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东西文化思想源流的若干差异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人文与社会”系列跨学科讲座

第一讲:东西文化思想源流的若干差异

时 间:2009年3月7日19:00-21:00

地 点:北京大学 二教102

演讲人:陈嘉映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人文与社会”系列跨学科讲座

陈嘉映,cjyold@gmail.com.cn,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紫江讲座教授。长期从事西方现代哲学研究,先后开设西方哲学史、语言哲学、心智哲学、科学哲学、伦理学、海德格尔研究、维特根斯坦研究等课程。主要著作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存在与时间〉读本》、《语言哲学》、《哲学 科学 常识》、《无法还原的象》等,主要译著有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万德勒的《哲学中的语言学》等。

阅读书目: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

汉密尔顿,《希腊精神》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

葛瑞汉,《论道者》

如想参加本次讲座,请点击此处填写回执,届时按回执信息在二教102讲座前领票入场。http://form.nsd.edu.cn/Survey/UserData/U66/S253.aspx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人文与社会”跨学科讲座

在每一学科之内,包括经济学,就学术而言,我们关注的问题可以有三类。按照通常的认知顺序,首先是“现实问题”——技术性的和根本性的,其次是“历史问题”——在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思想史传统之内的和不在这些传统内而在其它学科的传统之内的,最后是“方法问题”——先验的和经验的。

我们关注的问题越是具有根本性质,我们关于这些问题的探索就越少受到学科分界的制约。所以,跨学科教育的基本形式,我们称之为“问题导向的教育”。与它对立的,是“教科书导向的教育”,也被称为“应试教育”。相比之下,所谓“素质教育”,显得太模糊以致难以实施。

最根本的问题,无非还是“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在西方表达为关于“灵魂”与“自由”的问题)。前者,是一个延续了数百年至数千年的古老问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后者,与前者密切相关,却是一个现代问题,在以往的一百多年里纠缠着中国社会,要求解答,如幽灵一般,挥之不去。

我们举办“人文与社会”跨学科讲座的目的,首先是希望引起经济学家们和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们对上列两大根本问题的关注。因为,我们不希望“艺术的人生”逐渐被“技术的人生”取代,我们也不希望培养一批又一批“没有灵魂的专家”,我们当然更不希望未名湖畔不再有北大传统。

这一讲座将由八位经济学专业之外具有跨学科研究倾向且关注根本问题的学者的演说构成,依照我们对根本问题及相关知识结构的理解,安排为一个跨越了学科分野的演说的系列。例如,长期而言,我们希望了解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精神状况之异同,更进一步,我们希望了解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心理结构之异同,再进一步,我们希望了解近代以来西方人和中国人的基本伦理观念和基本政治观念之异同,由此延伸,我们希望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意识及中国政治的核心问题——宪政的、财政的、和政治社会学的,最后,我们希望了解人类或一般生命社会演化的研究方法。

我们真诚欢迎每一位学生和学者参与我们的讲座并与讲演人对话。

                                                             ——汪丁丁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 经济学教授

演讲主题:"东西文化思想源流的若干差异","文化心理学:中国与西方","世界主义、全球正义与国家主义","时间意识与政治行为","公共权威:正当性来源及其体制变迁","多中心秩序与宪政","中国的财政体制问题、改革与规则框架","数学、科学、与演化社会理论"。(可能会有变动)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