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理想的现代大学是什么样的

大学云云者,其中须各科皆备,有如渊海;凡人欲得高等教育,皆可于其中求之。

本文为著名生物学家秉志先生1948年在复旦大学的演讲,让我们一起聆听他心目中的“大学教育”。

近世教育先进之国家皆有极佳之大学,吾国推进教育,造就专才,欲与人竞荣争光,汲汲提高学校之水准。近数年来,国内大学之数目骤增,虽在抗战时期,有不少大学出现,且多由私立而变国立,得政府之资助,此诚教育事业之进展也。唯以经费支绌,未克充实其内容,又不能不引为憾事。愚在大学授课为时已久,心中时有一理想大学,兹就愚见所及,言其大凡。所谓理想大学,大致有四点:

(一)课程完备,教材优美。

大学云云者,其中须各科皆备,有如渊海;凡人欲得高等教育,皆可于其中求之。赫胥黎有言:大学之中各种学术,及所有求学之机会,应有尽有,为来学者所享用(Universities should be places in which all sorts of knowledge andall alds of learning should be accessible to all comers)。故大学之第一要义,为课程完美。大学既系高等学府,任教者必需高明绩学之士;不徒学识优长,足为后生之领导;而其人品道德,尤为人所景幕,堪为青年学子所取法。师生之间,极亲密和洽之致。无论讲授、攻习、消遣、娱乐,师长与生徒,皆朝夕聚首,如一家庭。校中有高尚纯洁之空气,足为社会之楷模。青年之思想行为,知识技能,与夫体质健康,无不日有进益。一旦出而应世,皆可为社会优良分子。

(二)学术自由,打破牵制。

在教育发达之国家,大学乃为国内最高学术机关。无论政府或人民所成立之大学,其中一切制度之兴革,政策之取舍,一凭大学本身自为之,政府而不加以干涉。国立之大学,政府尽其力之所能,使之发达。私立之大学,政府亦多因其所需而资助之。政府尽其出钱之义务,对于学校行政及功课,皆不过问。盖以大学既系最高教育,集国内学问湛深之士,日夕讲求于其中;教育之发展,专才之培养,彼等皆优为之,不劳政府越俎也。此等国度之中,政府对于大学,时时引为顾问领教之资,绝无命令统制之意。教授积其夙日研究所得,著书立说,无论为教本,或他著述,倘价值甚高,为学术界所欢迎,自然风行一时,或更传诸来奕。倘价值较逊,不为学者所满足,自然不免于淘汰,政府向不注意,一听其受自然之选择。若规定格式,俾其遵守,经过审查,始得刊布,则与学术自由之原则相反,政府不愿出此也。教师以道德学问栽培学生,学生亦以学术修养步趋师长。校内充满学术空气,思想极端纯粹,无有外力侵入,养成门户倾轧的恶习。教者学者,皆汲汲以其所学,备国家社会之所需,其他非所问也。一言以蔽之日,学问乃尊无二上,学者必崇尚自由,不然则所谓大学云云者,亦徒有其名而已。

(三)机会平等,富于弹性。

我国大学最大之患害,即限制太多,不予人以求学之机会。每年夏季投考大学之青年,不知几多万;而大学之数有限,取录之学生过少,故极多数学生不能入大学肄业。一国之内,有极多失学之青年,乃国家致命之病害,有心人无不为之隐痛。说者犹谓国内大学太多,诚可谓大惑不解者矣。学生不能转学,转学必须考试,每招考,又不收插班学生。学生因患病或事故请假,又有极严之时限;过此即不得回校。此皆死板之制度,凡教育发展之国家,绝不容其存在者也。学校教育向不公之社会。余尝见美国各大学不拒绝外人来校旁听,故每一大学所在,其附近居民,尽可享受听讲之利益。吾国大学率系守关主义,在一校中,竞有某一门功课之教授拒绝他班学生旁听者。此等气量狭小,一味自私之气息,令人欲呕。至于大学授课,只为本校学生,绝不令校外人民稍得裨益,乃皆视为当然之事;绝不思大学教育绝对公开,凡社会人士,欲增益知识,广其见闻者,尽可利用此机会也。

