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经济研究》(2015.5)

•“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

……………………………………………………………………李扬  张晓晶(4)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基于长周期视角,对全球范围内旧、新常态及其更替逻辑进行鸟瞰式研究,然后讨论了结构性减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矛盾与新挑战。接下来指出,新常态所展示的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迈上经济发展新台阶的美好愿景亟须正确的引领,这包括打造创新驱动引擎、在调结构中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构筑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向生态环境改善中求增长以及实现包容性增长。文章最后通过对2014年我国经济呈现出的新常态的分析,实证印证了本文的基本结论。

 关键词:新常态  长周期  大逻辑  引领

 

•国际分工的代价:垂直专业化的再分解与国际风险传导

……………………………………………………………………代谦  何祚宇(20)

内容提要:在全球价值链中,垂直专业化(VS)在使各国享受国际分工各种好处的同时,也增加了各国受到外部冲击的风险。本文在VS传统计算方法基础上,剔除了和国际分工网络无关的各种因素,重新计算了全球44个主要国家1996-2010年的VS波动,并最终在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层面上进行分解。进一步地,本文研究了VS波动对国际风险传导的影响。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的分析都表明:国际分工网络领导者的VS强化了其内部波动的向外扩散,而减缓了外部波动对其内部的影响;国际分工网络的跟随者,则在其中分担了外部波动,却无法将自己的内部波动通过国际分工网络扩散出去。此外,领导者控制着国际分工网络,通过提前调整自己VS中的扩展边际,影响着跟随者通过VS对外部波动的分担。

 关键词:垂直专业化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国际经济传导  国际分工网络

 

•国际货币环境下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

……………………………………………………………………金中夏  洪浩(35)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构建、校准、估计和模拟新凯恩斯两国(本国和外国)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并解释我国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变动原因,指出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两种均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其所包含的政策含义。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在不考虑外国利率状态的情况下(如封闭经济模型和小国开放经济模型),本国利率与汇率偏离和达到均衡的情况应同时存在,当本国汇率(利率)偏离均衡时,本国利率(汇率)也会偏离均衡。本国利率上升(或下降)压力与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压力同时存在。因此,在估计与分析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时,应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本国利率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达到本国利率和汇率的均衡。第二,在国际货币环境下,汇率均衡不仅与本国利率是否处于均衡状态相关,还与外国利率是否处于均衡状态有关。当外国利率失衡时,如果两国货币政策之间缺乏一定的协调配合机制,本国利率和汇率的同时均衡将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三,利率和汇率失衡后的动态最优调整路径取决于利率和汇率相对于各自均衡状态的失衡程度,应先调整失衡程度较重者,后调整失衡程度较轻者。

关键词:均衡汇率  均衡利率  货币政策  两国DSGE模型

 

•市场进入与经济增长——以中国制造业为例的实证分析…………………………………………………………………李坤望  蒋为(48)

内容提要:本文从动态资源再配置的角度,讨论市场进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与机制提供一个微观解读。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对市场进入的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具有活跃的市场进入率,进入率较高的行业与地区增长绩效往往也较好,即市场进入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际比较也证实市场进入率是解释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在所考察的时间段里,虽然新企业平均只占制造业增加值的7.5%,但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却高达46.3%;新企业在进入市场后的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企业,但增速会随着企业进入时间的延长而逐步降低,最终收敛至在位企业的增长步伐。进一步,本文利用计量模型,对新企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进行了辨识,研究发现市场选择效应与学习效应均是市场进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微观机制。

 关键词:市场进入  经济增长  中国制造业

 

•要素市场扭曲、垄断势力与全要素生产率

………………………………………………盖庆恩  朱喜  程名望  史清华(61)

内容提要:本文从广义视角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强调要素市场扭曲不仅通过影响在位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而且会通过垄断势力改变企业的进入退出行为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若资本市场扭曲得到改善,样本期间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可以提高57.79%,其中通过直接效应提高31.46%,间接效应提高26.32%;若劳动力市场扭曲得到改善,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提高33.12%,其中通过直接效应提高11.42%,间接效应提高21.69%。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劳动力收入份额、国有企业以及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证明了模型和结论的稳健性。

 关键词:资源配置不当  全要素生产率  垄断势力  进入退出行为

 

•地域因素如何影响公司股利政策:“替代模型”还是“结果模型”?…………………………………………………………张玮婷  王志强(76)

      内容提要:本文以“替代模型”和“结果模型”归纳了地域因素对公司股利政策两种可能的影响路径,并首次从财务灵活性和成长性的视角厘清了该影响路径的具体作用机制,完善了研究地域因素影响公司股利政策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证据一致表明,地域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机制支持“结果模型”,即地处边远地区的公司由于面临更高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水平,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债务融资,导致其剩余举债能力不足。债务的刚性和潜在的资金需求缺口提高了财务灵活性对边远地区公司尤其是高成长性公司的价值,使它们对财务灵活性的需求更为迫切。在受到外部融资约束的情况下,边远地区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减少现金股利发放的方式,来保留公司的财务灵活性。

关键词:地域因素  信息不对称  财务灵活性  股利政策

 

•公务员家庭、创业与寻租动机…………………………李雪莲  马双  邓翔(89)

