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新》十月荐书

 

新经典阅读

《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著 罗君丽等译 格致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科斯这本文集的中译稿出自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很早就已译完,不知为何迟至今年才出版。正式出版的中译本,由百岁老人科斯写了中译本序言,又由经济学院金祥荣院长写了“推荐序”,然后,是篇幅较长足可视为导读的“译者的话”。

  文集的第一编是“经济学”,这里收录了科斯领取诺贝尔经济学奖时的演说——“生产的制度结构”。时年81岁,科斯在这篇演说中概述了他得以获奖的两篇论文的思想脉络。作为终身成就的晚年自述,这篇演说稿的学术价值足当这本文集总价值的六成。令人惊讶的是,1998年时,88岁的科斯又有一篇晚年文稿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很短,却很有自我颠覆的意味。遗憾,这篇文稿没有被录入这个中译本。其实,它最能表现出科斯的学术精神——求真直至自我颠覆。

  第二编是科斯论“经济学家”。这一部分很精彩,或许最有学术价值的是“邓肯·布莱克”。在这里,科斯回忆,格拉斯哥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布莱克与科斯同时担任一所大学的助教,自此两人之间情深谊厚。布莱克相信,个体根据各种相互冲突的(由基因组合决定的)欲望所做的选择和委员会根据各种利益群体而做的投票过程由类似于基因组合之间的竞争过程决定,未必总是理性的。科斯并且强调说,他乐于见到经济学家据此修改效用最大化的假设。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著 阎克文译 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9月第一版

  这本书可称为“百年经典”。阎克文这个中译本,译自它的英译本,也就是当年哈佛社会学掌门教授帕森斯费时十年所成的译作。 因为增加了详细的脚注和注释,阎克文译本较以前的中译本厚重了许多。

  2010年中国读者读韦伯这本书,比较恰当的方法是同时读韦伯的另一本著作《经济与社会》,也是阎克文的译本,2010年8月出版。因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是韦伯在生命中期的作品。只在他辞世之后,他与《经济与社会》相关的大量文稿才被整理出版,其中不乏生命晚期深思熟虑的观点和研究纲领。理解韦伯政治社会学研究纲领,我们应设想任何一个社会,它的演化过程(包括政治的和经济的),总必须是在韦伯论述涉及的三维空间之内:其一是精神生活的维度,其二是物质生活的维度,其三是社会生活(包括政治和权威结构)的维度。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均可被嵌入这一社会演化框架内,获得某种比较研究并导出政策涵义。

知识与情趣

《每个人的政治》赵汀阳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赵汀阳是当代中国知识界较少出现的兼具对重要性的敏锐感受和关于重要性感受的清晰表达的作者之一。这本小册子,与上一本小册子《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类似,是他认真体验生活的感受和分析,关于“哲学的政治学转向”的叙事。不过,他在这里的叙事,用他在“前言”里的文字概括:“这个集子的所有论文都可以理解为关于合作问题的分析”。其实,是一位哲学家关于“合作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家们都明白,或多或少具有“自利”倾向及相关的理性能力的人,他们之间的合作,在“囚徒困境”这一博弈过程中,怎么可能呢?为何居然延续了数千年甚至数十万年呢?这是行为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从而当代行为经济学的各种研究总是在这一基本问题及其求解传统的指引下展开的。令人惊讶,赵汀阳在第二篇论文“合作的条件”脚注1中引用的,正是经济学博弈论思想家宾莫尔的名著“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一卷;并且,在这篇论文的另一处,他引用了专以实验和仿真方法研究合作问题的政治科学家艾克斯罗德的《合作的进化》。当然,令人遗憾的是,至少在这本小册子里,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努力,似乎没有取得任何值得赞赏的进展。

《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于建嵘著 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以中国社会的多项研究著称,这位作者早已为读者所熟悉。这本书,不论如何,是在抗争性的政治视角下系统阐述政治社会学的专著,例如,篇幅较长的第二章“集体行动与维权抗争”。不同于经济学或政治学的专著,收录在这里的论文,是典型的社会学论文,基于案例研究和调查问卷。事实上,这部文集只有四章,其中第一章综述与作者的研究密切相关的政治社会学理论;第二章分量最重,或许也是核心的部分,可视为关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在中国社会的考察与拓展。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