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社会科学》2013第11期

(1)基于社会主义立场对自由至上主义的批判——科恩对诺奇克“自我—所有权”命题的反驳

段忠桥

摘要: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家激烈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这一问题上,自由至上主义的代表人物诺奇克从他的“自我—所有权”命题出发,把资本主义的不平等说成是对每个人做自己愿做的事的自由的反映,并进而论证平等的实现只能以不正义为代价,因为保证和维持平等必定要侵犯人的“自我—所有权”。针对诺奇克观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科恩基于社会主义立场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反驳:首先,诺奇克无法证明不平等是“自我—所有权”原则的必然结果,因为他讲的外部世界初始占有条件,即只要不损害任何人外部世界人人可得,不可能由“自我—所有权”派生而来;其次,诺奇克的外部世界最初是无主的假定是轻率的,因为如果“自我—所有权”原则与外部世界是人们联合所有的假定相结合,那他讲的广泛的状况不平等就可以避免;第三,否认诺奇克的“自我—所有权”并不意味着赞同奴隶制、取消人的自主性和把人作为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而肯定“自我—所有权”则会威胁人的自主性。由此,科恩依据严谨的逻辑分析,提出了使诺奇克难以回应的诘问,从而把对自由与平等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一大步,也促进了政治哲学本身的发展。

关键词:自由至上主义  平等  自我—所有权 社会主义

作者段忠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2)历史唯物主义对伯林价值多元论的破解

马德普

摘要:伯林的价值多元论主要是针对西方主流文化传统中的一元论提出来的,旨在通过价值多元论为自由主义提供新的普遍主义论证。然而,伯林在不同时期的表述存在一定的差异,陷入了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之间的自相矛盾困境,引发了诸多争议。究其主要原因,是伯林对价值现象的理解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主义引向了唯物主义的方向,历史唯物主义不但为认识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而且为价值问题的分析走出绝对主义(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矛盾困境指明了方向。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考察价值现象,情景性和适当性、多元性和整体性、冲突性和协调性这三对范畴,是分析认识价值现象、指导进行价值选择的基本范畴。历史唯物主义对价值多元论的剖析,没有为绝对主义或普遍主义的存在留有余地,彻底摆脱了相对主义的无所谓是非的理论陷阱。

关键词:伯林  价值多元论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作者马德普,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教授(天津 300387),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特聘教授。

(3)用唯物史观科学把握生产力的历史作用

马昀 卫兴华

摘要: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既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也包括管理、分工协作、科学、自然力等。劳动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动力,劳动者利用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生产组织及自然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依靠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推进和统率其他生产要素的变革及其协调发展。生产力作为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会自行发展,有其自己的内在原因和发展规律。生产力诸要素的内在矛盾和解决,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生产关系的变化不是也不可能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判断标准,应坚持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既包括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包括搞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生产力  生产关系  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价值标准

作者马昀,经济学博士,深圳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深圳 518060);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4)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来自亚洲的证据

章元  万广华

摘要:余粮率和粮食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紧密相关。理论模型论证了封闭经济条件和开放经济条件下,余粮率变化对城市化水平的约束机制。基于亚洲发展中国家1993—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推论进行的检验发现,国际贸易总体上与城市化水平负相关;但其中谷物贸易和非谷物贸易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不同,前者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后者与城市化水平负相关,谷物净进口因放松了国内余粮率对于城市化水平的约束,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在支持粮食生产或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可采取适当进口粮食的政策,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城市化  谷物贸易  余粮  亚洲

作者章元,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上海 200433);万广华,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教授(昆明 650221)。

(5)村庄社区产权实践与重构:关于集体林权纠纷的一个分析框架

朱冬亮

摘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诸多林权纠纷现象表明,仿效耕地承包制的明晰产权改革设计与村庄社区沿袭至今的非正式产权制度无法完全兼容,由此凸显的问题是:关于集体产权实践的既有理论已不足以对集体林权实践中展现出的产权博弈现象作出充分有效的解释。既有的集体产权制度安排,也不利于林权纠纷调处及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利用。为此,有必要建构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农村产权制度分析框架——村庄社区产权,以凸显村庄社区在产权实践中所具有的主体能动性,整合村庄变迁中积累传承的社区产权价值观。引入村庄社区产权实践中形成的合理机制,或许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农村产权制度变革,进而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关键词:集体产权  村庄社区产权  集体林权纠纷