国内各大学宜求其制度划一,程度相去不至太远。各校之学生,凡愿迁地求学者,皆无有困难。德国之大学制度,最形整齐,彼此合作极端密切。往往一学生就合名师所在,转校受课,若旅行然,毫无阻碍,此乃最宜效法者。吾国之大学,宜采用此制。至于学生方当肄业之际,或身有疾病,或家有事故,或因经济及他种种关系,被迫离校,不宜限以时日;任何时返校,校中皆宜允其继续求学。予尝见一美国学生肄业农校,每值春耕之时,则离校返家,从事耕作,至秋间农功较闲,乃复返校。结果每年只有一学期之成绩,于八年之中,读完四年之功课而毕业焉。当其离校之时,未尝向校中请假;而其回校注册,其中只观其所已修之功课,及其宜人何级,而命其照旧复课。其享受求学之自由可想见一斑。又见一清寒之士,在大学肄业,至二年级之时,为经济所迫,离校谋生。迨谋生饶裕,结婚生子,其幼子在大学肄业已至二年级。此人忆及其昔日离校,实一憾事,遂回校与其子同班受课;校中查其数十年前之成绩,允其继续;此人竞与其子同时毕业,此诚教育界之趣事也。美国大学类此之事甚多,欧洲各大学亦莫不然。大学予人以求学之机会,不愿以种种限制,使人失学。吾国能一日达到此地步,有志青年方不至为不合理之制度所摧残。

大学无论国立、省立或私立,乃公开之学府,旁听倘遵守秩序,诚心求学,宜一概容纳。不独校内甲系学生,在乙系旁听,不宜被拒;校外之人来校旁听亦宜广为收容。不然大学成禁地,只有少数人得享其权利;此等关门主义,非民主国家所宜有。大学对于寒苦之青年,尤宜尽力辅助。大凡优秀之分子,多出清寒之家庭。美国之林肯、爱迪生,崛起微寒,乃尽人所知者。吾人试数世界古今之大人物,其中不知多少来自田间。以政治腐败,社会堕落之国家而论,优良分子多埋没于贫苦之下层,故在大学之青年,其家庭有势力金钱者,乃率系幸运之分子,其本质固不必尽属优良者。一般通俗之人,往往有谓人愈受教育而为害益甚者,盖因此等受教育者,其本质乃恶劣者,非教育之过也。总而言之,清寒之士不少优秀之人,大学要当注意此点,设法创立工读之制,俾其一面求学,一面作工;作工之酬资足以敷其求学所需,方不愧为民主之国家。美国科学名家朱尔典之故事(D.S.Jordan’S The Days of A Man)值得一述。吾国办大学之人及大学生皆宜引为最好之典型。朱氏系一极贫农佃之子,当其入大学时,其父只给以数十元之助,而已竭其所能。迨入大学后,纯凭作工之收入,以供读书之需求。凡校中、校外之工作,可获零星工资而不碍其受课时间者,彼尽为之:如在某教授家冬季照管煤炉,夏季整理花草,而可得其地下室一席之地以便住宿;如在某饭店,晨、午、晚供进馔之役,得每日之膳食;如为教室扫除或在附近商店及他各种机关,每日工作数小时,得终年用及制衣购书之资;凡于课余能作之工,彼悉为之。而学校夙有工读之制,亦尽量予以协助,俾其可以达到求学之目的。此人于四年毕业,成绩优异,被任为助教。俟回家省亲,以所余之钱,献诸其父,其数适与四年前离家时其父所予者相符。此一段故事,乃美国教育家所常称道者。此人后卒为美国学术界之第一流,闻名于世。美大学中类此之事甚多,不能悉述。盖其教育当局尽心扶植清寒之学生,优秀之分子,多发迹于贫苦之中,其国家所以人才众多也。吾国优秀之分子,埋没于穷苦环境,急待热心之教育家力行工读之制,以培植之。吾所谓理想之大学必须使此实现。

