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接受、摒弃和创新:读《论经济学方法》

猪头非:

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个月前出版了“与林老师对话”的系列丛书,共三本。《论经济学方法》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收录了林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实录以及与经济学方法紧密相关的其他四篇文章。我虽曾分散地看过这些文章,但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不仅因为封面上林老师的漫画像极其可爱,而且因为系统温习一下经济学方法是极其必要的。

接受、摒弃和创新

正如林老师所言,这本书主要侧重于对“经济学理论的接受、摒弃和创新的方法与原则的探讨”(第4页)。通读全书后,我对“接受”、“摒弃”和“创新”这三个词有了整体的认识。

“接受”有两个意思:一是接受经济学的本体,二是接受前人的研究方法。林老师认为,理性是经济学的本体,以理性为出发点是经济学分析的标志。理性本身不变,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有在各种条件的约束和限制下才能表现出来。这些观点与同样深受芝加哥大学影响的张五常教授的观点并无不同。并且,他认为,掌握了经济学的本体,就可以做到“体用不二”,就可以用“知”来指导“行”。关于学习、接受前人研究成果的问题,林老师一再强调,应当学习前人的研究方法,而不应仅仅学习理论本身。理论本身依赖于理论提出时的具体环境和情况,不可以广泛套用;但大师们在推导理论的过程中所闪现的思维智慧却是可以被广泛学习和借鉴的。

“摒弃”的对象自然是错误的理论。当然,“错误”是相对概念,必须以某一给定的情形为前提。比如,在西方错误的理论,在中国却可能是正确的。关于判断理论对错的原则,林老师坚持两个“一致”:理论的内部逻辑应当一致,理论与现实应当一致。在理论争论中,经常出现用一个学派的观点反驳另一个学派观点的现象,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对此,林老师认为,理论的争论要以这两个“一致”为标准:理论及其推论符合两个“一致”,便是暂时正确的;相反,便是需要修改或摒弃的。理论内部逻辑的一致性不是这本书的重点,可能因为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林老师在讨论理论验证的时候,通常把内部逻辑的一致性看作是必需的隐含前提。相比之下,理论与现实的一致性却是大家容易忽视的。林老师认为,中国经济学界具有盲目套用西方理论的普遍现象。在解释一个现实的中国问题时,很多学者都倾向于从现有的理论中寻找答案。林老师认为,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刻舟”的行为,它只有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才能成立。环境变了,条件变了,理论的适用性就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理论及其推论不再与现实一致,那么理论就应当被修改或摒弃。

“接受”了正确的,“摒弃”了错误的,经济学者的任务就是“创新”出一套能够合理解释现实的理论了。理论不能随意创新,应当符合一套规则:以理性假设为出发点,明确决策者及其目标和面临的约束,从而推导出其行为规律。林老师总结了三种理论创新方法:当代横向归纳法、历史纵向归纳法和多现象综合归纳法。当代横向归纳法,比如通过社会主义和某些非社会主义国家都采用计划体制的事实,来证伪“意识形态论”,从而归纳创新出更合理的理论解释。历史纵向归纳法,比如通过苏联1929年前后意识形态不变但经济体制改变的历史事实,来证伪“意识形态论”,从而归纳创新出更合理的理论解释。多现象综合归纳法,是指不能满足于对若干现象的分别解释,应当进一步探求这些现象背后的共同原因。只有找到这个背后的共同原因,或者背后的外生变量,才能从根本上认识问题以至解决问题。另外,在能解释现象的前提下,理论越简单越好。

林老师印象

读过此书的人,至少会对林老师有两个印象:一是他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二是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读这本书并不费力,我用了两天时间便通读完毕。事后想来,正是由于林老师严密的逻辑性,才能使我非常舒服地顺承着他的“一以贯之”的思路,从第一页品味到最后一页。严密的逻辑不仅让人读起来舒服,而且让人印象深刻。关于“李约瑟问题”的解释,已有众多理论,但我只记住了林老师的理论。在他统一而又严密的逻辑下,这一问题只用寥寥数语就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解释,与那些大部头专著相比,自然更有吸引力。虽然他的理论受到很多质疑,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严密逻辑的魅力。

在论述的过程中,林老师对传统文化的谙熟令人印象深刻。他能自如地引用《论语》、《老子》、《金刚经》等儒道释的经典著作中的话来说明他的观点,这让我们这些乐于把柏拉图和康德挂在嘴上的人不得不认识到学习老祖宗的哲学的重要性。

一处不明

林老师的经济学方法论给人极大启发,他的一整套解释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理论也富有说服力,但对他理论的质疑仍然存在。比如今年年初的一期《读书》上,一篇文章对他的“比较优势”理论表示了极大的怀疑。虽然我不完全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但它提出的某些怀疑值得我们思考。结合这篇文章以及我通读《论经济学方法》这本书后的思考,特不自量力地提出一处不明。

不明之处就是经济主体的横向作用问题。林老师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推导过程中,似乎只注重本国纵向的财富积累,而忽视了横向的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影响。如果单纯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那么那些不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的产品将完全依赖进口,这样就会失去在这些领域的经济独立性乃至政治独立性,甚至危机国家安全。从这个角度,我猜想,建国初期大力发展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不仅出于“赶超”的需要,而且出于当时国际形势下保证国家安全和经济政治独立性的需要,因此不是完全不合理的。虽然林老师在第177页指出,国家要扶持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又事关国防安全而且产品无法进口的产业,但这一建议毕竟不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必然结论,这也说明“比较优势”理论有进一步充实的必要。另外,除了国防安全的特殊产业,那些不符合中国目前比较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是否完全不应发展,也值得怀疑。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中国的发展战略应当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积累资本、要素禀赋结构发生改变、产业升级为资本密集型。如果考虑经济主体的横向作用,那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一定可以快速积累资本(比如只是做发达国家的低端打工者),要素禀赋结构发生改变后也不一定能建立起有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比如无法与市场中成熟的国外同类产业竞争)。

正如林老师所言,经济学研究是一个从“常无”到“常有”、再到“常无”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渐修”到“渐悟”、再到“渐修”的过程。经济学者既要不断汲取前人的智慧,又要不断进行自己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既遵循严谨规范的原则,又能不被理论所束缚。因此,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虽然我的上述想法尚显稚嫩,但定会受到林老师的鼓励。


lifeilove:
 
没有资本积累下来,你凭什么发展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猪头非:

以下是引用lifeilove在2005-5-22 16:39:00的发言:
没有资本积累下来,你凭什么发展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一般的思路是:没有资本积累,当然不能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否则即使发展了,也没有自生能力,还得靠国家养着。但是我的困惑是: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就一定可以吗?在我的直觉中,单一或者不完整的产业结构在全球化的情况下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我觉得林老师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最大成功在于它根本地解释了诸如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困难,即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造成了经济的一系列困难。但是我们能说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只会造成困难吗?我们能说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就不会造成困难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不能直接从“比较优势理论”中得到解答,而这两个问题恰恰是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回答的。由此,“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现象的角色扮演得非常漂亮,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参阅: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10&ID=69151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