内容提要:私有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创造了60%的国内产值并吸收了约50%以上的城镇就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借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分析了家庭的公务员背景与其创业活力的关系。研究发现,有职位的公务员家庭显著增加了创业概率。男性配偶为公务员且有职位时,女性配偶创业概率增加3.5%。女性配偶为公务员且有职位时,男性配偶创业概率更是显著增加10.3%。研究还发现,家庭公务员背景带来的资金灵活性、较高的人力资本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网络均不能解释有职位公务员家庭较高的创业活力。在控制了企业各特征变量后,公务员且有职位家庭的创业获得了明显超过企业平均利润的投资回报。进一步,本文借助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政府力度空前的反腐举措,对比了2011-2013年公务员家庭的创业概率,发现2013年有职位的公务员家庭创业活力较2011年显著下降3.2%。寻租动机可能是有职位公务员家庭较高创业活力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公务员家庭  创业  寻租

 

•不确定信息下的内生激励与企业效率

………………………………………………………………钱宁宇  郑长军(104)

内容提要:传统研究容易忽略政府间接干预下自主经营企业内生激励对自身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政治关联--政治负担这一政府间接干预机制,建立了以企业内生激励为视角的竞争模型来重新认识企业的行为决策。文章发现,尽管造成企业效率低下,但主动政治负担建立政治关联获取相关效用成为面临市场竞争的改制企业的最优选择,揭示了目前仍广泛存在的软预算约束现象的机理。在此激励扭曲下,消费者剩余提升的同时社会福利总体水平依然低于最优社会福利;更重要的是,如果效率扭曲无法通过完善竞争环境来纠正,改革开放的红利将逐渐消失。本文认为,在深入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推进政府“简政放权”,遏制政府间接干预是进一步企业改革提升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企业效率  内生激励  政治关联效用  市场化改革  软预算约束

 

•中国住房需求持续高涨之谜:基于人口结构视角

………………………………………………………李超  倪鹏飞  万海远(118)

内容提要:根据人口结构变化来研究房地产市场走向一直被视为住房需求评估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城市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时空效应以及未来的总体走势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结论认为,城市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居民的收入分配、人力资本状况以及人口抚养比对中国城市的住房需求具有深远影响。从各解释变量回归参数的时空变化中可以看出,人口结构因素的影响程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得到了明显强化。分区域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出了中国城市住房需求的人口结构矛盾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和区域更加突出,并且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失配现象。2015-2030年中国城市住房需求的总体走势将会呈现出“上升-平稳-下降”的“倒U型”特征。2025年以后,中国城市的住房需求将不再具备快速增加的条件。因此,未来中国住房制度的综合配套改革目标,一方面要着眼于抑制当前及今后十年内投资和投机性需求所带来的房价过快上涨;另一方面,要对2025年后可能出现的人口结构“蘑菇云”风险有所预警。

关键词:人口结构  住房需求  人口抚养比  GWR模型

 

•“刘易斯拐点”的一个理论证伪--基于产品市场的视角………………………………………………………………李文溥  熊英(134)

内容提要:本文从社会再生产循环及社会产品实现的角度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进行研究。论文分别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的不变劳动工资假定并结合产品市场出清进行论证。研究证明:由于只考虑劳动力市场而忽略产品市场的实现问题,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结论--只有当二元经济越过了“刘易斯拐点”,实际的劳动工资水平才能明显提高--无论是在封闭经济或开放经济条件下都是不能成立的。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无论是一元经济,还是向一元经济转轨的二元经济,劳动工资都应当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提高。

关键词:二元经济转型  刘易斯拐点  不变工资假定

 

•厘清后危机时代经济学的“实证”--基于方法论演变的比较分析…………………………………………………………………………胡明(147)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方法论的辩护策略,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最适宜的实证方法论。作者认为,无论是孔德的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还是当前主流的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均无法有效地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供辩护。相比较,诞生于新古典经济学初期的穆勒传统的凯恩斯实证方法,不仅仍能为当前主流的经济学原理提供辩护,而且也能克服当前主流经济学方法论在不充分决定性和理论负荷等方面的不足,并能在区分抽象研究与具体研究的条件下与主流方法论相融合。因此,穆勒传统的凯恩斯实证仍是当前新古典经济学可行的辩护策略。

关键词:实证经济学  经济学方法论  穆勒传统  凯恩斯实证  实证主义

 

•预期、有偏性预期及其形成机制:宏观经济学的进展与争议………………………………………………………………钟春平  田敏(162)

内容提要:预期在宏观经济学及其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但在预期是否有偏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争议,预期的形成机制更是国际经济学界的难题。历史回顾发现,预期设定的变化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紧密关联。从经验证据看,对多种数据、多种变量、多种主体等的研究发现,预期通常是有偏的,通常假设的无偏性预期或理性预期难以成立。而难点在于预期形成机制,目前主要从信息处理能力和适应性学习的角度刻画预期形成过程。在不同预期模型和信息处理能力设定下,宏观经济的波动解释和最优政策设计都有所不同,一旦引入有偏性预期,宏观经济学及宏观政策都将做相应的调整。整体上看,有偏性预期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仍然是个重大的挑战和前沿研究领域。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预期  信息  机制  冲击

 

•历史视野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近年中国经济史之计量研究综述………………………………………………………………………彭凯翔(178)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