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社会科学》2012第6期

 (1)世界历史的“双重结构”与当代中国的全球发展路径

                                                                              叶险明· 4 ·

  摘要: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为“全球化”这一术语不被滥用提供了学理依据。“全球化”这一很不规范的普遍流行的术语所涵盖的许多事实,都是对“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一种认定,但它并不能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一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世界历史的结构性变化。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过程中,相继形成了“国际社会”和“全球社会”,从而构成了世界历史的“双重结构”。这两者在其主体结构、利益结构、发展目标和原则、发展特点、格局结构等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但又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基于对“全球化”的“世界历史”批判,以及对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的科学分析,由此提出的世界历史“双重结构” 理论,既是把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全面地运用于全球化及其发展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在当代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也将会为我们正确探索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在全球中的发展路径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支撑。

  关键词:世界历史 全球化 国际社会 全球社会

  作者叶险明,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金华321004)。

  (2)英语世界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解读方式

                                                                             张秀琴· 24 ·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拉瑞恩、威廉斯、帕雷克、麦克里、霍尔、伊格尔顿、詹姆逊、派因斯、麦克莱伦等为代表的英语世界的研究者分别以专题性论著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持续至今的当代解读、探索与重建。这一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理论努力:第一,理论资源梳理,从“两个传统”、“两个阶段”、“两个比喻”和“经典定义”出发,探讨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文献与语境中的起源与形成,并围绕中性化的阶级意识论,梳理意识形态理论在马克思身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谱系中的演化;第二,研究主题转向,力图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谱系中凸显文化主题、扩大文化内涵,分别以“文化审美主义”、“文化大众主义”、“文化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等形式构建了当代的文化意识形态论,从而延续并融合了20世纪20、3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所开启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新路径;第三,分析范式转换,在构建当代文化意识形态论时,力图摒弃传统机械决定论式的分析模式,代之以一种“总体—辩证法”分析范式,并由此力图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

  关键词:意识形态 文化马克思主义 总体—辩证法

  作者张秀琴,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100088)。

  (3)后形而上学视阈下的西方权利理论

                                                                               周濂· 46 ·

  摘要:12世纪以来,从自然法(自然正当) 到自然权利再到人权,权利概念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演变历程。在后形而上学视阈下,带着亚里士多德面具的权利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野。首先,它巧妙地回避了麦金太尔的“本体论批判”:人权概念的重要性不在于其奠基于何种本体论之上,而在于它是实现人类个体的繁荣的必要条件。其次,它在伦理学上兼具现代道德的命令式特征(必须拥有个体权利)和古典伦理学的吸引式特征(拥有个体权利是好的)。再次,目的论自由主义的理论前景昭示出对当代政治哲学与古典政治哲学进行完整叙事的可能性:以个体权利为核心的政治秩序不但没有颠覆或者削弱古典的自然正义(正当),反而是对后者的一个补充和拓展。

  关键词:自然正当 自然权利 人权 人类繁荣

  作者周濂,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

  (4)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

                                                                             刘家义· 60 ·

  摘要: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核心是推动民主法治,实现国家良好治理,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和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形态。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审计本质特征的认识、准确把握国家审计的发展规律,对于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推动国家审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免疫系统” 审计监督

  作者刘家义,经济学博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高级审计师(北京100830)。

  (5)中国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预算监督研究

                                                                       林慕华 马骏· 73 ·

  摘要:加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预算监督不仅有助于深化预算改革,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人大预算监督包括信息、对话与强制三个维度。基于这三个维度的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发现,随着预算改革的推进,人大预算监督已经开始从原来的程序性监督迈向实质性监督,但是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在未来的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大预算监督,促使政府更好地对人民负责。

  关键词:地方人大 预算监督 预算改革

  作者林慕华,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广州510320);马骏,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务学院教授(广州510275)。

  (6)“双顺差”、能力缺口与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和微观视野

                                                                       路风 余永定· 91 ·

  摘要:把握撬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杠杆,需要认清现行方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悖论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能力缺口,并与外资依赖互为因果,阻碍了产业升级,使粗放发展方式顽固地延续甚至恶化,也使中国经济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左右。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关头,如果不能在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深刻的发展,外资依赖与能力缺口就有可能使中国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因此,能力成长才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变量。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双顺差” 外资依 赖能力缺口

  作者路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100871);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7)信息基础、声誉机制与执法优化———食品安全治理的新视野

