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经》3月荐书

  新经典

  《现代化的政治》,(美)戴维·E·阿普特著,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该书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政治现代化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该书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旨在通过评价由于现代化角色之间缺乏整合而引发的政治问题,来构建一种政治现代化的理论。作者首先确立评价政治体系的规范-道德标准,从等级和价值的角度将政治体系划分为两大规范类型,即神圣-集体模式和世俗-自由模式,以此考察政治生活中存在的若干政治体系,如动员体系、协调体系、现代化专制等。最后,作者指出政治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即建立民主社会的可能性。

  《军备及其影响》, (美)托马斯·谢林著,毛瑞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该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1966年出版的关于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理论的一部著作,是美国有限战争理论的奠基著作之一。

  作者从经济学视角,审视当时正愈演愈烈的美苏军备竞赛,认为外交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权力,可以利用这种权力来维持和平或者威胁发动战争。他将这种外交称为“暴力的外交。”该书重点关注军事能力是如何被作为讨价还价的权力来使用。通过对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分析,作者认为在这两起危机中美国所采取的每一步骤,目的并不仅仅是为干涉做准备,更主要是为了给敌人某些信号来表明美国的态度,是一种外交手段。

  知识与情趣

  《中国金融战略:2020》,夏斌、陈道富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中国正开始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金融长期战略研究变得尤其重要。该书从中国未来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出发,就发展中不可回避的汇率、资本流动、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国内金融改革、沪港国际金融中心、策略措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按照国内金融“充分市场化”和涉外金融“有限全球化”这一明确的战略取向,渐次展开分析,规划中国金融的行动纲领。

  作者认为未来一二十年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要变革的累积期,国际货币体系也正集聚变革力量,而中国身处变革力量的中心,却存在“金融弱国”和“金融滞后”两大严重问题,因此国内金融市场化、金融有序对外开放、稳定国际金融环境和有效调控监管便成为四大战略目标,其中独立的货币政策是首选。

  《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黄海著,三联书店2010年12月出版

  该书以湖南省北部地区的红镇为个案,以两个“混混”所代表的“混”生命历程为网结点,生动地展现了红镇“混混”群体的网络结构、行动模式、生成逻辑及其与乡村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又对接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社会秩序所经历的结构性转型,解释乡村灰色化的特点和形成逻辑,理解当代乡村中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进而完成相关的理论建构。通过研究像乡村“混混”这样的“他者”,往往有助于反观主流社会自身,对国家治理模式转型更是一种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所运用的解释性叙事方法,使红镇“混混”的生命史成为一部流动的底层社会史。

  《文化产品与世界贸易组织》,(澳大利亚)塔尼亚·芙恩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11月出版

  贸易与文化的辩论由来已久,但WTO规则在文化产品如电影、广播和书籍中的应用,仍然是世界组织中存在最大分歧的问题之一。

  该书首先对将文化产品与诸如小麦、钢铁等物品区别开来的各种观点进行评价,然后解释WTO成员在早期谈判时诸多不同的观点是如何导致令所有人失望的结果,并对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给予评价,其中包括通过WTO争端解决的法律演变、WTO以外的新协议、改善贸易自由化和文化政策目标之间的平衡改革。在作者看来,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影响,《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于2007年开始生效,WTO多哈回合谈判成为绊脚石,因此,对这种评价的需求变得更为紧迫。■

  本刊研究部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