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

 

[[image1]]

内容简介

麦金农在此书中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一个“金融抑制论”。这个理论的基本点是:
第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一般地是“割裂”的,即大量的经济单位(企业、住户、政府机构)互相隔绝,他们所面临的生产要素及产品的价格不同,所处的技术条件不一,所得的资产报酬率不等,没有一种市场机制来使之趋于一致,简言之,市场“不完全”。
第二,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大量的小企业和住户被排斥在有组织的资金市场之外,它们如果要投资,以改革技术和提高实质资产的质与量,只能靠自身的内部融资,而且,由于技术变革和投资不是可以细分而渐进的,而是间断地以成批形式出现的,因此,业主们必须先有一个时期的内部积累,才能跳跃式地进行投资。
第三,上述内部积累,可以采取实物形式(如农民积存多余的粮食),但这样做成本高,损耗大,不如持有货币(指广义的货币M2,即不仅包括现金和无息的活期存款,也包括有息的定期存款及储蓄存款)。一定时期的货币积累,是投资的先决条件,即货币对于积累(投资)有“导管”的功能。
第四,积累如果要以货币持有的形式进行,则对货币持有者必须能保证其所持货币不会贬值,并有一定的利益,包括便利和报酬,即持有实质现金余额必须有收益。这收益率等于存款的名义利息率同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差,用符号来表示是d-p*。这个收益率越高,人们越乐于持有货币,因而储蓄和投资就越盛,反之也然。麦金农由此提出一个新观点:在发展中国家里,货币和投资对象即实质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但如果d-p*。这个收益率越高,人们越乐于持有货币,因而储蓄和投资就越盛,反之也然。麦金农由上提出一个新观点:在发展中国家里,货币和投资对象即实质资产在一定程度是“互补”的。但如果d-p*高得超过实质资产的收益率,则人们又会长久持有货币而放弃投资的机会,如此,货币同实质资产又从“互补”关系变为“替代”关系。
第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之所以欠发达,就是由于d-p*大低,甚至成了负数,这可能是由于利率被人为地压低,也可能是由于通货膨胀,也可能是这二者兼而有之。这种状况被麦金农称之为“ 金融抑制”。因此,要使这些国家摆脱贫困,必要的措施就是解除“金融抑制”,即通过资金市场自由化来使利率高到足以反映资本的衡缺程度,并消除通货膨胀,也就是说,使d-p*成为较高的正值,却又不会高得过头,以致有钱不用于投资。
第六,发展中国家不能过分地、长期地依赖外国资本,必须而且可以通过金融自由化求得资金上“自助”。但金融自由化必须与贸易自由化、税制合理化和正确的政会出政策相配合,才能开拓国内资金来源,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价格:11.00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