昔日书院之制,最足以培植寒士,特其时所课者乃无用之制艺;今日仍宜师其善者,俾青年受其裨益。英国伦敦大学有校外年考试之制,吾宜师之。倘校外生之程度与大学所需者相等,可予同样之考试,及格者皆予以文凭。今宜一面采取昔日书院办法,使校外青年得受教育;一面采取伦敦大学办法,使青年凡能自修者,一旦其学业足以应试,皆可得出身之机会。其详细办法,望教育界之同人,斟酌尽善,以便施行,此文未能一一言及。

(四)注重研究,促进学术。

大学云云者,不止授课而已也。其教授、助教等必须努力于研究之工作,以求在学术上有所贡献。毕业之学生,凡非为生活所迫,急于离校谋生,尽可留校,从教授致力于研究,以臻大成。在一大学之中,若研究之工作,未能普遍,研究之空气过于稀薄,大多数或所有教授,只知作机械之授课,则此校乃毫无生气,其教授乃机械式之追随者,贩货卖货而已。吾国之大学,犯此弊者,实所不免。盖国人多未尝认识大学之真义。彼以为大学即是较大之学校,其规模较高中为大,其学生年龄较中学为长,即可谓之大学。以为此之观念而从事教育,其所办者,乃“大的学校”,而非大学也。美国霍卜京大学之初立,延请世界著名之学者七八人,收招全国大学毕业生数十人,开始研究工作,为全国之倡。迨数年之后,始添未毕业之学生。当时以该校研究精神之笃挚,工作之猛进,美国其他大学皆受影响,相率提高其水准,竞以研究为亟务。是该校一举促进全国之大学教育矣。其后有甚多名人服役于学政等界,率由该校而出。有志深造之青年,皆唯该校是归,迄今该校仍以研究工作闻名于世,以其最近乎理想大学也。读该校校长祁尔曼(Gilman)所著The Launching of a University一书,可知何者是真正之大学矣。

大学之教育,非独造就青年之学子而已,中年之教授及助教等,亦可由其中养成著名之专家,以备国家不时之需。英、德、法、美各国,凡遇有较大问题,须由专家解决,无不领教于其大学之教授。往事无论已,即以近日美国之事观之,无论平时战时,专家为国贡献者多系大学之教授。大学以充实之设备,辅助教授之研究,积以时日,其中年教师,努力不懈,多成深造之专家;为数日众,国家遇有问题,属于政治、经济、交通、实业、军事、国防者,此等专家皆可分担责任为之解决。吾国数十年来,凡建设事业,恒患人才缺乏,须向国外聘用。此固不足为病,所谓楚才晋用,乃任何国家之常例。然此要不可恃为永远唯一之政策。国家不从事培养专家,遇有重要之问题,即仰求于国外,其民族尚生存于今日世界乎?昔日各种建设,如实业国防等大项皆落后失败者,即坐是故。教育前进之国家,其大学推进研究,不遗余力,人才日多,贡献日富;我则习故蹈常,偷惰因循,所办大学,徒有其名。故欲救斯弊,唯有努力于研究工作。国立、私立之大学,概添设研究院。所有各系,其教授、助教等,必皆从事研究。毕业之学生,有志深造者,或留本校,从其教授研究,或转入他校,从专家研究,全校皆为学术空气所笼罩。未毕业之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趋向于勤学好问之途,孰复甘心暴弃为不正当之团体利用?万一有之,其人必为同学所不齿,自难容身于其间。如是则所办之大学,乃一高尚纯洁之学府,可以为全国上下之表率矣。

大学能达到此地步,其教授以便于进修,于较短时期中,可发达成为深造之专家,专门人才日见其多,真国家无穷之福。助教、学生等亦可于较长时期养成专门人才,共出而服务社会,以造诣较深技能优长,将为各界所争聘;即不然,亦能各本所长,自行创造机会,作一番事业。则大学真成人才制造所,何至每年产出一批失业之青年乎?

以上所言四者,尚未能包括理想大学之所有也。然此要为其宜有者也。吾国从事于新式教育已逾半世纪之久,国内教育界不乏热心之士,倘皆努力向此途迈进,此理想之大学不难实现,而上不在天,下不在地之大学,徒耗费国家之金钱,其成绩不是学潮,即是失业者,亦可扫迹矣。

(责任编辑邮箱:zhouhz@efnchina.com)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