何斯迈于上世纪90年代末留美,只是谁也没有料到,等待他的是一波三折的求学路。被导师“逐出师门”、因签证问题被迫离美、转道港校重新攻读博士学位……有人说,何斯迈的“过山车”经历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只是剧终难免让人心里一凉:天才最终沦为普通人”。
 
但在上海财大,无论是学生还是和何斯迈相熟的教师,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他“普通”——让普通教员如临大敌的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指标对何斯迈来说几乎构不成门槛。除了继续上演“学术暴力美学”,何斯迈对于大学教师这份职业,还有更多的希冀。
 
又一个“纯数道路上倒下的炮灰”
 
上海财大管理科学与量化信息研究中心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是何斯迈如今现身时间最长的地方。和他共用这间办公室的葛冬冬教授,则是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海归。
 
葛冬冬的出现,就像关于何斯迈人生拼图里那缺损已久的一块拼板被找到——这两位年轻教授在成为同事之前,已相识14年之久。
 
2001年冬,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读硕士的葛冬冬看到了一位神情落寞的奥数金牌得主。何斯迈来这里,是为了向昔日大学好友求助,希望经友人牵线,联系一位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导师,帮助其转校、换专业。
 
“估计又是一个通往纯数道路上倒下的炮灰。”这是葛冬冬见何斯迈时的第一反应。这个时期的北美高校,就读数学系、计算机系的中国留学生,很多是奥赛省队前几名,甚至参加过冬令营、国家集训的尖子。而何斯迈和很多奥赛选手一样,中科大毕业后被美国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数学系录取。
 
“当时申请转学,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和原先导师在沟通上出了一点问题,博士无法再读下去了。”直到今天,何斯迈仍以简单的一句话来描述这段人生中的低谷,不愿提及更多。
 
在顺利从布朗大学转学纽约州立大学后,何斯迈、葛冬冬等四个有数学专业背景的中国留学生,很快构成了计算机系理论组的学生班底,专门研究一些老外学生不感兴趣的算法问题。“那时每周五有算法讨论班,何斯迈总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摧毁了一个又一个老美、老欧,还有那些自以为很聪明的教授们的信心。”曾有教授感慨说:“He'son his own planet(他似乎只属于他自己的星球)。”
 
在葛冬冬心里,学术上有极佳表现的何斯迈无异于“NBA赛场的奥尼尔,原来学术界也有暴力美学”。
 
当然,何斯迈身上还有很多“天才”的通病:很少上课,平时基本不出门。据说,每两周采购一次生活必需品是他少有的外出活动。即使这个时候,他也总是一个人坐在车上等大家回来,喃喃地算着自己的公式,一副游离的模样。
 
在纽约州立大学读博的一年多时间,何斯迈的才华让导师震惊——他一口气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了五六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学术道路刚现光明,可波折又来了:因为一些原因签证出了问题,何斯迈不得不回国。
 
“做个普通人怎么了,谁不是普通人”
 
苦等美国签证未果,何斯迈后来经人推荐,转道香港中文大学读博。他决定研究运筹学理论,这仍然是一个和数学相关的领域。
 
第三次向博士学位进军,从美国“落”到香港,周遭的压力可想而知。曾经仰视何斯迈的一些目光渐渐变成了审视,早年一面倒的褒奖之词,后来也演绎出“天才沦为普通人”的感慨。
 
“做普通人怎么了,谁不是普通人?!”这种举重若轻的心态仍伴随着何斯迈。他不同寻常的天赋里,最鲜明的特征大概就是对学术本身的高度专注。
 
据另一位熟悉他的好友回忆,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那几年,何斯迈的生活方式仍和在北美时无异:每天早饭永远是同一个餐厅同一碗面,可能从没想过该换换;能心算出无数极其复杂的式子,但从没记住过任何一个电话号码;如果被难题卡住,整个人就开始和外界“失联”,短信不回、电话不接……
 
后来,也有人试图还原何斯迈和前导师沟通失利的原因。“如果一位导师需要时时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做什么,而这位学生又长期游离在自己的世界,不被扫地出门才怪。”
 
葛冬冬对何斯迈有个中肯评价:“按说搞数学需要的EQ(情商)不多,但他似乎依然不够用。”
 
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何斯迈受聘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他的治学之路又顺畅起来。虽然港校对教员的学术要求甚高,但对他来说不算什么难事,轻轻松松就越过了。
 
心里那面“理想主义小旗子”时不时在飘动
 
安逸而悠闲的港校教授生活,终被何斯迈的一个决定划上了句号。去年,听说昔日好友葛冬冬受聘上海财大且正酝酿筹建一个全新的量化信息研究中心,他欣然决定辞去港校教职,“连老婆带孩子一起回来”。
 
触动何斯迈回归的是学术。早两年以港校教授身份到上海访学时,他就惊异发现:在上海的一些国际学术会议上遇见的圈内同行,竟比在香港和美国时看到的还多。
 
“在全球化时代,信息资讯已很发达,本土高校的学者和国际同行的交流不再受地理意义上的局限,完全有机会做一些不亚于欧美发达国家同行的研究,可以在某些领域上平等竞争、实现赶超。”何斯迈眼下正着手研究一个关于通过优化算法来保证器官移植捐献更趋公平高效的学术课题,这正是一个国际学术同行们“你追我赶”的项目。据说,最具竞争力的一支学术团队,其领衔者是近期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何斯迈目前在财大组建的研究团队,多数成员来自海外名校——每周数次与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合作单位的网络会议,早已成为惯例。
 
当然,比起纯学术研究,何斯迈和葛冬冬的心里时不时地也会有“一面理想主义的小旗子在飘动”。曾经的90年代的留学生,他们在高校的讲台变了,讲台下的“听众”也变了。
 
一方面,中国的很多名校已有比肩世界一流的决心和相当的积淀。另一方面,对更多90后大学生而言,留学在更多的意义上只是一种人生的体验,机会多、选择多、功败垂成的沧桑感要比过去淡得多。
 
“如果这些孩子希望留学,我们要有能力送他们去第一流的名校;不止送出去,我们还希望有能力把他们留下来——短期目标是让优秀年轻人留学之后回国任教;长期目标是打造一个学术高地,让全世界名校的学生也能到这里来深造。”何斯迈和葛冬冬正大胆地编织着一个未来10年的梦:集聚最优质的研究力量和人才,让世界高等教育的重心往中国大陆高校更偏上一点。
 
由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综合整理,资料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科技日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官网、上海财经大学官网及文汇报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