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经》杂志12月荐书

 

新经典
\《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
(英)罗伯特·萨格登著,方钦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这部作品的英文本和中译本,都称得上是“经典”。根据作者的自述,1982年,他在访问“公共选择研究中心”时,接受了布坎南的建议,开始阅读休谟的《人性论》。而后,“行为规范”是怎样形成的,这一挥之不去的主题伴随了他20年。
  作者最近的一篇工作论文,主题仍是“规范的形成”。他沿着休谟、斯密和后期的哈耶克的“自发秩序”思路,以博弈论方法探讨社会规范的形成与演化问题。作者叙述的核心部分是“产权”问题——在“鹰—鸽”博弈视角下分析产权的形成与维持。但是,他的理论关注似乎始终是演化博弈的“均衡”概念,包括它是否存在,它应如何被界定、理解和运用于现实社会。无疑,这些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学家理论兴趣的焦点。

《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
(美)丹尼尔·卡尼曼、保罗·斯洛维奇、阿莫斯·特沃斯基著,方文、吴新利、张擘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国内经济院系和管理院系正流行“行为经济学”,这部经典恰逢其时。由于以前国内经济学界对这门学科的长期忽视,这部作品的中译者们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2年宣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时,此书第三作者已经去世,奖项由第一作者卡尼曼与实验经济学家史密斯分享。
  “行为经济学”研究最多的主题是“有限理性现象”,最常见的就是在有风险或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或许再过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人类的头脑才可能演化至更理性的状态。届时,我们或许会对概率事件具有直觉,如同我们的几何直觉一样。因此,书中第34章“论统计直觉的研究”,非常重要,它可以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这部作品其余各章的主题。 

知识与情趣  
\《自由的伦理》
(美)穆瑞·罗斯巴德著,吕炳斌、周欣、韩永强、朱健飞译,梁捷审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作者是米塞斯在上世纪50年代的学生,也是新奥地利学派掌门人之一,1995年辞世,生前曾以“市场无政府主义”闻名。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他创立了“古典自由主义杂志”和“古典自由主义党”,从而使“libertarianism”这一词语有了社会哲学之外的现实政治意义。
  他的“自序”是这样开篇的:“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围绕着人类自由的主题而展开的。我确信,尽管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成体系的内容和完整性,然而,从最终的分析来看,所有的科学和关于人类行为的学科都是互相关联的,从而可以融入一个关于个人自由的‘科学’或学科。”
  今天,当教育的普遍失败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官僚化,让我们由衷体会到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阅读的迫切性时,这段文字显得格外亲切。

《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
(美)朱瑟琳·乔塞尔森著,鲁小华、孙大强译,柏晓利审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当人均收入水平及增长速度达到某一阈值后,幸福感不再随收入上升而增加,甚至有下降趋势。这一事实使西方学术界再次确认,人际关系对幸福感有重要意义。如海勒在20年前已反复告诫的那样,幸福不仅依赖于发展机会和社会正义,而且依赖于情感生活。
  作者最近来华讲学,为我们带来她1996年出版的这部通俗读物。这位优秀的女性心理学家以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了她关于人际关系的病理学分析,围绕八个维度分别展开,还论及这些维度在病态两极的临床特征,例如,人与人之间距离太远导致“冷漠”,距离太近又导致“窒息”。

\《求医不如求己3》
中里巴人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11月第一版
  凭借此书前两册,作者已蜚声海内外华人社会。在第三册里,郑先生不再讲解各种方法,而是融会西医(免疫学原理),贯通中医,讲解养生的原理。
  过去五年,由于药品、医院及大众医疗服务体制的普遍失败,传统医学和东方养生之道迅速复兴。中国人似乎首先在身体方面意识到必须走中国人自己的路,因为,或许身体是最难以西方化的。稍后,中国人将会更强烈地意识到,他们在情感和精神方面,也必须走自己的路。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