作者朱冬亮,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厦门 361005)。

(6)清末比附援引与罪刑法定存废之争——以《刑律草案签注》为中心

李启成

摘要:清末修律以防止司法擅断流弊、引进文明制度为据,废除比附援引制度,在新刑律草案中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但在该草案签注前后引发了激烈争议。绝大多数签注以法不足以尽万变之人情、司法官自由裁量流弊更大为理由主张保留比附援引这一固有制度。在预备立宪这一大背景下,采纳西式罪刑法定原则、废除比附援引乃大势所趋,修律者以法律进化论为主要理论武器,紧扣立宪大局,助成此目标的初步实现。作为对争论的妥协,双方同意通过编辑判决例来规范司法官的自由裁量,但没能付诸实施。如何把握具体制度变革与整个社会转型之关系、有效规范法官之自由裁量等难题,编辑判决例、以司法方式推进立法改制的思路值得借鉴。

关键词:比附援引  罪刑法定  刑律草案签注

作者李启成,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1)。

(7)行为、语言及其正当性——先秦诸子“类”思想辨析

李巍

摘要:“类”观念的出现是理性觉醒的重要标志,以“正当性”或“言行的正确恰当”为视角,更利于把握诸子“类”思想的内涵与价值。诸子论“类”聚焦于言行并定向于正当性问题,与春秋以降建立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现实需求和此间人文精神充分自觉的文化背景有关。墨子强调人们应遵循“义”和类名被正当使用的根据;孟荀指出正当行为可能的根源,一是行为的内在动机,另一则是外在的具有“统类”作用的礼义模式;法家则重在克服统治者的主观缺陷;庄子旨在揭示言论“是非”分类的非确定;后期墨家一方面通过揭示事物相似的界限来确定类名的正当用法,另一方面则强调言论“是非”分类的确定性使其正当与否成为可评判的。而这些思想不仅是逻辑的思想,更是政治与伦理的思想。

关键词:类正当性  诸子学  逻辑  言行

作者李巍,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 210046)。

(8)天人关系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变

耿传明

摘要:在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天”不仅指自然之天,而且具有神灵之天和伦理之天的内涵,是价值和意义的来源,天高于人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以人从天、天人合德是中国古典文学得以产生的文化土壤。近代以来,天的主导地位开始为人所取代,在主客二元对立的视域中,神灵之天和伦理之天的意义均已消失,“天”成为单纯的自然之天、物质之天,人的主体性得到确立和张扬,人支配自然、主宰世界的观念催生了人本主义文化的兴起和繁荣,这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得以产生的文化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的变化确立了人之于世界的主体性地位,给人性带来了极大的解放,但也使现代性所特有的矛盾和问题凸现出来。在改造人生和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近代人通过对天人关系的翻转,促成了人的基本生存态度的变化,进而推动了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近现代文学以文学共识铸造社会共识,以其对“新人”、“新世界”的召唤和塑造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既有追求现代性的一面,也有对现代性造成的困境进行回应、反省的一面,是我们认识现代、把握现代人生存处境及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参照。

关键词:天人关系  文学转型  心理机制  唯情论  唯理论  精神气质

作者耿传明,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天津 300071)。

(9)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

张福贵

摘要:鲁迅研究从来不是单纯的个体作家分析,而是对其人其文所表征的一种文化属性的理解;对于鲁迅研究的评价也从来不是一种单纯的学术史的评价,而是与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相关联的社会评价。当下,在学术逻辑回归与学术民间性凸显的态势下,鲁迅研究的立场和价值评价出现了明显分野。同时,作为一种被过度阐释的显学,鲁迅研究存在着研究的重复性和细小化倾向。以史料挖掘为主的历史性研究、以知识阐释和审美评价为主的学问化研究、以追求思想的当下意义与价值为主的当代性研究,是鲁迅研究的三种基本范式。每一种研究范式都是对鲁迅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的开掘和理解,同时又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悖论和不同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鲁迅研究范式  历史性  学问化  当代性

作者张福贵,文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春 130012)。

(10)帕提亚王朝的“爱希腊”情结

杨巨平

摘要:帕提亚王国是希腊化时期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由当地的阿尔萨息家族在塞琉古王国东部领土的基础上建立而成。帕提亚王朝长期与希腊—马其顿人为敌,却宣称自己是希腊文化的爱好者、希腊人之友(Philhellene)。这一貌似矛盾的现象之所以产生,根本原因在于,帕提亚囿于自身文化的落后以及地缘政治的变化,难以避免境内希腊化文化遗产和周边希腊化世界的强大影响,建国初期尤其如此。为了安抚、笼络境内外的希腊人,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统治,帕提亚王朝不得不在文化上作出妥协,“爱希腊”既是一种具有明确政治目的的宣传,也是他们对希腊化文化坦然接受并为己所用的真情表白。随着希腊化世界不复存在和罗马人到来,“爱希腊”这一口号逐渐流于形式,成为不再具有实际意义的符号。

关键词:帕提亚  “爱希腊”  米特里达梯一世  塞琉西亚

作者杨巨平,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西方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教授(天津300071)。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