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经济学教育论坛”圆满结束

共论挑战共话未来——“中国经济学教育论坛”圆满结束


0051015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办了为期一天的中国经济学教育论坛,来自全国多所知名大学的经济学院院长和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参加了演讲或评论。在中国理论经济学教育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的今天,此次论坛的举行恰逢其时,也将北大经济学院2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论坛推向高潮。

上午九点,总主持人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祁祥教授宣布论坛正式开始。在北大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致欢迎辞后,论坛第一单元拉开帷幕。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和清华大学世界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主讲。林毅夫教授认为在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不能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大胆创新;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政府能够比发达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李稻葵教授主要围绕现代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如何现代化、中国经济学如何本土化等三个问题展开了论述。主讲人演讲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舒元教授作为评论人发表了各自看法。

上午论坛的第二单元“如何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中的地位”由北京大学前校长吴树青教授和经济学院前任院长晏智杰教授主讲,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教授和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范从来教授担任评论人。吴树青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要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晏智杰教授阐述了在当前经济学教学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并重的状况及其原因。周立群教授认为在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范从来教授分析了克服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窘境的重点在于克服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增强影响力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学术地位的根本方法。

在下午论坛的如何看待经济学教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单元里,主讲人清华经管学院的白重恩教授和北大经济学院的林双林教授以及评论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赖明勇教授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馨教授参与了探讨和点评。白重恩教授认为经济学教学中,应该着眼于不同的经济学培养目标来设计教学,对数学应用的侧重可有所不同。林双林教授结合自己切身体会和经验指出:中国人优秀的数学才能可以作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突破口,在国际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独树一帜。赖明勇教授阐述了数学和经济学是工具和目的关系,最终解决的问题依然是经济问题。张馨教授强调了经济学研究中不能滥用数学,不能生搬硬套数学模型,以至于简单问题复杂化。

在主题为“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历史分析和人文精神”的第四单元论坛中,主讲人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左大培教授和王振中教授,他们就经济学中制度分析的偏差和理论如何检验,对经济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及历史分析在经济学中所发挥的作用等进行了探讨。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系主任费方域教授担任评论人,他在肯定主讲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制度变迁比研究计量问题更加重要的观点。

在一整天的论坛中,能容纳400多人的英杰阳光大厅始终座无虚席,掌声不断。每一单元的演讲和评论结束后,台下的观众和台上的学者便马上展开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互动探讨,场面非常热烈。

最后,北大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做了总结性发言。他列举了目前的经济学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经济学是重科学主义还是更重人文主义,是更重内容的思想性还是更重形式的完美性,是重其历史价值观的阶级性还是更重其解析能力的逻辑性,是更重经济学的民族本土性还是更重世界开放性,经济学教学是重现实分析能力还是更重历史素质训练等等。他指出解决这些难题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学生们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向所有与会人员特别是在论坛上为中国经济学教育建言献策的主讲人和评论人表示由衷的感谢。至此,中国经济学教育论坛圆满结束。在经济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本次论坛将中国经济学界最具权威的教学科研机构的代表召集在一起共论挑战,共话未来,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

\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