                                                                              吴元元· 115 ·

  摘要: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威慑何以有效? 这是破解食品安全监管困境的关键所在。基于繁重的执法负荷与稀缺的公共执法资源,食品安全迫切需要创新治理形式。声誉机制创设的威慑充分虑及企业的长期收入流,借助无数消费者的“用脚投票”深入作用于企业利益结构的核心部分,因而能够有效阻吓企业放弃潜在的不法行为,分担监管机构的一部分执法负荷,是一种颇有效率的社会执法。但是,声誉罚的要义在于信息高效流动,而现代食品行业与公众之间的信息鸿沟使得消费者很难自发形成强有力的声誉机制。应当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为中心,建立全程整合信息生产—分级—披露—传播—反馈的法律制度系统,确保企业违法信息迅速进入公众的认知结构,为消费者及时启动声誉罚奠定基础。同时,应当以声誉机制的适用为契机,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的社会治理之道,回应执法历史发展所蕴含的成本逻辑,实现执法优化。

  关键词:食品安全 执法资源 声誉机制 信用信息系统 社会治理

  作者吴元元,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成都610074)。

  (8)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法律应对

                                                                            于志刚· 134 ·

  摘要:伴随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出现、增多和整个国家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口激增,中国开始面临长期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外国人犯罪问题。文章在分析北京地区近10年外国人犯罪的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着力思考如何解决城市、国家的国际化发展与外国人犯罪应对体系滞后的现实问题,如何构建与城市、国家的国际化程度相适应的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如何设置顺应国际人口流动的出入境犯罪罪名体系,如何在全球化趋势下扩张中国刑法的适用范围、强化属地管辖意识和增强国际刑事司法协作,从而尝试为应对中国境内国际化大都市的逐渐增多和整个国家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而做好法律层面的准备提供学理支持。

  关键词:城市国际化 外国人犯罪 刑事政策 出入境犯罪刑事 司法合作

  作者于志刚,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北京100088)。

  (9)重大自然灾害后社区情境对心理健康的调节效应———基于汶川地震过渡期两种安置模式的比较分析

                                                                      毕向阳 马缨· 151 ·

  摘要:基于汶川震后入户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多水平模型评估与分析灾后过渡期集中安置点和普通社区灾民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为灾民提供了两类社区情境,受灾严重的安置点灾民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劣于普通社区灾民。两类社区情境中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社会机制存在差异。相比普通社区,在安置点,资源损失给灾民带来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也更为显著。这体现了灾害境况中集中安置点作为一种特殊社区情境具有更强的“社会力”,在政策意义上则凸显了灾后心理救助中社区干预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区情境 心理健康 汶川地震 调节效应

  作者毕向阳,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讲师(北京100096);马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100038)。

  (10)中国现代文学的副文本

                                                                            金宏宇· 170 ·

  摘要:副文本是正文本周边的辅助文本。应当全面、辩证地认知副文本。一方面,它是正文本的互文本;另方面,它是整个文本的构成部分;正面看,它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史料、阐释、经典化等多重价值;反观之,它则可能对正文本产生遮蔽、拆解乃至颠覆的负面效用。副文本研究使中国现代文学的再解读乃至文学史重写具有了从细节和边缘处切入进行创新的可能。

  关键词:现代文学 副文本 正文本 文本构成

  作者金宏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11)古代亚洲的驯马、乘马与游战族群

                                                                 郭静云· 184 ·

  摘要:驯马史滥觞于新石器晚期的亚洲草原,当时的草原住民为了取得肉乳,遂由猎马逐步发展为畜养马匹。至青铜时代,随着草原人口的不断扩展而形成新的族群,他们出于战争和迁徙的需要,开始将马匹当作交通和战争的工具,马的使用从而有了新的方向。公元前2000—前 1600年间,只有少数特殊的“游战族群”(nomads)才掌握驭使马匹的技术。青铜时代的马政与贩马贸易,一方面促使马车向外传播,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民族流动。从人类掌握驾马技术起,原本各地相对独立的历史才逐渐转变为互相沟通的世界史。殷商文明处于亚洲驾马历史的早期阶段,此时掌握马车的族群即是殷商王族。从亚洲历史的角度观察殷商文明,或许可以更进一步理解其文明成分的来源。

  关键词:青铜时代 殷商文明 驯马马车 亚洲草原

  作者郭静云,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期论文英文提要(ABSTRACTS) ·205·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