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粮食安全靠什么?--计划还是市场》出版

由茅于轼和赵农主编的新书《中国粮食安全靠什么?——计划还是市场》目前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前言

 在茅于轼教授的指导下,天则经济研究所“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课题组经过一年的认真研究,在翔实资料的支撑下,运用科学的测算与分析方法,得出了坚实的研究结论。本课题的基本结论如下:(1)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但由于体制改革以及农业的技术进步,粮食产量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它能够满足中国对于粮食的基本需求,这表明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2)虽然在30年间中国有8年出现粮食的供(产)需缺口,但这种缺口其数值充其量只占粮食产量的12%,通过粮食库存的调节、农业投入的增加以及粮食的国际贸易等方式,粮食的供(产)需缺口很容易被弥补,这表明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中国不存在所谓的粮食安全问题;(3)中国的耕地保护政策集中体现在“18亿亩耕地红线”上,其实质上属于运用计划经济配置土地的一种手段,它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4)以粮食安全为由设立耕地红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数据的研究上,均被证明是不成立的。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面向社会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至成为公共媒体的焦点。诚然,尽管本课题的成果在专业的学术界得到了较大认同,但是普通公众中有许多人还存在疑虑,也有相当激烈的批评,甚至还有针对课题组负责人和天则所的漫骂与攻击。究其原因,主要为:(1)民众(甚至政府的领导者)对于发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场大饥荒记忆犹新,生恐中国因可能的粮食短缺而引起灾难,所以一俟本课题组触及耕地红线,就以为要与13亿国民的吃饭与生存相对立;(2)中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目前虽经改革,但计划经济的意识仍很浓厚,但凡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宜,大都以为只有通过政府的计划控制,问题才可加以解决;(3)由于本课题的研究报告专业性较强,普通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正确解读的困难;(4)有些公共媒体在报道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时,存在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的偏颇,从而造成对公众的误导。

其实,中国上世纪的大灾荒,正是发生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计划控制生产,才使中国的粮食产量长期低下,由此导致粮食短缺;由于计划配置资源,才使农民生产的粮食被过度征购;由于计划控制生产要素,才使农民挨饿而无法流徙他乡,只能坐以待毙。而当下中国丰衣足食的景象,恰恰是在很广的范围内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不自由,才会饿死人。

土地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正因为稀缺,才需要更加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土地大致有三种主要的用途:(1)农业生产;(2)工业与建设;(3)生态环境。那么,究竟怎样配置土地才会最为合理?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运用市场机制——而不是计划手段,来配置土地以不同的用途,才会达到效率的最优化。这就需要改变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要保护土地的产权,要让资源与要素的价格发挥作用,要让土地在市场机制下交易与流转。而中国的现状则是,政府通过计划来决定耕地的数量和土地的用途。不仅如此,她还充当了土地价格(征收价格和出让价格)的制定者和土地的垄断中间商。所以,一方面地方政府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大肆侵占土地;而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又在粮食安全的旗号下划设耕地红线以予防止。也就是说,计划管制出了毛病,又进一步通过计划管制加以纠正。可谓“因为管制,所以管制”!
归根到底,这是计划经济的遗存。

面对以上困境,总要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课题组首先从粮食安全问题着手,证明了“以粮食安全为由设置18亿亩耕地红线”的不正确性。但根本的意图还在于对运用计划手段配置土地资源的否定与批判。因为正是在这种土地的计划经济下,失地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切实的保护,农民无法分享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工业与建设用地存在大量浪费;土地腐败愈演愈烈;房地产价格直线上升。

为使公众更好地了解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从而明晰中国粮食安全的状况;为使公众更加了解计划经济的弊端并更加坚信市场经济的威力,从而达成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共识;特编此书。本书由上、下两篇构成。上篇为“问题与解答”,就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和课题报告的内容予以解释;下篇则是修订后的课题主报告,以方便读者查阅。

在本课题的研究和本书的编著过程中,杨小静和宋厚泽等做了大量的工作,许多专家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本书的出版无疑凝结着他们的贡献。

在此,也向课题报告的批评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2011年03月29日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